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监测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探讨
2018-05-14闫海童
闫海童
[摘要] 卫生监测指的是针对发生于人群的疾病数据实行连续、系统、有计划的收集与整理,并在该基础上分析此类疾病引发因素及各类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等,之后将监测数据及时反馈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以此为参照调整、制定、评价这类疾病防控策略及措施的一种手段。传染病为各种病原体通过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进行传播的一种疾病,其具有流行性与传染性,部分具有季节性与地方性。传染病的传播需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这3个基本的环节,各地政府卫生部门应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公共卫生监测的应用,可有助于全面分析各类传染病发展、变化情况,从而为卫生部门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参考依据,进而有效增强疾病控制力度。该研究自公共卫生监测实施的目的出发,论述公共卫生监测应用于传染病防治中的具体策略,从而有效控制疾病传染。
[关键词] 传染病;公共卫生监测;防治
[中图分类号] R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6(a)-0152-02
[Abstract] Hygienic monitoring refers to the continuous, systematic, and planned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disease data that occurs in the population, and on this basis, analyze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factors that trigger such diseases and variou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n monitors them. The data is fed back to the CDC in a timely manner, which is used as a means to adjust, formulate, and evaluate such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Infectious disease is a disease in which various pathogens spread through humans and animals, and between animals and animals. It is epidemic and infectious, and some of them are seasonal and local. The spread of infectious diseases needs to have three basic links: the source of infection, the route of transmission, and the vulnerable population. The health departments of local governments should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The application of public health monitoring can help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various type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health departments to formulat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and then effectively strengthen disease control. This study starts from the purpose of monito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public health, and discusses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public health monitoring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so as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spread of disease.
[Key words] Infectious diseases; Public health monitoring; Prevention
公共卫生监测通常是对人类生存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各類传染病危险因素予以监测,该系统一般包含有四种:①将人群视作监测基础;②将医院视作监测基础;③将实验室视作监测基础;④将高危人群视作监测基础[1]。近些年,随着居民健康意识增长,各地政府卫生部门公共卫生处理力度增强,已逐步构建相应公共卫生监测防御网络系统,其中包括各类流行性感冒、疯牛病、登革热等疾病监测。通过及时传递公共卫生监测信息于相关机构与人员,可促进卫生部门及早展开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从而保障居民身体健康及生活安全。该研究探讨传染病防治过程中应用公共卫生监测的目的和策略效果,现作报告如下。
1 公共卫生监测实施目的
1.1 对主要卫生问题明确
为有效实行传染病防治工作,决策者需对卫生监测控制情况进行真正掌握。例如,经监测结核病情况,可知我国结核病发生率自1985年始呈不断升高趋势,从而予以政府部门参考数据,进而科学合理制定卫生计划与目标[2]。另外,通过卫生监测可对艾滋病发病率进行掌握,依据结果可知,政府应加强对该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并实施艾滋病的防治项目。
1.2 对疾病高危人群与危险因素确定
政府部门在进行传染病防治期间,为提高疾病干预效率,制定科学防治策略,需对传染病感染高危人群信息进行收集,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若监测对象存在行为特殊性暴露,则可对危险性因素予以确定;而监测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可有效对高危人群进行明确。例如,艾滋病监测方面,由于对高危人群、危险因素进行了确定,当地监测部门能够通过主动监测,采取预防干预措施,从而能够有效降低HIV感染率。
1.3 指导干预方案制定
在进行公共卫生监测时,若出现传染病异常分布情况,则需对其变化原因进行进一步明确,然后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对传染病的爆发与流行进行控制。例如,1988年上海出现甲型肝炎暴发流行,调查研究发现其原因为居民食用被甲型肝炎病毒HAV污染的毛蚶导致,依据该监测结果,政府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对市场进行管理,禁止贩售毛蚶,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加强监测,隔离治疗,从而有效控制了甲型肝炎疫情[3]。因此,公共卫生监测的实施,能够有效协助政府部门制定传染病防治方案。
1.4 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由于公共卫生监测是持续性、系统性地对疾病进行观察、信息收集,因而可通过传染病变化趋势进行政府部门干预效果评估,且具备直观、可靠性。例如,美国利用麻疹发病率的变化情况评价政府麻疹免疫规划实施的效果。依据公共卫生监测结果可知,自20世纪60年代起麻疹疫苗接种之后,麻疹发病率呈大幅降低趋势,由此可知,麻疹疫苗接种具有良好效果;但自80年代起,麻疹发病率出现上升,表明需对其加强干预[4]。
1.5 防治传染病流行
随着公共卫生监测的应用及发展,其可预测疾病的流行规模,并对今后卫生服务需求进行估计。由于公共卫生监测可对传染病的发展趋势、高危人群、影响因素等进行观察,因而可指导政府部门制定出一系列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有助于抑制传染病源广泛传播,达到抑制疾病发展的目的,保障民众健康及生命安全。近些年,我国将艾滋病作为重点预防传染病,经政府部门指导,现已建立艾滋病的防治体系,可抑制艾滋病的传播,降低发病率。
2 传染病防治过程中公共卫生监测的应用
2.1 结核病监测
针对结核病,主要是经特定方式与途径,于某国家或区域,对该疾病流行趋势及疫情予以监测,从而达到控制疾病发展的目的。此外,还需利用特殊或常规方式进行调查、收集、考核及评价,按照评价结果来制定该传染病防治规划与控制措施等。该疾病监测主要原则为以少窥多、以小窥大,利用部分评估整体,依据监测点中心记录的疫情报告与死亡登记分析疫情,之后编制防治措施效果考评机制[5]。目前,我国结核病调查主要分为2个部分:①疫情监测;该部分主要监测指标为肺结核死亡率、14岁以下结核性脑膜炎发病率、年感染率、活动性肺结核登记率、活动性肺结核新登记率。②防治措施监测;主要指标为转归队列分析、1岁以下婴儿的卡介苗接种率、肺结核发生率、治疗效果。公共卫生监测点工作人员应使用监测报表及患者登记卡,并如实记录、严格核对,每年进行汇总,并在规定日期内上报卫生部门的结核病控制中心。同时,对患者转诊、管理情况进行监测、分析,通过年报资料分析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设备、人员、经费情况。此外,必要时可展开专项调查,主要为分析患者诊疗全过程,然后对患者疾病症状准确诊断。还需对医务人员及公众对结核病的认知情况、态度进行调查,且医务人员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对患者心理、生理状况进行全面了解,然后据此制定相关措施,促进结核病预防控制效果提高。
2.2 流感监测
流感为全球第一个进行监测的疾病,其目的在于使卫生部门对人群免疫水平变化、流感病毒分布、疫情动态等情况进行充分掌握,从而对流感的流行趋势予以预测分析,并对疫苗效果进行准确评价,指导临床筛选疫苗代表株。因为流感病毒循环出现不断变化,具有较高不确定性,加之流感病毒极易出现变异,流行范围易扩大,所以,在进行公共卫生监测时需持续进行标本采集,并鉴定毒株[6]。目前,经监测流行病毒,能够对流行病毒的变化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从而有助于疫苗株的推选,可尽量满足流行病毒疫苗株的筛选需求,且有利于及早发现流行病毒潜在变异的发展。此外,疫苗作为流感预防重要方式之一,因而需持续地对流感情况进行监测,并依据监测结果进行疫苗株更新。同时,病毒耐药性可对抗病毒药物的使用进行指导,且在监测过程中,能够对流感高危人群及相关因素进行确定,从而指导临床针对性用药。流感监测通常包含有:流感哨点监测,可将医院作为现场,监测流感病原学变化及活动强度;流行性感冒的监测系统,将实验室视作为监测基础,对病原体进行监测;在监测的同时,按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进行疫情报告。
3 结论
为保障公众健康,需对传染病的传播与发展进行防治,因此应建立公共卫生监测机制,从而有效了解传染病死因普以及疾病谱中的健康指标构成、变化,有利于对传染病进行全方位认知,提高预防控制效果。公共卫生监测的应用,可促使政府部门明确主要卫生问题、高危人群、相关因素等,从而指导传染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此外,公共衛生监测可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估,因而可预防各类传染病的流行,防治各类公害病传播,促进居民生活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 蒋俊莉.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定位与干预[J].人力资源管理,2017,11(9):335-336.
[2] 赵永谦,马文军.基于互联网信息的公共卫生监测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7,38(2):272-276.
[3] 严霞.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的思考[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5,5(4):389-391.
[4] 赵晓忠.新形势下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及预防控制措施[J].医疗装备,2016,29(21):96-97.
[5] 计彦华.学校传染病防治运行机制及监督管理对策探讨[J].河北医学,2015,17(10):1753-1755.
[6] 庄宿翠.公共卫生监测对传染病控制的影响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7,26(14):41.
(收稿日期:2018-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