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细节更细处漫溯
2018-05-14杨林
杨林
寒暑交替时,于先锋书店偶遇《教育的细节》一书,颇有意味。何故?单说封面就素朴典雅,让人喜欢。那幅有丰子恺老先生画作意蕴的插图立于纸面,自然是美的。细细揣摩一番,发现这枝上悬一鸟笼,鸟在笼上,有精气神。教育当是如此,本不该成为孩童们的鸟笼,无论是从物质角度来看,还是精神层面来说。这一幅画作也许已勾勒出全书的主旨。
此时,定眼一瞧,便知作者是朱永通老师,而书名旁的一行小字:“警惕细节中的魔鬼,让天使常驻”,更好地阐释了书名。教育是种文化,这样一本谈教育的书,在细节上如此用心,文化有了,教育就在了。
一页一页翻过去,有足以让世人警醒的《杜郎口的“生意经”与“朱砂丸”》,也有给人启蒙的《你有传播意识吗》,还有温暖至极的《润泽的座位》……酸甜苦辣咸,色香味俱全。但我独爱那一篇《活的范本》,因为这文章里的故事太日常了,才让我觉得这是作为一个中年人的生活需要。
朱老师在上海机场巧遇同学L,同学邀他到家中畅聊,便欣然同往。到了之后,同学想让女儿依依亲他一下。依依嘟着小嘴,凑了过去。就在小嘴距离L的脸蛋差不多两三厘米之际,依依突然停下来,慢慢把头移开,停住后,看着L,很严肃地说:“爸爸,改天再说吧。”天呀!朱老师捧腹大笑,直夸依依是幽默天才。
后来得知,刚满三周岁的依依,平时都是妈妈带的,爸爸很少陪她。L每天晚上若早点回来,或周末在家,也几乎不陪依依玩,不是玩网络游戏,就是看网络电影什么的。每次依依缠着他要去超市,或到公园玩,他都这么回她:“依依,爸爸正忙着呢,还是改天再说吧。”
故事看完后就知道,在这个家庭里来源于父亲的陪伴太少了,于是孩子在生长的过程中十分渴望父亲给予的力量。“改天再说吧”,多么日常的生活话语,是孩子很多次敏锐地体察过那样的“时刻”,一旦经她的口说出,便一下子洞穿了存在于成人社会中的话语习惯,多么俏皮、多么智慧、多么透明、多么温暖。
这简短的五个字犹如警钟,具有独特的生命感受力,让每一个阅读者和教育者读到这个词便想到了教育性,甚至于以后碰到这句话就感觉和以前不同了。无法过度阐释,它本身就带有很大的信息量,由它所传达的观念更是丰富无穷。好的教育故事可以扩展我们的生命体验,直至明晓“故事照亮未来”的意义,产生“一厘米之变”。
其实上面这个故事还有后续,当然是坏的范本。无论如何,这些“活的范本”都在各自生活的角落里日复一日地发生着,有的让世界有了光,有的却发酵成“生命的毒瘤”。
朱老师的书确证了这些“活的范本”的价值所在,也提醒我教育领域内外可书写、能反省的地方有许多,更要战战兢兢站讲台。为何我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忽略了这些细节,让“一厘米之变”失去了更多的可能?也许是缺乏经验,也许是想象力不够,也许是创造的激情消失了,也许是禁锢在旧有的教育观念里,也许根本不知道“儿童是成人之师”,反而好为人师……有了这么多的也许,那么更有可能的是,远离了有思考的教学生活。
思考来源于阅读,除了读书,更要读他人、读自然、读社会、读一切可读之人与物。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人是目的,人便是要回到人本身。看似是教育者的我,必須同时成为被教育者。边读边思,边思边行,如此人有了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要成为读书人,走出一个“大写的人”。在阅读的时光里,自己教育自己。当我们明白自己还“只是孩子”时,才真正懂得怀抱初心,才可能搭乘上属于自己的“时光列车”。
常有人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知道,读不易行更难。从序言中得知的关于朱老师的一则小故事,颇有禅意。朱老师原定采访北大的郑也夫先生,由于郑老师上了一下午的课,太累,他便取消了原来的采访计划,改为品茗闲聊。故事虽短,却让后面他对于细节的观照更为鲜活。可见他对于“细节”,不仅仅是写下来,还一直是这样做的,是为“生活在真实中”,向细节更细处漫溯。
不知道如此这般与一本书对话,是否能识见教育在细节中的魅力?是否能见证书和人在细节里的美好?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明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