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外汉语教材解释语言编写的几个问题
2018-05-14聂羽菲
【摘要】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对汉语教材的解释性语言有严格的要求,如果教材的解释语言存在一些问题,如生词英文解释不准确,语法点注释讲解不严谨,教材生词与课文词语用法不一致等问题,就会影响汉语教学的学习效率。对此,提出改进建议以供教材编写者参考。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材编写;解释语言;问题改进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材语言主要包括课文、解释和练习的语言,它为学习者提供重要的语言输入功能。教材语言中的解释语言是对有关语言点和相关知识作介绍的语言,必须清晰易懂。在使用姜丽萍主编《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上册)》教材进行教学中,我们发现其教材的解释语言存在值得探讨的问题,它会导致汉语学习者错误理解目的语的意义和用法。在此提出改进建议,供教材编写者和对外汉语教师参考。
一、教材生词英文解释的准确性影响理解字义、词义和句义
英语常常作为汉语初学者的中介语,而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一般会运用语法翻译法来理解字义、词义和句义,所以初级汉语教材中英文释义的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想”的译法
教材第11课,第13课和第17课分别出现“想”、“觉得”和“考虑”等生词。因教材中生词“想”和“考虑”的英文解释都为“tothink”,学习者会错误地认为“想”和“考虑”的用法相同,便造出“你想你买什么?”“你考虑买什么?”的偏误错句。实际上,“想”可做动词和能愿动词。做动词时表示①用脑子思考,如“我想了很久。”;②想念,如“我想家了。”;③认为,如“我想他一定会来。”。做能愿动词时,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表示一种愿望,做的事常常有“打算”之意,如“我想回国。”“你想买什么”中的“想”显然为能愿动词,表“打算做某事”。英语不应该翻译为“tothink”,应该翻译为“wouldliketo”,这样,运用语法翻译法可解释为以下几种。
“A:你想买什么?”(whatwouldyouliketobuy?)
“B:我想买铅笔。”(Iwouldliketobuypencil.)
这样,以英语为中介语的汉语学习者就能很好地理解能愿动词“想”表“打算”这一义项了。在学过第10课生词“要”之后,学生会问“①我想买铅笔。”“②我要买铅笔。”“③我想要买铅笔。”这三句话有什么区别?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用英文解释语言来帮助初学者理解此三句的区别:能愿动词“想”翻译为“wouldliketo”,句①译为:Iwouldlike tobuypencil;“要”可做动词,翻译为“towant”,句②译为:Iwanttobuypencil;能愿动词“想”放在动词“要”的前面,表示“打算做什么”,句③译为:Iwouldliketowantto buypencil。
教材第13课生词“觉得”做动词后面常常加从句,有“有某种感觉”和“认为”两个意思,可译为通tofeel;to think。如:“我覺得我感冒了。”这里“觉得”是在表述“感冒”的感觉,通tofeel。第13课课文“我觉得用筷子太难了”,这里“觉得”是在表述“认为”,通tothink。因为“想”也有“认为”之意,所以,可与“觉得”一词互换,“我觉得用筷子太难了”也可以说“我想用筷子太难了”。
“考虑”做动词,意思是“周密深入地想(问题)”。当汉语学习者学完第11课中生词“想(tothink)”之后,因教材第17课中生词“考虑”的英文释义也是“tothink”。学生则想当然地认为都为“tothink”的“想”和“考虑”可以互换,从而造出错句“你考虑买什么?”。笔者建议“考虑”应该翻译为“tothinkabout”或“toconsider”较好。第17课课文中句子“我考虑考虑”也可以说“我想想”,这是扩展第11课生词“想”的第三种意义和用法,因为“想”做动词有“用脑子思考”之意;在学习第13课生词“觉得”表“认为”之意,可扩展动词“想”也可表“认为”;在学习第17课生词“考虑”表“深入地想”之意,可扩展动词“想”也有表“用脑子思考,深入地想”之意,两者可互换。关系板书如下。
(①想(ModelV)wouldliketo)———Eg:你想买什么?(第11课)
(②想(V)tothink)———Eg:我想用筷子太难了。=(觉得(V)tothink/tofeel)———Eg:我觉得用筷子太难了。(第13课)
(③想(V)tothinkabout/toconsider)———Eg:我想想。=(考虑(V)tothinkabout/toconsider)———Eg:我考虑考虑。(第17课)
“想”的三种意义和用法分别用不同的英文词语或短语解释,与之可以互换的生词用同一英文表述,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相同的英文解释迷惑误导汉语初学者,也可以帮助汉语初学者理解同一生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带”的译法
教材第13课初学生词“带”,译为“bring,take”,课文例句为“①我要一碗米饭和一个带肉的菜。”第23课课文复现“带”,课文例句为“②我没带书。”显然,这两句话中“带”的义项并不完全相同,①句动词“带”有“含有”之意,又如:带刺的玫瑰花。②句中动词“带”的意思是“随身拿着”,又如:带书,带本子,带钱,带人民币,带照片,带护照等。我们认为英文“bring,take”不能很好地诠释“含有”之意,应翻译为“with”或“bring,take(with)”。“带肉的菜”这一短语是汉语不同于其他语言的一个重要语言点:动词短语“带肉”作名词“菜”的定语。如果我们翻译成“adish/disheswithmeat”,学生既能清晰地理解“带”的“含有”之意,又能充分理解动词短语作定语的句法功能。而第23课动词“带”做谓语,与名词组成述宾短语,翻译成“bring,take”就恰到好处了。我们可以举出很多由动词“带”组成的述宾短语,英文翻译也与英语语序相同,如:带书(bring/takebook),带本子(bring/takenotebook),带钱(bring/takemoney),带照片(bring/takephotos),带护照(bring/takepassport)等。当学习第23课课文复现动词“带”时,教师可总结“带”的两个义项并板书如下。
①带(V)with“含有”———带田字格的本子(notebook withcheckedwriting);
带骨头的肉(meatwithbones);带肉的菜(adishwith meat);带橡皮的铅笔(apencilwitheraser)。
②带(V)bring/take“随身拿着”———带书;带本子;带钱;带人民币;带照片;带护照。
教材第16课已经归纳词组“什么样”询问某人或某事种类或情况。我们使用时常常在“什么样”后面加“的”来修饰名词,如:“你要什么样的邮票?”“什么样的”修饰名词,表种类,类别,情况等,相对应“whatkindof”也是修饰后面的名词描述其名词的样子。我们完全可以把“什么样的”作为一个词组,直接翻译为“whatkindof”,便于汉语学习者理解其含义。
二、教材生词讲解不全面影响多词性多意义的理解
(一)教材第20课课文对生词“差”的运用举出两个例句
即:“①我说得怎么这么差?”“②哪里,还差得远呢!”而课文生词只讲解了形容词“差”的意思是表不好(bad),显然②句中“差”并不是形容词表不好的用法,而是作为动词的跟某个标准或要求有距离(haveadistancewithastandard orrequirement)的意思。因此,有必要在课文注释中添加“差”的动词用法加以说明,或者删除“哪里,还差得远呢”这一例句。课文句子出现了两次“差”,其意思不同,词性不同,用法更不相同。而课文生词只介绍了一个意思,这有可能误导汉语学习者将课文句子中两个“差”都理解成是生词所学的一个意思,不利于“差”多词性多意义的理解。“哪里,还差得远呢”是母语使用者常用的表谦虚句式。如果要在课文中编排这个句子,课后注释可以简单地介绍:“哪里,还差得远呢”该句说话人的目的是谦虚地接收别人的赞美,在中国文化中,这是一种礼貌的回应。“差”还表示跟某个标准或要求有距离,常用句子“差得远(呢)”表示谦虚或礼貌性地回复他人的赞美。“差”的多词性多意义板书总结如下。
①Adj.不好(bad)———如:我汉语说得很差。(第20课)
②V缺少(lessthan)———如:现在差一刻九点。(第8课)
③V跟某个标准或要求有距离(haveadistancewitha standardorrequirement)———如:(还)差得远(呢)(第20课)
(二)教材第12课生词“可以”释义为“可以may,can”,课文中出现两个例句
分别为:“①我可以试试吗?”;“②这件衣服还可以。”在①句中“可以”为能愿动词,这是最常用的用法。通常在教学中会把能愿动词“可以”与“能”放在一起讲解和加以比较区分。在②句中“可以”则是做形容词的“比较好(relativelygood)”的意思的另一个用法。我们通常会在“可以”前加“还”组成词组“还可以”来表示“比较好”,如:“咖啡还可以”;“你的汉语水平还可以”;“你唱歌还可以”。所以,“还可以”这一词组在日常真实交际中非常实用。在课文注释中有必要添加并加以说明“可以”的这一用法。这样汉语学习者不仅学会了英文常用语“so-so”的汉语表达方式,也了解掌握了“可以”做形容词的用法。像“还可以”这样的常用短语也可以作为固定短语编写到课文生词表中。编写如下:可以①Adj.比较好(relativelygood);词组———还可以(so-so)如:这件衣服还可以。②Modalverb。能够(may,can)———如:我可以试试吗?
三、教材生词与课文例句词语用法不一致影响词和词组的正确运用
(1)在修改初学者作文时,我们常常看到错句:“汉语很难,特别发音。”“我喜欢吃重庆菜,特别火锅。”这两个错句中,应该在“特别”后面加“是”,组成“特别是”词组。“特别”一词有两个用法,一是形容词表示“和一般的不一样”;二是副词表示“更进一步”,尤其用在“是”的前边加“特别”构成“特别是”词组。教材第20课介绍生词“特别”译为“especially”。从课文例句“有点难,特别是汉字”中可以判定课文是介绍“特别”做副词的用法。我们认为,课文注释可以以词组“特别是”来讲解“特别”做副词的意义。以词组形式讲解的好处有二:其一,“特别”做副词时通常在后面加“是”组成词组“特别是”,其后加名词、动词短语、介词短语等等,如:“①我喜欢学习汉语,特别是汉字。”(IliketostudyChinese,especially Hancharacter.)“②我想去运动,特别是打篮球。”(Iwant togosports,especiallyplayingbasketball.)“③我们都想去旅行,特别是在寒暑假的时候。”(Weallwanttogotraveling,especiallyinsummerandwinterholidays.)如果单独使用,则“特别”为形容词,如:我的姓很特别,我姓“聂”;他穿衣服总是很特别。其二,词组“特别是”后面常常加名词、时间名词、动词短语等,与英语“especially”具有相同的用法,英语为母语学习者或以英语作为中介语学习者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特别是”表“especially”的意义和用法。
如果不作为词组讲解,“特别”做副词翻译为“especially”,学习者很容易把“特别是”翻译为“especiallyis”。学习者因为母语或中介语没有这种用法,在运用时很容易遗漏“是”,就会出现错句。如果我们以词组“特别是”来讲解,英文解释为“especially”,那么汉语学习者可以很好地借助中介语“especially”理解、记忆和掌握词组“特别是”的意义和用法,有效避免偏误现象发生。
(2)教材第21课讲解生词“真”,译为“really”;而课文中出现句子“真的吗?”。教材注释中并未讲解“真”和“真的”用法的区别,学习者会问:“为什么‘真后要加‘的?可以说‘真吗?”;而有的学习者会造出以下偏误句子:①“你汉语说得真很好。”②“这两天我真的忙。”③“你說的是真吗?”偏误原因一为学习者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直接翻译“reallyverygood”、“reallybusy”和“really?”;二则是教材编写中生词释义与课文句子不一致,学习者并未区别开“真”和“真的”的不同用法,导致学习者误解为“真”和“真的”用法相同。这就要求在教材编写中应添加区分“真”和“真的”注释:①一般“很+adj.”
短语之前用“真的”,而单独的形容词之前用“真”。如:“真的很忙—真忙”;“真的很累—真累”;“真的很难—真难”。②“真的”可用在主语前修饰全句。如:“A:明天下雨,真的吗?B:真的,明天下雨。”
参考文献
[1]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入门[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2]姜丽萍.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上册)[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鲁健骥,吕文华.商务馆学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作者简介:聂羽菲(1988—),女,重庆人,硕士,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讲师,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