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思维视域下农业院校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思考

2018-05-14程兰

丝路视野 2018年17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大学生党员互联网思维

程兰

【摘要】在互联网思维视域下,农业院校大学生党员工作环境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要想促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有效推进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发展,就需要结合互联网思维的影响积极探索对农业院校大学生党员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确保借助有效的教育指导能够突破现有发展困境,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发展成果。本文针对互联网思维视域下农业院校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困境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优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路径,希望可以为农业院校大学生党员培养工作创造条件。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农业院校;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思维日渐深入人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互联网思维的作用下,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外部环境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要想促进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发挥,全面提高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效果,就需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联系新时代的新影响对工作方案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调整,确保可以满足农业院校大学生党员培养工作的现实需求。

一、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简单的说就是人们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工具对自身生存和发展自觉做出思考的方式和方法,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社会大众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愈加广泛,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的思维模式出现了变化,思维开放性明显增强。特别是对于农业院校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接收到的网络信息更加多元,并且所接触的事物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因此在对大学生党员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互联网思维的内涵和特点,关注互联网思维的广泛性、虚拟与现实一致性等特征,突出农业院校大学生党员培养工作的实际效果,为大学生党员的学习和成长做出正确的指引。基于此,新时期针对农业院校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需求,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组织方案对教育活动进行科学的调整和规划,增强教育指导工作的科学性,为农业院校大学生党员的未来发展做出正确的思想指引。

二、互联网思维视域下农业院校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发展困境

互联网思维下农业院校在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发展困境,会对教育效果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农业院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深化发展。从互联网思维视域角度进行分析,当前农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发展困境从以下方面得到适当的体现。

(一)互联网思维视域下思想政治教师主体地位弱化

受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影响,农业院校思想政治教师在对大学生党员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中,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向大学生党员传授基本的思想政治知识和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较为僵化。而在互联网思维的作用下,农业院校大学生党员思想发育处于高峰期,大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对思想政治方面知识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在多元社会信息的影响下,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党员对学校思想政治教师开展的教育活动存在怀疑心理,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逐渐弱化,难以真正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无法支撑大学生党员培养工作的贯彻落实,会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优化造成相应的阻碍。

(二)互联网思维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逐步弱化

对我国农业院校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模式进行适当的研究和分析,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校园报告、座谈会以及学生讨论等形式为主,信息传递的方式存在一定单一性,海报传递和黑板报传递是最为重要的信息传递方式,师生群体之间在进行思想交流的过程中,也往往将纸质书稿和面对面交流作为主要的沟通和交流形式。而新时期受到互联网思维的影响,农业院校大学生党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方式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学生开始普遍使用手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且借助网络载体、社交软件的应用,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与外部交流日渐频繁,学生的思想认识情况也开始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这就造成农业院校组织开展的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空间逐步弱化,无法结合学生的思想认识成长需求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教育和指导,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会对教育活动的稳步推进造成严重的阻碍。

(三)互联网思维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作用降低

互联网思维与农业院校大学生党员的学习和生活存在紧密的联系,能够从多角度对大学生党员的学习和成长产生相应的影响。由于互联网思维表现出明显开放性的特征,不同社会思潮以及学生之间形成的个性化观点可以在大学生党员群体中传递,农业院校的青年党员学生价值观形成受到影响,会对党员价值观的正确树立造成严重的阻碍。换言之,在互联网思维的作用下,农业院校大学生党员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等影响,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用对青年大学生党员的影响力不足,难以有效支撑和引导大学生党员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会对大学生党员的未来全面发展造成阻碍。

三、互联网思维视域下农业院校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優化措施

在对新时期背景下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情况形成全面系统认识的前提下,结合农业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现实需求,在对大学生党员实施积极有效思想指导的过程中,要结合大学生党员群体的发展需求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调整,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促进教育作用的发挥,为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做出正确的指引。具体来说,在全面分析和总结互联网思维影响作用的基础上,新时期在对农业院校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制定如下工作措施和指导方案。

(一)结合农业院校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对教育者角色进行重构

在互联网思维影响和作用下,农业院校对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工作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对人才培养工作产生直接影响的重要教育内容,受到学校师生群体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近几年我国加强对农业经济和农业科研工作的重视,对农业人才思想政治素养提出全新要求的情况下,在针对大学生党员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中,为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进行系统的强化,就应该因势利导的对教育者的自身形象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教育者可以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影响对自身所组织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正确的定位,进而针对农业院校大学生党员培养工作构建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在对教师角色内容加以丰富的基础上,促进教师角色技能的全面发挥。同时,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农业院校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教学模式进行构建的过程中,要挖掘能够对大学生党员思想认识产生直接影响的主流意识形态,进而把握时代发展新形势,明确践行中国梦方面的历史使命,在开展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做出正确的引领,确保在正确认识自身工作和定位自身工作的基础上,能够将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互联网思维浪潮中,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的开拓和创新,为农业院校大学生党员的健康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大学生党员互联网思维
高等农业院校宠物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农业院校大学生英语写作焦虑研究
提高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实效性的方法探析
论述互联网思维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强本固基,建设高质量的农业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