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维护策略

2018-05-14闫亚琼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维护

闫亚琼

[摘要] 临床护士是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事业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通过对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提出维护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的策略,以改善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提高具有指导意义,对实现全民健康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建设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临床护士;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维护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4(c)-0194-03

人的生与死都与护士有关,护士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她们承担着保护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健康的使命。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临床护士工作在一线,直接为大众提供健康服务,没有健康的护士群体,何以提供高质的健康服务,而他们的心理健康是确保正常工作的基础,心理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提供健康服务的质量。因此维护临床护士的心理健康成为护理管理者、教育者以及广大护士共同致力解决的课题。近年来,国内很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论都表明护士心理健康问题较突出,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1]。该文将临床护士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维护策略进行梳理简述,以便为更好地改善和促进临床护士心理健康提供指导。

1 临床护士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职业紧张是由工作或与工作有关因素所引起的紧张,即当工作要求超过了劳动者的应变能力时,个体特征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发生的紧张[2]。职业紧张是护士的一种职业危害,在130种压力较大的职业中,护士职业名列榜首,已有研究表明,职业紧张已成为影响护士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护士亦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3]。引起护士出现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1 社会及组织管理因素

2008年实施的《护士条例》对医疗卫生机構护理人力配置作了相关要求,但大部分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因为种种原因,特别是有些基层医院医疗业务发展不均衡、不稳定,并未能按编制的规定配置护理人员,导致临床护士工作负荷增加。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人都有受到公平对待的要求[4]。而有的基层医院部分护士轻易脱离临床一线从事非临床护理工作;医护技绩效分配不公;临床护士职称晋升及继续深造的机会较少等因素给临床护士队伍的建设带来严重影响,护士为患者付出的辛勤劳动及贡献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承认,这些因素会降低护士的职业价值感,从而产生内心的不公平感,由于众多心理不平衡,消极心理和抱怨情绪无时不有。

1.2 护理工作的责任性及不确定性因素

护士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承担着重大责任,其职业性质决定了护士的工作责任大、风险性高、不确定因素多[5]。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疾病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及医学技术的局限性,使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6]。因此临床护士工作期间必须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要有准确的记忆力和敏锐的观察力,以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患者及自身安全。睡眠是一项重要的生理活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夜班护士却因为频繁倒班而导致生理周期的紊乱,同时单独值夜班,将面对许多患者、加之夜间患者病情变化具有不可预料性,这些应激源的刺激,易使护士产生焦虑和紧张情绪[7]。由于护士工作性质决定不得不长期处于这种高度紧张状态,故出现职业紧张的现象在所难免。

1.3 工作环境因素

临床护士每天面对各种不同情况的患者,置身于充满病痛的环境[3],时刻感受患者及家属的痛苦与绝望。尤其是急诊科、ICU、肿瘤科的护士,长期面对各种负性情绪,自身的心理难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另外临床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每天均会面临各种职业暴露,因职业性接触稍不小心就会发生各种锐器伤及处理污染伤口及分泌物时被感染的危险。还有基层医院专科治疗不规范,大内科病房收治各种疾病包括传染性疾病的现象较为突出,尤其是肺结核患者的收治问题得不到更好解决,以致基层医院临床护理人员患肺结核的比例较高。近年来虽然各医院对血液性感染的职业暴露,如HIV、乙肝等都进行了登记、上报及处理,由于存在潜在传染性,基层医院各种防护措施欠完善,临床护士面对职业暴露的无形伤害仍会高度紧张甚至产生恐惧心理。

1.4 人际关系因素

临床护士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主要包括护患关系、护士与患者家属关系、护护关系、护士与其他医务人员关系等[8],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护士需要与患者、家属、团队成员密切接触,护士是连接各种复杂人际关系的纽带,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对护士的沟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现实工作中,每个患者及家属都认为自己应该得到护士最需、最急、最优的护理照顾,而护士往往在工作期间要为许多患者服务,无法及时满足每位患者的每项护理需求,以致护患冲突时有发生,近年来报道的恶意伤护事件也屡见不鲜。另外护士也是有情绪的个体,而特定的工作对象要求她们在工作期间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医院管理者在处理护患冲突时总是将错误的承担者留给护士,护士长期压抑的心理如果得不到释放和调整,心理健康状况会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产生职业倦怠感。

1.5 个人能力因素

新时期的护士要跟上护理学科不断发展的步伐及护理模式的变革,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心理素质。即不但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注意力、准确的记忆力、独立思维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情绪调节与自控力、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9]。但现实的是,很多年轻护士并不是因为热爱护理才从事护理,尤其是基层医院的护士,本身基础较差、学历偏低,大多数仅为了就业而工作,不会因为从事了护理就自觉主动地去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学习主动性差、应付性偏盛。而基层的患者对健康的需求、医院对护理质量的要求却并不会因此而降低,加之基层医院分科不细、专科性质不强,对护士的专业知识要求更全面。部分护士会因为各种严厉的考核、工作中容不得半点闪失而产生本领恐慌,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工作价值和意义。心理知识欠缺,对于应激的来源、发生过程、影响、后果等缺乏系统的认识,不会或不能很好地应用心理学知识,科学地进行自我调节,面对职业应激措手不及,造成心理疲惫[10]。

2 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维护对策

2.1 加强支持系统的构建

社会、医院及家庭支持不但能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而且对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3]。

2.1.1 加强社会组织的支持 要提高全社会对护士群体的认同、理解、尊重,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提供公平的、体现价值的待遇,以各种形式加大对优秀护士进行报道与宣传力度,这些对缓解护士的职业应激,促进护士心理健康,促进护理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2 提高医院管理层的认识与支持 临床护士工作于一线为患者服务,对于职业上的问题医院各职能部门与护士的工作活动直接相关,因此在支持上最具影响力。医院管理者要认识到其重要性,推行人性化管理,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应严格落实《护士条例》,按要求配备人力资源,保证护士的工作负荷与护士能力及组织资源一致,保障足够的护士、合理的工作负荷,足够的物质供应和设备,良好的工作环境,以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11]。提供人文关怀,创造和谐工作氛围,为护士营造良好的轻松的工作环境,以提高工作效率。待遇上多给予护士相应的支持和鼓励,以各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她们的技能,提供相应的信息以减少对职业发展情景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压力。

2.1.3 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获得家人支持 家庭对于护士心理健康的支持是不可忽视的,关于护士心理健康的研究发现,离异或丧偶者SCL-90因子得分明显高于未婚及已婚者[3]。因而,保持护士家庭和谐是使之获得稳定的支持、降低应激、促进健康的途径之一。

2.1.4 设置并完善必要的心理辅导机构和场所 应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室,设置供护士消除身心紧张的放松场所,让护士有机会宣泄情绪、交流情感、体会经验。有应激症状明显的护士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对每位护士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进行定期的评估、咨询,以保证群体的职业应激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

2.1.5 加强护士职业素质培养,强化群体认知能力 强化护士职业意识和知识技能教育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塑造良好职业形象和职业心态[12]。用多种形式教育引导护士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培养她们经受挫折的能力及不怕困难、乐观向上、自信的情绪。对在职护士要定期进行各种能力及心理水平评估,区分症状明显的人员并及早进行辅导,降低职业应激程度,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2 强化护士自我塑造,提高自我调适能力

护士要保持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人际和谐、行为合理、人格完善、适应环境,这些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调适[13]。

2.2.1 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 良好的身体健康是管理生活中应激及职业倦怠的基础和保障,护士可以参加常规的运动,如瑜珈、慢跑、跳舞、各种球类及太极拳等;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恰当的营养摄入能提高个体应对应激的能力;合理排班、自我约束以保证护士充足的睡眠,方可以充足的定力解决问题、处理应激,从而促进心理健康。

2.2.2 加强学习 护士应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及职业技能,以降低本领恐慌带来的应激。重建对应激的认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技能。护士应培养自己良好应对情绪的能力,做到遇愉快之事不要忘乎所以,遇紧急之事能处乱不惊,遇悲伤之事不表现失常,遇到愤怒之事不勃然大怒;护士应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学会分散注意力,以缓解不良的应激反应。重建对应激的认知,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兴趣,增强护士角色适应,减少因目标和期待过高而不能实现时带来的应激。护士应努力学习各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些护士常常时间管理混乱,不能有效利用时间,常感时间紧张、工作忙乱。护士应努力、主动建立和维持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属、朋友、同事、社会组织和团体等,拥有更多的选择和资源以缓解应激;主动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将不良应激反应带来的伤害减小到最小范围和最低程度。

2.2.3 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著名的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曾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的[14]。”护士的工作离不开与人打交道,如果处理不好与合作同伴及服务对象的关系,必然会阻碍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增加自身的应激程度,心理压力也就随之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缓解应激的有效途径,护士在工作生活中应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人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自我调解,掌握心情放松技巧。护士心理健康是发展人类健康事业、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先决条件,尤其是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维护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显得更为紧迫。必须从加强社会支持和提升个人素质、从强化科学管理和提供心理培训等多层面多角度入手,帮助护理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投身于健康中国的建设,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莹,杨秋月,刘聪颖.护士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调查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0(1):17-19.

[2] 周旭,肖元梅.职业紧张与职业人群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5):79-80.

[3] 杨艳杰.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46-255.

[4] 胡艳霞.浅谈ICU护士的心理压力问题[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0):208.

[5] 张绍兰.护士工作压力的自我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2010,26(3):74-75.

[6] 鲁才红,胡德英,曾莉,等.大型综合医院对临床护士实施心理健康管理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5(10):81-82.

[7] 王立贤.分析当代护士工作中存在的压力[J].中外健康文摘,2012(44):35-36.

[8] 刘秀珍,张丽静.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0):28.

[9] 余皓.从护士自身浅谈如何提高护士心理素质适应护理模式转变[J].中外妇儿健康,2011(9):315.

[10] 孟丹.临床护士存在的心理压力问题及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1):154-155.

[11] 陈建新.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在优质护理试点病房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9):39.

[12] 李卫.护士职业心理健康和职业生活质量的研究[J].医学信息,2015(19):285.

[13] 田景丽.浅谈护士的心理压力与调适[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4):47.

[14] 高楊洋,薛苗,周玉来,等.浅谈护士如何处理好工作中的人际关系[J].中国民康医学,2016(4):100-101.

(收稿日期:2018-01-22)

猜你喜欢

维护
数据库安全技术与管理讨论
简析火电厂锅炉阀门检修及维护
发射台中央控制系统典型故障分析及维护
1938年法入侵西沙 日军积极“维护”中国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