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及对策探讨
2018-05-14王备备
【摘要】自媒体日益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获取信息、娱乐交友的重要渠道,如今高校大学生是网络舆情传播的新生力量。对大学生的网络舆论管理应以引导为主,监管为辅,自媒体环境下应注重传播正能量,弘扬国家主流意识,全方位、全过程、全路径做好高校学生群体舆论的引导,构建和谐网络舆论生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自媒体;网络舆情;驻泰大学生;思政教育
自媒体又称为“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依賴于现代化科技的发展,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网上充斥着各种不同的声音,人人在网上都可以发声,人们不能够再认同被一个个所谓“主流媒体”“统一的声音”传递的信息。特别是在网络舆论群体中,大学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相关的系统工作体系尚未建立,这为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一、当下高校自媒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笔者面向驻泰4所高校开展网上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78份。问卷涉及大学生了解信息的方式、网上关注焦点内容、对网上关注信息的处理方式等。基于网上问卷调查,笔者又采用随机选取走访调查的方法,样本选取了30名驻泰高校大学生进行了走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7.3%的同学表示会理性对待互联网上的信息,18.6%的同学表示喜欢关注主流媒体声音之外的“小道媒体”,4.1%的同学表示曾在互联网上发帖,表达过对媒体信息不同的看法,因此能够看出绝大部分学生能够理性对待互联网信息,做到自媒体行为自律,但是也有部分学生不能合理利用网络,由此衍生出系列问题。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学校和学生之间矛盾重重,此时网络就扮演了放大镜的角色,将负面舆论推向顶峰。
二、自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必要性
首先,高校网络舆情承载于校园文化。随着网络社区的日趋多样化,校园文化展示不在是传统的单一模式,已经实现了高校网络社区从有形化到虚拟化的转变。通过一系列社交网络平台,高校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校园文化的健康与否。其次,高校网络舆情对于学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决定学校的稳定情况。尤其是对负面的舆情进行深入分析讨论,有利于提早展开思政教育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负面舆情给大学生带来不利影响。
三、自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监测
高校大学生作为网络舆情传播的新生力量,因而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文明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分析网络舆情,引导大学生全方位地发现并解决问题。
(一)开辟多方舆情阵地,加强自媒体建设
通过构建“思政自媒体”的平台来开展大学生网上思政教育工作,更好地对大学生网络道德进行规范。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服务,进而武装大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建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博客,关注时事热点及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依托互联网和博客进行教学,从而有效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二)创建完整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
引导网络舆论关键在于快速、公开、流畅的信息渠道。高校通过运用公开透明的原则,创建完整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并设置与之对应的新闻发言人。同时,高校应建立全面的校园自媒体网络工作架构,充分发挥各种社交网络平台的优势,全面了解学生对舆论的看法。将网络建设和学生的日常管理相结合,建立一套全面、完整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从而规范学生的网络习惯,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舆情动态。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三)建立全面的校园自媒体网络工作架构
(1)要不断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力度,积极发挥党团组织以及教师教育在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宣传大学生网络文明和道德教育的活动,传播健康的信息,自觉抵制负面舆情。(2)要拓宽校园网络覆盖面,在维持网络建设思想化和知识化的同时,充分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求,从而走近学生的生活。(3)要建立一支由校领导引导、网络监管和网络评论结合、师生结合、专兼职结合的“三结合”网络政工队伍,时刻关注校园网络焦点和热点,及时发现并尽早解决问题,做好预防、引导和介入等相关工作,正面、及时、委婉地引导以及谨慎、耐心的干预,将校园网络舆情危机扼杀在摇篮中,防止出现“羊群效应”。
(四)培养校园网络舆论的“意见领袖”
在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的过程当中,高校要培养校园网络舆情“意见领袖”,他们能够左右舆论的发展趋势甚至可以控制和影响网民的言论。我们应该将其作为长期工作,引导大学生即使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能致力于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从而使大学生群体增强他们在论坛、微博、微信、易班、QQ群等各种网络社交平台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时刻关注校园网络舆论的发展状态。党员和主要学生干部是校园里的佼佼者,要充分发挥团学骨干的作用,积极配合辅导员老师的工作,及时、准确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网络空间和学生干部的双重作用,引导班级其他学生正确认识、参与网络舆情,推动网络舆情日趋正面化,有利于建立安全化、规范化的校园环境,渲染良好的校园网络舆情氛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文粉娟.福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
[2]周景,杨兆亮,万媛媛.自媒体时代下辅导员如何开展就业指导工作[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3):274,276.
[3]李庆波,邵晶.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与提升[J].人民论坛,2014(20):151~153.
作者简介:王备备,男,山东济宁人,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