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体系研究

2018-05-14盛利

丝路视野 2018年10期
关键词:素质能力

盛利

【摘要】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展开素质能力的综合测评可以使高校对辅导员团队的管理得到优化,使其更加科学化,同时还可以使高校的教育管理水平以及辅导员的岗位胜任力得到提升。本文对目前高职辅导员在素质能力培养方面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它们的素质能力所包含的诸多方面,明确高职院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体系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为辅导员素质能力的提升指明方向。

【关键词】思政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体系

素质能力是指一个人在一项职业活动中需要具备的一些综合性及稳定的心理特征,也是一个人适应自己工作和岗位要具备的基本条件,素质能力主要包括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日常的合作和交流能力等。当前高校的辅导员团队是其教师和管理团队的主要构成,此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重要影响。辅导员担任着组织学生日常生活和对学生进行日常思想教育的责任。杨建义提出辅导员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包括具有高情商、通用技能、管理经验以及所涉及领域的专业知识等。

一、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辅导员素质能力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高校普遍采用辅导员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辅导员所负责的工作主要有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就业指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生党团的建设等。因为要进行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因此辅导员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严格要求自己,起到自己应尽的教育引导作用;其次,还要具有一定的沟通表达能力,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使学生遇到的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再者,还要善于进行各种社团活动的组织,在组织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协调作用;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危机处理能力,在面对成长背景、知识环境不尽相同的众多大学生,要能够具有矛盾化解能力;最后,要需要对相关专业的知识结构框架和专业的特征有所了解,从而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等。

(二)辅导员素质能力发展面临的问题

通过对辅导员开展素质能力的評价,能够发现对辅导员素质能力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从而使辅导员的工作绩效得到改善。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当前辅导员在素质能力方面主要凸显出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辅导员的工作范围太广,工作内容几乎包括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过程的所有事务,因此辅导员的工作较为繁重,这就导致辅导员团队难以及时进行工作创新和开展相关理论的研究。

其次,是大部分辅导员所学专业和所负责学生的专业存在较大的差别,这就导致辅导员难以结合专业特点对学生展开差异化管理,并且还阻碍了自身专业方向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导致辅导员所具有的教师及管理人员双重角色的作用难以发挥出来。

再次,辅导员所获得的报酬和其工作强度往往不成比例。虽然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但是当前高校的党政群相关工作也由辅导员负责,这就加重了辅导员的工作负担,但是辅导员的报酬和待遇却没有得到改善。

最后,辅导员能够进行科研工作的时间很少,这就增大了其评定职称的难度,因此辅导员的职业发展面临着较大的阻碍。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体系的构建

为了使辅导员的工作绩效得到进一步提升,需要以综合素质评定的指标体系和基本原则为基础,对其素质能力涉及的主要内容进行描述,从而对这些能力之间存在的关联和其层次性进行分析,建立起更加健全的素质能力评定体系。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素质能力体系构建的原则

指标体系的建设所要依据的原则主要包括动态性原则、可量化原则、可比性原则以及职责划分等。

首先,遵循的职责划分原则。对辅导员进行素质能力的评定,要以辅导员具有的关键能力表征入手,对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及贡献能力提升有所帮助。

其次,可量化原则。目前高校对辅导员开展的综合素质评定主要采用定性评估的方式,但是定性的数据和指标较难获得,这就导致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难以得到保证。实施量化原则主要应该依据相关指标的核心思想和理念,寻找能够凸显能力水平的可度量指标。

再次,可比性原则。对辅导员进行素质能力的评价能够使高校辅导员的聘任工作有据可依,此外,以辅导员素质能力的发展状况为基础,还能够为辅导员今后的晋升和职业发展情况具有一定的凭证。但是每个辅导员面对的学生质量以及数量都存在一定的区别,多以在进行辅导员综合素质评估时需要结合绝对和相对评估相结合的评定方式,不能仅仅依据绝对数据进行评估。

最后,还要遵循动态性原则。对辅导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评定的目的在于使辅导员的素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使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及专家化程度都有所增强。因为不同辅导员所处的年级岗位、院系都存在差别,所以辅导员的绩效评定水平及工作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别。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素质能力体系的主要内容

首先,指标体系模块。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高效素质能力评定的标准和相关指标为基础,针对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协调能力、思想教育能力、危机处理能力等构建相应的模块。其中科研能力了是指辅导员对教育教学内在规律进行研究的能力。辅导员虽然不经常进行课堂教学,但是也属于教师团队,需要对教学教育进行积极研究,并且撰写一些具有一定意义的论文。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对辅导员各方面工作能力的提升都会提供帮助。

其次,组织协调能力。主要包括对就业情况的协调和对学生日常工作的协调。学生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学校举行的一些社团活动和学生会等组织,需要辅导员对这些团队和活动进行管理。对就业情况的协调主要是要求辅导员积极掌握学生和企业之间等的组织情况。

再次,思想教育能力。主要分为网络思想监控分析及日常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监控分析就是辅导员对学生的微博以及微信等网络媒体平台存在的思想政治问题进行判断和决断。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梦等相关理论的教学。

最后,危机处理能力。现阶段,“90后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差的自我管理能力,这就导致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显著问题及矛盾。比如有些学生会逃课去参加传销。如果辅导员不能协调处理这些问题,就会使问题更加严重,从而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所以,辅导员面对危机问题的处理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三、总结

身处一线的辅导员往往具有干部及教师这两重身份,他们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辅导员所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对学生的学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将康教育、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等。高职院校进行辅导员团队的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只有在处理好日常事务的基础上,对此进行总结和分析,才能进一步提升到理论建设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王海山.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素质能力的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7(01):84~87.

[2]刘丹丹.高职院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的现状、思路及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7(13):77~80.

[3]高永会.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辅导员核心素质能力提升途径探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3):76~79.

[4]郝风平.“互联网+”视域下高职辅导员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方法探索[J].价值工程,2018,37(07):221~223.

[5]罗勇,杜建宾,李雪华.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量化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2016(04):120~123.

猜你喜欢

素质能力
企业发展中提高企业政工队伍素质的重要性
浅谈构建小学数学和谐的教学环境
新时期宣教工作转型升级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双师型教师素质能力评价指标研究
提升纳税评估人员素质能力培训策略研究
浅谈报纸版面主编的职责及应具备的能力
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下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
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下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
牛津高中英语Task板块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