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生命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2018-05-14杨青磊

丝路视野 2018年14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渗透策略高中历史

杨青磊

【摘要】当今高中生的生命教育课程在现实情况下极度缺失,而高中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其中有很多地方可以穿插进行生命教育。而教师则应在历史课堂中穿插进行生命教育。

【关键词】高中历史;生命教育;渗透策略

当今社会,国家的基本国情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不管是学校还得家庭,甚至是社会,都对下一代的教育严之又严。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压力与日俱增,每个人都承担着考学的压力,对名校的渴望使得学生和家长太过注重学习成绩和学习教育,而忽视了最根本最必要的生命教育,素质教育也难上加难。高中生因为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压力或是其他各种原因,让他们体会不到生命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再加上当今高中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受到家里万千宠爱于一身,比较容易产生自我甚至是自私冷漠的情感性格,个性十分明显,但缺少顾全大局的个性。高中生是青春期中特征最明显,最容易两极分化的时候,这些高中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又处于青春期这样一个尴尬的年龄段,身心都承受着十分矛盾的压力,矛盾使得他们容易产生十分痛苦的情感变化,再加上个别家长过于极端:对待学生重学习,轻交流,使得现在高中生出现问题事件屡见不鲜。有数据表明,当今青少年犯罪的几率大大增加,犯罪年龄也逐渐变小,自杀率也同样是触目惊心。导致这些的一大原因就是教师作为传到授业解惑的人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高中学习阶段,能够给学生一个好的正确的方向,使得学生以后的人生之路不会走错,这在高中生群体中很有必要。而教师具有专业思维和专业能力,想比各种人士,教师就是充当这个指路人最好的人选。生命教育是一个学生必须接受的最基础,最根本的教育,指让高中生真正了解生命的含义与内涵,知道生命的可贵与独一无二,并且培养与提高他们分析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从而最终让他们得以健康快乐健全善良的成长。高中,正是一个可以初步形成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时间段,是一个人一生的黄金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有很强的塑造能力即可塑性。而历史课又可以给他们充分自己思考的时间。下面,笔者从立足历史教材、实现理实一体、整合多种教育资源三个层面,论述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

一、从课本出发,寻找穿插点

因为是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所以一切的出发点必须是历史。而历史课本中有大量的事实案例可以给同学们进行扩充讲解。比如南京大屠杀,可以给同学们观看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播放幸存人的回忆视频和感想,让他们知道死亡数量巨大的大屠杀对于人类进展史是一种怎样的毁灭。通过幸存人口的回忆,让他们知道生的可贵,对和平的渴望。在备课时就要深挖课本,熟读课本,并且在课前一定要查阅大量的影音资料,制作好课堂视频。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就要受到强烈震撼,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在讲解有关历史的时候我们就要让学生知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借鉴历史,不要重蹈旧辙。并且知道生命的价值和它的意义,让学生的灵魂受到洗涤。

二、实现理实一体

理实一体化,顾名思义,就是教师要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让他们切身感受,自我表达。可以举一些反面历史案例,让学生们从中汲取经验教训。给同学们讲解长征的艰苦,那么多人因为食物不足而牺牲,但意志仍存。为了生,为了祖国最后的胜利,吃树根,啃皮带,条件艰苦却不言苦,吃尽苦头,受尽折磨,为了最终的胜利,那么多的革命先烈壮烈牺牲。还有那些战友在只有一个生存机会的时候所体现出的革命情谊,生之恩,无不让人為之动容。所有这些经典细节,需要教师在课前搜集相关视频资料,或是让同学参观烈士纪念碑,或是采访家中老人有关艰苦岁月的看法,让学生们深切了解现在的和平年代来之不易,我们的生命是上万人的生命换来的,我们必须好好珍惜。之后可以布置相关作业,比如写观后感或是主题班会或是自由即兴演讲,加深同学们的思想体会。

三、整合多种教学资源

新课改指出,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载体,但并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师必须要整合书籍、多媒体、社会等多种资源。只要有利于最终的教学目的,我们不妨都可以进行尝试。向他们宣传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并告诉他们要成为一个有自己的自主思想,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人。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我们必须要努力珍惜并为之奋斗。

总而言之,历史课堂是生命教育的一个良好载体,历史极其丰富多彩,内容精妙,很多历史事件,历史小故事都可以拿来当做模板,让学生学习历史的同时,了解生命,了解活着的意义,了解每个人都生命都只有一次,何其可贵。生命教育,不能仅仅拘泥于政治语文课堂,应该贯穿于各个科目,比如说历史。高中生情志发展处于矛盾阶段,个性易冲动,做事易莽撞,很少思前想后,往往会做出一些悔恨之事。这些,不仅要追究父母的家庭教育缺失,老师学校也有义务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他们在动荡的青春期可以尽量理智开心的度过,并且逐渐长成一个完整的人。并且在历史课堂上,学生的活跃度相对较高,课堂注意力很容易集中,学生往往会踊跃发言,这种群体效应在生命教育的渲染度上来说很起效果。在高中历史课中,生命教育不仅可以开展,而且很有开展的必要,对高中生的高中生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是一种人生的指引,最大程度的保护他们免受不良信息的侵扰和高强度学习的精神折磨。这种教育很有必要,可以大面积开展。

参考文献

[1]江鸣.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几点尝试与探索[J].学周刊,2018(03).

[2]汪强.探求有效途径构建高中历史有效课堂[J].考试周刊,2017(A5).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渗透策略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