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2018-05-14钱小莉郁娴
钱小莉 郁娴
[摘要] 目的 分析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该科室2017年3月—2018年3月实习护生5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摸球法分为观察组25名,采用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对照组25名予以案例教学法。对比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和教学效果综合反馈。结果 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和实际操作考核知识和对照组比明显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带教满意度、学习兴趣、知识巩固程度、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合作精神、自学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可提升學生学习兴趣,和综合护理能力,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微课;骨科;案例教学;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9(c)-0138-03
骨科为医院重要科室,每年都会接受大量护生,但在带教中却发现各种问题,护生的实际操作和综合能力有待提升。微课主要为微型视频类课程,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某一主题知识点进行的全部教学活动。此种教学方式可将某些知识点进行切割,重点和难点转化为简短的视频,配合辅助性教学资源,方便学生选择性差异化学习。微课同时也包括微习题、微课件、微教案等多种内容[1]。临床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员忙于护理和带教、创新、科研等多种工作,因此带教时并不可能做到全面化,知识点会存在疏漏。在传统案例教学中也难免会出现流于表面的问题,为提升带教质量,选取该科室2017年3月—2018年3月实习护生50名为研究对象,分析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科室实习护生50名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5名,男5名,女20名,年龄19~24岁,平均(22.74±1.12)岁,专科生15名,本科生10名;观察组25名,男4名,女21名,年龄19~25岁,平均(22.94±1.42)岁,专科生14名,本科生11名。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两组护生均由总带教教师介绍病房环境,同时学习医院和科室的规章制度,主要学习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以及常规护理方式。依据实习教学大纲安排进行每周的学习,将所有实习护生分别交给各自带教教师,进行带教。对照组护士采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中可以案例为导向,由护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教师对护生提出的处理方案进行点评,同时为学生示范正确的方式。选取某特殊场景进行模拟,由学生扮演各个角色进行实践。所有患者的问题由带教教师依据多年工作经验模拟提出。教师对处理不得当的及时进行点评和引导。所有同学可轮流进行角色体验,感受不同角色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观察组护生采用案例教学和微课教学相比结合的方式。教学准备,微课在传统带教中并未使用,因此各种视频教材都需要自己制作。在骨科成立带教小组,由总带教教师担任组长,各带教师为成员。由组长为各带教教师讲解微课制作流程,确保所有教师都可以掌握好微课制作方式。在制作微课时,带教教师和小组成员共同制作,主要为微视频和PPT,由工作时间在3年之上,临床带教经验丰富的组员和组长工作审阅。所有微课要保证有充足的资料支持,同时要包含科室内的重要案例讲解,微课时间控制在5~8 min。录制时确保授课教师思路清晰,表达流畅。微视频主要包括:腰围和颈托的正确佩戴方式;正确使用弹力袜;踝泵运动、护理操作演示;PPT主要为护生讲解科室内常见疾病和治疗护理方式,主要疾病为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股骨骨折等。同时指导学生治疗常见并发症,例如深静脉血栓、脑脊液漏。学习常见应急方案,例如脱管应激处理、坠床应急处理;学习重症患者的护理方式,例如截瘫和颈髓损伤;人文关怀中主要学习如何跟患者进行沟通构建教学交流平台,骨科微信交流群,将制作好的视频上传,供学生学习讨论。对有疑问的可直接和教师进行交流也可以和其他护生进行讨论。同时观察组护生也进行案例教学。
1.3 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对所有护生进行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理论考试主要为闭卷考试,内容主要包含骨科专业知识、情景案例知识。同时由实习带教教师依据平时能力水平进行日常表现打分[2]。发放自制问卷调查表,主要分析护生的带教方式的满意度、学习兴趣、自学能力、知识巩固、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等多个角度。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将50名实习护生的研究数据均输入至SPSS 24.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学生综合能力指标采用[n(%)]的形式表示,差异比较用χ2检验;考核成绩采用(x±s)的形式表示,差异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护生考核成绩
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和实际操作考核知识和对照组比明显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护生教学效果指标
观察组护生带教满意度、学习兴趣、知识巩固程度、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合作精神、自学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骨科案例教学中多采用典型病例,在教师指导下,依据教学要求利用案例引导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习,同时对教材和案例中的知识进行充分讨论[3]。由教师对学生探讨的案例进行分析评价,点评方案优缺点,同时由教师再次进行示范教学。但现阶段临床护理工作量巨大,护生人数较多,因此没有带教教师也会出现知识盲区。带教过程中更多的侧重于自己的工作范围之内,因此要采用更为个性化和系统化的带教方式[4]。
采用微课进行教学可提升学习兴趣,同时帮助护生发现自身学习动力。微课学习中可针对基本知识点进行完整讲解,视频可完整地将知识点进行全方位论述。同时由于在视频上进行教学,因此学习时间更为随意,这种方式可保证护生进行自我安排。同时保证学习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大胆鼓励护生主动发问,积极思考。微课自身的特点为时间短,因此要求护生在短时间之内要学习重要知识点[5]。此种方式可提升学生注意力,同时也可对自己听不懂的部分进行重复播放学习,巩固学习到的知识。护理工作更多的是实际操作,因此不仅要拥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重视实践能力的提升。微课知识可拓展护生的实习范围,可接触到实习时自己没有遇到的案例,因此实际能力可更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在各种教学方式中都要角色体验,这种方式可提升护生参与感[6]。同时由于体验过各种角色因此护理时考虑问题更为全面,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微课教学中所有内容均由组长和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制作,同时要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合理性,制作过程中使得参与制作的教师自身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带教教师也可以看到视频,此种方式可保证带教教师也得到启发。视频教学中更多的是典型、真实案例,此种内容可以和带教教师已有的知识进行结合,最终形成新的思维能力。同时带教过程中自己的教学方式也会受到影响,带教风格和技能等都会得到提升[7]。此种带教方式更为重视护生和带教教师之间的感情投入,在宽松愉快的氛围内护生可全身心投入学习,边学习边思考[8]。也可以和带教教师进行互动,无形中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关系,提升师生情感。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和实际操作考核知识和对照组比明显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护生的综合综合知识有显著提升。观察组护生带教满意度、学习兴趣、知识巩固程度、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合作精神、自学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课结合案例教学不仅可提护生升综合能力,同时思维能力和配合能力等各种潜在能力都得到显著提升。
综合所述,采用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可提升护生综合能力和带教满意度、学习兴趣、知识巩固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等各观察指标,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谢圆,范东英,潘蓉.PCMC教学模式结合案例分析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分析[J].内科,2016,11(5):787-789.
[2] 刘仁芳.循证护理结合案例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52(1):105-106.
[3] 张爱莲.PBL结合以案例为中心双轨式教学方法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4):25-27.
[4] 陆彩霞,顾宏梅,沈美云.案例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产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6,42(9):1095-1096.
[5] 筱梅.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与体会[J].饮食保健,2015,2(11):11-12.
[6] 徐伟娥,崔晓燕.案例分析法在老年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016,14(9):960-962.
[7] 李琴.妇科临床护理带教中案例教学的临床价值分析[J].全科护理,2015,13(30):3087-3088.
[8] 杨瑾.问题式学习法在骨科临床路径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分析[J].心理医生,2015,21(19):221-222.
(收稿日期:2018-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