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中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探讨
2018-05-14章清
【摘要】将信息化技术运用于教学中已经形成一种趋势,也为教学的方法与手段的选择提供了新的契机,面对信息化技术的兴起,每一位教师都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我们从教学的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全方位探讨,找到适合各个学科的信息化教学技术。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我们作为信息化时代的教师需要思考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否存在问题?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方法与手段有哪些?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去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传统的模式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讲解主要是讲授式教学法,由教师将知识点归纳总结,通过课堂或讨论传递信息,在这样的方式下受训者主要是了解某些事实、观点、概念和解释。这种没有信息化技术支持的讲授式教学法,被教授者处于被动的受训过程,容易进入疲倦学习状态,主动学习能动性差,教师也无法即时得到教学效果的信息。还有常用的教学手段就是讨论,是指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通过交谈来分享信息、观点或共同解决问题的一种情形。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就成了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再解答,就成了另一种形式的教授式教学。
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存在的问题一,传统教学只注重知识,轻能力、方法。这与新课标里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相比较,传统教学只重视了一点:知识目标,因为课堂上教师在满堂地讲知识,学生在满堂地接受知识。问题二,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问题三,在传统教学中,课上学生轻松地学习,课后却加重负担地学习。因为教师在课堂上拼命地讲,学生只是一个听众、一个看客,可看可不看,可听可不听,可做可不做,可想可不想。教师很辛苦,学生很轻松,课后学生要做大量的作业。问题四,传统教学针对性不强,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吃的是“大锅饭”。表面上教师讲的时候学生都在听,实际上能认真听的、听得懂的只是少数精英学生。
二、信息化环境下常用教学方法与手段
(1)个别授导。个别授导是经典的CAI模式之一,此模式企图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计算机来实现教师的指导性教学行为,对学生实施个别化教学,其基本教学过程为:計算机呈示与提问—学生应答—计算机判别应答并提供反馈。在多媒体方式下,个别授导型CAI的教学内容呈示可变得图文并茂、声色俱全,并可使交互形式更为生动活泼。
(2)操练与练习。操练与练习是发展历史最长而且应用最广的CAI模式,此类CAI并不向学生教授新的内容,而是由计算机向学生逐个呈示问题,学生在机上作答,计算机给予适当的即时反馈。运用多媒体,可将许多可视化动态情景作为提问的背景。应当注意,从严格意义上说,操练(Drill)与练习(Practice)之间是有一定概念区别的:操练基本上涉及记忆和联想问题,主要采用选择题和配伍题之类的形式;练习的目的重在帮助学生形成和巩固问题求解技能,大多采用短答题和构答题之类的形式。
(3)教学测试与智能辅导。此模式本质上属于CMI(计算机管理教学)范畴,用于检验与调控学生的个别化学习进程,包括提供事前测试、分配学习任务、提供事后测试,以及进行测试分析和提供分析报告。智能导师也是个别授导的一种,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模拟“家教”的行为,允许学生与计算机进行双向问答式对话。一个理想的智能导师系统不仅要具有学科领域知识,而且要知道它所教学生的学习风格,还能理解学生用自然语言表达的提问。然而,世界上迄今所建立的此类系统能达到实用水平的屈指可数。
(4)情景化学习。情景化学习是当前盛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它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创设接近实际的情境进行学习,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和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5)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由来已久,不是信息化教育特有的。在信息化教育的范围内,基于资源的学习从量与质两方面来说都不可同日而语。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学习者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电子化学习资源,包括数字化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网上报刊和数据库、多媒体电子书等。Internet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信息海洋。学习者只要掌握了一定的网络通讯操作技能,就可以通过各种网上检索机制,方便快捷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进行高效的学习。
(6)计算机支持讲授。计算机支持讲授包括计算机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多种应用,例如:电子讲稿制作与演示;用网络化多媒体教室支持课堂演示、示范性练习、师生对话、小组讨论等。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传统的教学形式得到新生,并且有助于教师在信息化时代的教学过程中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7)虚拟教室。虚拟教室(VirtualClassroom,简称VC)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上利用多媒体通讯技术构造的学习环境,允许身处异地的教师和学生互相听得着看得见,不但可以利用实时通讯功能实现传统物理教室中所能进行的大多数教学活动,还能利用异步通讯功能实现前所未有的教学活动,如异步辅导、异步讨论等。
三、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去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1)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①教师可参与小组的问题讨论,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用真实的病例,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综合性探讨问题的实质和内涵,揭示问题包含的更深刻的复杂性。②当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推理时可以从多方面来提问学生,引导他向问题的深处去思考,在探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引导他去发现问题、创造问题、解决新的问题。③还可以进行角色互换,教师在推理时让学生提问,引导学生一步步去触及问题的灵魂。④在问题讨论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信心。⑤师生也可通过网上交流工具如Email进行交流。
(2)进一步完善网络课程的建设,教学交流区应进一步调试。通过搜集整理,把与课程有关的网上资源站点集中在一起,并建立超级链接,为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途径,并可共享网上的学习资源。
让学生慢慢地习惯充分地利用网上资源来探究问题的实质,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度,学习质量大大提高。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3)基于资源的学习,如何设计和开发在先进的教学理论和课程理论指导下的、具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开发技术的高质量的网络学习资源,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核心问题。数字化学习资源教学设计的特点: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②强调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③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④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⑤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⑥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习;⑦强调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到论坛去提问题与教师、同学探讨和交流。教师可定期发布讨论题,组织学生讨论,达到师生的实时互动。
(4)建立虚拟教室,利用计算机设备,创造出一个可以感知的、学习环境相似的,具备现实教学环境基本功能和大多数延伸功能的,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表现的一种教学环境。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思考,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对教师来说绝对是重中之重。现代信息化教学的来临已经呼之欲出,对于每一个教师都是新的课题。如何使用信息化的教学工具与手段,在教师方面,要有先知先觉的能力,学生方面,也要接受挑战。
参考文献
[1]李天龙,马力.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西安地区高校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06).
[2]黄露.兰州大学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5.
[3]张学华.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调研及对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章清(1966.08—),女,汉族,福建人,学士,教授,研究方向:会计与审计信息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