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商务管理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2018-05-14姜玲玲

丝路视野 2018年17期
关键词:沟通能力就业竞争力

【摘要】本文以商务管理专业为对象,探讨了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原因,论述了主要目标是为了培养掌握现代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和管理方法,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企业管理、贸易经营工作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高等应用型工商企业管理人才。从五个方面论述了高职高专商务管理专业学生如何加强自身就业竞争力,以及从三个方面论述提升高职生就业竞争力的措施。

【关键词】就业竞争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全球经济一体化,有较高专业水平,能运用现代化技术和拥有现代化管理理念的管理类人才需求量大增,中、小型企事业单位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大展才华的理想乐园。

我们知道高职教育经过近20年的发展,因其培养的学生有技术、动手能力强且吃苦耐劳,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性,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高职毕业生成为许多用人单位选聘的的主要对象。各高职院校也以其高就业率赢得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喜爱。然而,由于一些主客观的原因,高就业率的背后并没有伴随着高质量的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成为各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高职高专的教育使学生掌握了必备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外,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今后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技能,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是毕业生就业的基础,但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在择业中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的就业岗位一般都在基层第一线,除了理论外,企业更看重有较强动手能力,能随时灵活处理生产第一线问题的人才。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目标不是高管理人才或是高级技术人才,而是培养生产、管理、经营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现我们就大多数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来进行讨论,其实无论是什么专业的毕业生都是存在这样的问题的,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大同小异的。

一、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原因探讨

影响高职毕业就业竞争力的原因很多,主要方面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素养,这是最主要的原因。职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岗位适应能力、职业道德、职业诚信及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自我学习提高能力等,这是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职业素养越高的人一般情况就业质量会越好。(2)高职生的就业观念是影响就业质量的主观条件。就业观念以价值观为前提,表明毕业生对社会的认识、对自身价值实现的追求,是毕业生能否正确对待就业的主观前提,进而影响高职生的就业质量。(3)高职院校的实力和影响,这是学校自身的品牌效应,它对自己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有着直接影响。从当前社会来看,从名校毕业的学生得到众多社会用人单位的青睐,就业质量基本上是好的。(4)学校就业工作的有效性。学校就业部门对毕业生的有效指导、与用人单位的有效联系等等,都对毕业生就业质量有影响。另外,还有社会中的一些客观原因,如:用人单位对高职生的看法,如果用人单位把高职生当作高等人才来对待,高职生的就业质量会好,如果用人单位只是把高职生与中职生甚至农民工同等对待,就业质量自然会欠缺;社会的用人机制是否体现公平、公正和同等待遇,做到唯才是用,也对高职生就业质量的好坏有影响。

根据以上影响就业质量的原因分析,要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我认为我们的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要有超群质量,全面增强我们学生的职业素养。这是基础,只有做好了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学校的学生就业工作才有基点,也才能更有效。

二、高职高专商务管理专业学生如何加强自身就业竞争力

(一)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是一个齐心协力的优秀团队,企业的发展需要善于与同行和主管部门相处的人才。大学生作为企业的宝贵人才,担负着企业发展的重任,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就不能胜任企业发展的各项工作。

(二)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知识经济呼唤人的兼容与合作,鼓励合作与交流的“网络式”发展策略。在现代企业中单枪匹马是很难有所成就的。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内部所有部门、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因此,企业需要的是具有团队精神的人才。相比之下,企业招聘人才更看重的是大学生的团队合作及奉献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为公司创造出强大的发展机会。

(三)培養良好的适应能力

一个人的适应能力,是其素质、能力的综合反映。适应能力的强弱,与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文化知识、活动能力、创造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及健康状况等密切相关。现在的社会千变万化,一个人不可能靠在学校里学的那点东西把一生都保证下来,学生必须能够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

(四)培养良好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栋梁,创新能力是各种智力因素和能力在新的层面上融为一体、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合力,它是在多种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已知的信息,创造新颖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理论、新思维、新产品的能力。用人单位需要的就是开拓精神、勇于创新的大学生。

(五)培养卓越的领导决策能力

一个人要有领导能力,既要有当机立断的决策能力,也要有出色的组织领导才能。良好的决策能力有助于对目标及其实现手段进行最佳选择。有出色的领导能力,才能在今后的企业发展中挑起重担。

三、提升商管专业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措施

(一)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企业根据其对未来不同规格人才需求的情况,与有关院校签订培养协议(订单),然后再由学校按照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规格和数量要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进行培养,并在办学条件、技术、师资等方面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好处是:第一,目标定位准确对于培养大学生,既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第二,它可以做到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岗位要求与技能训练相协调、用人单位与培养目标相协调;第三,学生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既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又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二)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现代高职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级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即高技能人才。针对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是,专业理论知识既要“必须够用”,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同时还要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相应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适应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

(三)构建完善有效的求职服务体系

在高职人才培养机制确定的情况下,从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入手,构建完善有效的求职服务体系,是帮助高职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途径,是提高高职毕业生求职成功率的重要手段。从高职生入学开始,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将其他求职服务分阶段、有重点地渗透到每个高职毕业生的学习生涯中。这样可以保证各种求职服务的有效性,学校应做到将求职服务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第一个阶段侧重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帮助高职毕业生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等,提高自我认知,掌握职业定位,确定职业目标,还要了解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的匹配,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第二个阶段侧重于学生求职策略、面试技巧和简历写作的辅导。首先高职毕业生要了解就业政策、就业前景、社会需求,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其次要辅导高职毕业生根据自己确立的职业目标,制定相应的求职策略,制作个性化的简历和掌握面试的技巧。第三个阶段则侧重于组织招聘会,尤其校园招聘会,发布招聘信息。高职院校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联系用人单位,组织成功率较高的招聘会。

总之,高职高专学生全面提升就业竞争力,需要政府、学校、毕业生个人多方面共同努力,冷静分析优劣势,客观评价各种外在环境因素,争取各种有利条件,为自己順利就业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出发点应该是“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为产业发展服务,也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而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核心和关键点应该是“质量”,高质量的人才才能有高质量的就业。

参考文献

[1]盛振文.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林红.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素质研究思路探讨[J].时代教育,2009(06).

[3]曲善孝.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0).

作者简介:姜玲玲(1963—),女,山东莱州人,教授,研究方向:管理类理论教学、教学法研究。

猜你喜欢

沟通能力就业竞争力
如何提高中职护生人际交往和沟通交流能力?
航空服务专业学生沟通与语言能力的培养
河南省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分析
论大学生情绪智力与沟通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学生沟通能力调查研究
课堂中如何培养学困生沟通能力
学习手语翻译,提升外语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