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课堂氛围

2018-05-14曾虹

丝路视野 2018年17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小学语文

曾虹

【摘要】语文的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气氛

一、转变教学观念,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一个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与教师争论。只有这样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才会以愉快的心情钻研问题、启动思维、驰骋想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否融洽,决定着语文教学课堂气氛是否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是靠铁的纪律和挥动的教鞭“打”出来的,它依赖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依赖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依赖于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破除“师道尊严”,变强调学生尊重老师的单向要求为师生互敬的双向统筹,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变传统教学中的专制型或权威型为合作型或伙伴型关系。在语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努力创设民主气氛,实现民主对话、民主交流,呈现一种协商式、和风细雨式的良好师生关系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学生观,因学行教,要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激发学生,以饱满激情感染学生,以精湛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重塑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崇高形象。只有改善了语文教学中师生不和谐的关系,才能打开学生情感的阀门,形成良好心理氛围,调动其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才能营造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气氛,实现语文教学改革目标。

二、彼此尊重,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中,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直接动力。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没有兴趣作保障,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是决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出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气氛,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同时,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进取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此时,教师也不需担心教学效果如何。在此,我们着重谈谈教师的教态对教学的影响。教态是教师讲课时情绪的外在表现,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会通过教师有声语言的讲解而“察其容”,而且还会通过教师的教态而“观其色”。教师的教态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教学气氛,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一种课堂气氛。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课堂气氛。

教师的教态有先入为主的作用。当教师走进教师的那一刻,教师教态会直接影响学生上课的情绪,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用亲和、自然的教态去面对学生,及时调整好的心态和精神面貌。要做到用微笑面对学生,给予学生鼓励,多给学生肯定的目光,鼓励的目光。

四、设置悬念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道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地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总之,良好的课堂氛围离不开教师在其中发挥的主导作用,也要求学生多配合。而设计、指挥这一节课的权利,就掌握在教师的手中。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他们适合的场景,还有很多好的方法,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和发现。我相信一定会把学生引入学习的自由天地,让他们快乐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

参考文献

[1]钟倩.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小学语文课堂教學之我见[J].中国教师,2011(S1).

[2]李明惠.走出语文课堂教学沉闷的误区[J].新课程学习(上),2011(05).

[3]陈珍.领学生走进“门”,尽享课堂别样风景[J].学周刊,2011(28).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小学语文
将课堂互动融入初中物理课堂之中的重要性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