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分析
2018-05-14张燕春段玉花
张燕春 段玉花
[摘要] 目的 探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自2017年1月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开始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随机抽取实施前(2016年1—12月)和实施后(2017年1—12月)各10 000袋配置药物,对实施前和实施后由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液所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和对比,研究对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效果。结果 实施后由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液所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生率(0.02%)相比实施前(0.20%)明显更低(P<0.05)。结论 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干预十分可行,可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对保证患者安全用药具有较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院感染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7(a)-0086-02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use of intravenous drug delivery centers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and provide clinical guidance. Methods Since January 2017, the hospital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center began to strengthen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randomly selected 10,000 bags of each before implementation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6)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7),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caused by intravenous drug administration centers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were compared, and the effect of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was studi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fter implementation,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0.02%) caused by the intravenous drug administration center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0.20%)(P<0.05). Conclusion It is feasible to strengthen the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for the intravenous drug deployment center,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and have a more positive impact on ensuring the safe use of drugs by patients.
[Key words]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center; Management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Effect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主要是指在药学监护下集中配制、混合、检查、分发静脉药物的管理模式[1],亦是确保临床提供安全、有效静脉治疗药物服务的场所,所以,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加强感染管理十分必要[2-3]。该院自2017年1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开始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以探究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7年1月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开始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随机抽取实施前(2016年1—12月)和实施后(2017年1—12月)各10 000袋配置药物。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现有药师18名,护师22名,其中研究生1名,本科生39名。
1.2 方法
自2017年1月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开始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具体干预措施为:①组建质量控制小组:相关科室的负责人应专门组建质量控制小组,选出1名组长及1名副组长,告知组员质量把控的内容,如对成品输液袋是否存在渗漏、沉淀、变色、异物等现象进行仔细审查,定期对细菌进行培养,检查消毒工作是否落实到位。②健全管理制度:为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关管理部门应结合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及醫院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并制定相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③加强培训:科室负责人应结合科室工作人员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培训,重点对静脉用药调配的流程、技术操作进行培训,向其强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的重要性及意义,培训结束后,对工作人员实施考核,只有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岗,对于未合格者,应重新对其实施培训。④严格执行各项操作及制度:工作人员在配药期间应注意严格按照各项要求及流程进行操作,尤其是严格遵守无菌要求,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在配药时应穿戴防护服,并每周对防护服实施清洗消毒,一般情况下,非本科室人员禁止进入配置室,在出入洁净区时,应严格遵照洁净区的规定及要求进行更衣。同时,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在进入配药间前,应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手卫生干预。⑤加强审查:复核人员应对药品标识、包装及输液浓度、剂量等进行严格检查,对于包装不完整、药品输液标识不清晰的药品,应重新联系相关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处理,确保配置输液质量安全。⑥加强监测:相关监测人员应每天对洁净室内的温度、湿度、压力等指标进行监测和纪录,并每月对洁净室内的空气、消毒液、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细菌采样监测,结合监测结果制定对应的干预方案。⑦控制微粒污染:为保证输液质量,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按照正确操作消毒玻璃安瓿,合理配置药物,尽量减少微粒污染。
1.3 评估指标
对实施前和实施后由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液所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和对比,研究对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效果。
1.4 统计方法
选择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n(%)]选择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后由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液所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生率(0.02%)相比实施前(0.20%)明显更低(P<0.05),如表1。
3 讨论
随着当今经济的飞速发展,医院的规模亦日益扩大,为满足临床需求,大部分医院常会设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但有研究调查显示[4-6],大部分医院却未深刻意识到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质量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未及时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进行感染预防与控制干预,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用药污染现象,最终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对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十分不利。
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自2017年1月开始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主要是指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组建质量控制小组、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工作人员培训、严格执行各项操作及制度、加强审查、加强监测以及控制微粒污染等管理工作,通过研究发现,经管理干预后,工作人员可有效意识到管理前工作中的不良现象及其带来的危害,从而自主按照相关要求及流程进行操作,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例如经管理干预后,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得到显著改善,可自觉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手卫生清洁。因此,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干预切实有效。
此次研究数据显示,实施后由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液所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生率(0.02%)相比实施前(0.20%)明显更低,这提示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干预十分可行,可有效减少感染风险,出现该现象主要是由于加强管理干预后,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较管理前明显改善,更能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及流程进行相关操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差错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干预十分可行,可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对保证患者安全用药具有较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彭淑辉,卢丽萍.PDCA循环应用于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感染管理中的意义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 2(13):164,166.
[2] 张国兵,赵红英,沈晓飞,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与模式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2):2837-2840.
[3] 方钰.强化管理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院感染预防效果的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6):183-184.
[4] 李静,费小凡,张培,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院感染管控措施研究[J].中国药业,2017,26(16):90-92.
[5] 王雅蘋,苏素红,戈霓云,等.集束化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预防医院感染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6,33(4):64-66,68.
[6] 李南,刘欢.PDCA循环模式在静配中心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7,7(6):99-101,150.
(收稿日期:2018-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