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保护视野下特色小城镇文化空间重塑研究
2018-05-14吉利利郑新军
吉利利 郑新军
【摘要】在研究非物质文化与其文化空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特定区域非物质文化空间载体的设计方法,即将文化空间保护和特色小镇建设相结合,通过“物化”的空间载体设计重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宜的文化氛围和空间环境,使非物质文化与其载体空间建立互动交融及良性传递,在促进非物质文化自身保护的同时,创建具有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魅力特色小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特色小镇;文化空间
一、非物质文化空间载体的特殊性
任何形式的文化传承都离不开物质载体,非物质文化也不例外。脱离了与之相互影响的“器皿”,非物质文化所具有的价值和内涵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不同的是,非物质文化是以“活态”遗存,其物质载体亦具有“活态”特征。作为非物质文化主要物质载体之一的文化空间,同样具有“活态”特征。因此,对非物质文化空间载体的保护,不但要注重对传统空间形态的保留与恢复,而且不要忽略社会变迁的影响,以僵化“静态”再现的形式无视其空间载体动态发展的可能性。
二、文化空间的重现方式
(一)非物质文化的搜集与整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表明,与非物质文化相关的文化空间是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或举办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承载了一个民族或地域独特的传统理念、民俗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文化内涵。然而,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的积淀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传承地的载体空间结构、肌理和形态特征,还衍生发展出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因此,非物质文化保护视角下文化空间的整体重现,必须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入手,了解和搜集该民族或地域非物质文化的类型,整理并挖掘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二)空间载体的功能类型与空间形态研究
任何非物质文化都不是真空存在的,其依赖于所在地域的历史、社会和人文环境。这些背景因素和空间环境就像一个巨大的容器,包容并承载着特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换句话说,作为载体的空间环境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结合体,在承载一定形式的非物质文化的同时,反过来也受其影响和制约,集中反映在空间载体的功能类型与空间形态两个方面。
(1)以传统生活方式、社会网络等为承载主体的文化空间———生活性空间载体。传统聚落原住居民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邻里关系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聚落空间内外形态的主要影响因素。它们影响着聚落的形成与演变,是人们内在的精神需求。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其所在的空间环境(在建筑层面则物化为建筑、街巷及聚落整体的空间结构、尺度和形态等)所承载的,因而这类文化空间的功能类型和空间形态都反映出生活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如传统院落式居住空间和街巷公共空间。
(2)以傳统手工艺、知识和技艺等为承载主体的文化空间———商贸性空间载体。该类文化空间是以蕴含于地域传统文化中的传统工艺、知识和技艺作为地区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例如,“瓷都”景德镇的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空间功能及整体格局都与陶瓷文化密切相关。又如,地方饮食文化中所承袭的传统制作工艺、销售模式、店面风格和独特风味是文化空间的主要标识,原住居民对此有着绝对的认同感;对于外地人,它们同样也起到了认知作用。该类文化空间的功能类型和空间形态多反映出商贸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3)以传统秩序、礼仪和宗教文化等为承载主体的文化空间———文化性空间载体。该类文化空间以承载传统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为主体功能,映射出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发展过程、社会状况、思想和价值观念等的深层文化内涵,其功能类型和空间形态表现出文化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三、新功能、新形式的植入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传承、不断创新的动态发展特征,与其相关的文化空间也具有不同于一般意义物质载体的特殊性,其功能类型、空间结构、肌理、形态甚至建造材料和技术都可以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有机吸取并融入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功能类型、形式要素和材料技术,从而令非物质文化在现代生态环境中得以生存、继续与发展。
既然非物质文化保护视角下的文化空间可以适度包容新的功能与式,那么完全照搬古典形式的纯仿古建筑或完全意义上的仿古街区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值得注意的是,新功能的植入和新形式的添加必须把握一个“度”,避免过度甚至全面地商业化,以及大量异质形体的出现,从而保护文化空间的独特韵味和文化氛围。
生活方式改变等深刻的社会变迁,造成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与往昔已大有不同,一成不变地继承和延续传统生活方式显然是不恰当也不可能的。但是,具有一定数量的本地居民或本地经营者,继承并发扬本地民俗文化的精髓,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化空间的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
[1]沈清.从场景保护到文化传承[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
[2]邓雪娴.小城镇尺度与特色的思考—北川新县城羌族特色步行街设计[J].建筑学报,2013(10):542.
[3]王丽芳.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可行性分析[D].长沙:中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