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Android应用系统开发教学改革探讨
2018-05-14王立群
【摘要】本文在分析Android应用系统开发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Android应用系统开发教学改革,包括创新教学理念、搭建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改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和建立多元素的课程考核机制。
【关键词】Android;创新能力;教学改革;项目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更新,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广,人们对移动应用系统开发尤其是基于Android应用系统开发的需求越来越大。以应用为导向,强调实践,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大学相继开设Android应用系统开发的课程,培养学生移动应用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Android应用系统开发教学现状
(一)Android应用系统开发教学理念落后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还认为只要完成课本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就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师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没有和自己的课程教学很好地融合起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是很重视Android应用系统开发相关课程的学习,不能积极地构建自己的创新能力的学习框架。
(二)Android应用系统开发教学内容不丰富
在Android应用系统开发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由具体教学内容设计对应的教学案例,而教学案例是为了知识点的展示和使用来服务的,而不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设计。Android应用系统开发课程本身的知识点极为丰富,在有限课时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讲好丰富的教学内容。
(三)Android应用系统开发考核体系单一
课程考核直接影响平时的课程学习,考核方式影响教学过程,考核内容影响教学的重难点,高校传统的课程注重考核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要由考勤、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按比例组成。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为了得到这门课程的学分,不能很好地培养移动应用开发实用性和创新性人才。
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Android应用系统开发教学改革方法
(一)创新Android应用系统开发教学理念
在Android应用系统开发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求计算机移动应用开发的教师创新教学理念。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在学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等因素影响并带动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不能仅将课本等同教学内容,不能把自己看成教学活动的主体,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共同学习、相互促进、不断进步。要注意因材施教,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构建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共同进步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改革完善Android应用系统开发教学方法
大力推行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解决,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注意选取真实企业开发的项目,为学生积累了大量开发经验,为将来的工作打基础。为了保障项目驱动教学方法的顺利和有效实施,教师既要讲授理论知识,又要指导学生实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双师型”教师。学校要加强师资培养和实验环境的投入,给教师提供更多的挂职锻炼的机会,让学校的机房更接近真实企业的开发环境。
(三)丰富Android应用系统开发教学内容
以项目为导向,重构教学内容,在保证课程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时刻关注移动开发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合理规划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外自主探索内容学习;注重教学内容时效性和实用性,使课程内容接近真实企业项目;融入更多的创新元素,加强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建立多元素的Android应用系统开发课程考核机制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程考核机制多元化,采用期末考试、实际操作、小组实验、课程设计和主题演讲等多元素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
四、小结
总之,高等院校的Android应用系统开发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课程,也是计算机学习者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如何利用Android应用系统开发课程教学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系着高等院校的整体教育质量。在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教学改革中,对教师、学生和学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功元,李桂珍,李欣.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课程建设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2,8(16):85~88.
[2]刘丽涛,潘艺.Android开发技术的教学与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9):280~281.
作者简介:王立群(1982—),女,山東临沂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移动开发、软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