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护理人才整体胜任力的标准框架模型效果研究

2018-05-14惠驿晴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27期
关键词:护理教育

惠驿晴

[摘要] 为了使我国护理教育能够与国际的医学教育模式相接轨,在我国的护理教育中运用现代化的护理教育理论,在对构建护理人才整体胜任力的标准框架模型的效果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与相关的实践与研究基础相结合,构建“网络化”护理人才培养的整体胜任力标准的框架模型,对内容体系进行有效分析并提出建议,旨在为有效构建我国护理教育高标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护理;教育;人才整体胜任力;框架模型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9(c)-0132-02

随着全球医疗卫生的发展,以及医学教育相关标准的出台,人们开始逐渐将视野转向以我国基本国情为基础的护理教育标准体系中。以欧美为主的西方国家,通常以胜任力标准作为对教育标准进行衡量的一种主要形式,在提高护理教育质量,引导护理教育改革,改进护理教育体系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效果,为人才整体胜任力的标准框架模型的构建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并提供了大量的实用案例[1]。该研究综合国内外有关于医学教育标准的研究内容,以现代化教育标准理论以及整体护理模式为指导,对护理人才胜任力的标准框架模型进行初步的构建,期望通过该文的研究,为构建护理人才整日胜任力的标准框架模型效果的相关研究问题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1 构建整体胜任力标准框架模型的理论基础

1.1 整体胜任力的结构理论

胜任力一词来源于英文的“competency”,常被译为中文的“能力”。在教育领域当中,专业胜任力即为“能力”,这种能力不同于心理学中所提到的”潜能“,与哲学以及社会学所提出的“一般能力”以及普通高等教育中认知以及智力的概念均不相同,在整体胜任力中,护理人员应具备可以适应岗位的需求与发展的能力与特质[2]。从护理教育的全面要求出发,并以功能分析法为依据,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应负荷专业知识、技能、态度与能力等多项胜任力的标准。

胜任力又可以称作是普遍适应能力,是在职业与工作中实现总体目标过程不可或缺的一种可迁移的能力,可迁移性是指在获得该种能力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促进其他能力的发展;工具性则是指该种能力与工作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非单纯的学术性[1]。一旦职业发生某种变更,亦或是劳动组织出现了某种变化,那么这时,劳动者所具备的能力依然具有作用,且劳动者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对于职业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予以掌握[3]。在对不同职业进行教育与培养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条件与需求,可以分别从不同的层面选择出重点内容,且从学科的发展角度而言,其胜任力则分别包括了语言沟通能力、思维判断能力、信息掌握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等。

1.2 护理程序与整体护理理论

整体护理作为现代护理学的指导理念,是将护理对象作为中心内容,并且将其视作是生物-心理-社会等诸多因素共同构造而成的具有开放性特点的有机整体,通过科学运用护理程序,对所护理对象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状态,从而做出综合的判断,有针对性制定护理计划,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予以实施,最终对临床护理效果加以综合且全面的评价,从而解决与护理对象相关的健康问题,以促进健康以及帮助康复为总体目标。21世纪,在护理人才的培养方面,以具备高素质,整体胜任力的综合型人才作为培养的标准。

2 护理人才培养社整体胜任力标准框架模型的构建与建议

2.1 整体胜任力标准框架模型的构建

参考大量文献,在研究基础上进行护理人才的培养以及整体胜任力标准的划分。如果需要对护理专业所需要具备的各类知识与技能进行整合,那么就需要围绕这一个整体,对护理专业所面临的工作性质等问题进行详细阐述。而上述所需各类知识与技能如果进行顺序排列,则知识作为胜任力的基础,需将其设置于最内层,核心胜任力排在其次,与护理工作具有最密切关联的基本胜任力,则理所应当地位于最表层结构中。

2.2 护理人才培养整体胜任力标准体系的分析与建议

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并对目前已有的相关人才培养整体胜任力标准体系的内容进一步收集并进行统一整理,进而采取相关研究措施并予以分析,从而对构建护理人才整体胜任力的标准框架模型效果研究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并且提出如下建议。

2.2.1 科学基础模块 科学基础模块,实际上是同护理学有关联的一些知识内容,或是其他于护理学有关学科中包含的基础知识,其共同点是能够为护理事业的总体发展提供依据,并促進自然科学知识的不断进步;其中包含了基础医学知识、预防医学知识、临床医学知识、康复医学知识、人文社会学知识、护理伦理学知识、护理专业知识,常见于多发疾病的观察与判断知识;祖国传统医学知识等。

2.2.2 专业胜任力模块 在专业胜任力模块部分,主要包含的内容为:①语言沟通:在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语言沟通的相关技巧,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②思维判断能力:具备运用思维对问题进行初步的判断的能力,从而确保各种专业实践的安全性与有效性。③信息掌握力:以信息资源系统为基础标准,进行知识以及信息的获取,从而将获取得到的有关信息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应用于护理实践之中。④终身学习力:通过专业胜任力模块的设置,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更加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加强自主学习力,不断发展自身能力,对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护理的相关需求予以适应。

2.2.3 基本胜任力模块 基本胜任力模块包含4个主要部分的内容,分别为:①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能:在进行护理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各项基本护理操作技能,在临床工作中,对于常见的护理操作能够十分熟练地掌握,对于常规急救技术方法可以比较熟练地掌握,并且能够灵活地运用各项监护与监控仪器,基本掌握传统医学中的一些诸如拔罐、刮痧等护理操作方法。②管理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对于各项临床事宜可以进行常规的管理,在应对紧急情况时,可以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与妥善管理的措施,与同科室的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关系,在工作中可以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更好地帮助患者,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服务。③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对于所从事的专业要发自内心的表示热爱,能够热衷于护理事业,并遵守职业相关道德规范,在维护自身安全与患者利益的同时,充分尊重患者的权利,理解并尊重不同患者的信仰与文化追求,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循证护理理念。④专业成长与职业规划:具有长远的目光看待专业的成长与发展,对于个人的职业生涯具有妥善的规划与长远的目标,时刻保持对职业的崇高标准与高尚理念,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重视专业与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向公众传播护理知识与健康理念的意识。

2.2.4 护理程序模块 在实际的护理工作当中,要正确认识各程序模块之间的关系,妥善应用各类不同的护理措施与方法,有针对性地根据患者不同的需求,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程序,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思想,将整体护理为理念,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并将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措施与护理评价等一系列护理流程进行准确定位和评估,从而逐步实现护理的总体目标,构建出更为优质的护理人才整体胜任力的标准框架模型。

3 讨论

1998年,美国护理学院学会(简称为AACN),对于护理本科教育相关内容与标准予以修订,对护理相关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人才整体胜任力框架标准的建立美国的护理学院学会(简称AACN),进行护理本科教育相关标准的修订,逐步确定了胜任力中应当包含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于交流能力、评估能力于技术操作能力[4]。2004年,在英国的护士以及助产士协会(简称NMC),对注册前的护理教育相关标准进行了统一的修订,并且从4个方面分别对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所应具备的胜任力进行界定与阐述。2005年,澳大利亚的护士以及助产士委员会也对注册护士胜任力标准方面内容进行了再修订[5]。

为了能够将护理人才整体胜任力的核心内容更加直观且形象地表述出来,并且将其有效应用于护理教育与实践内容的指导方面,就需要设定统一的标准,并且将标准模型化,从而对教育教学起到“指南针”般的重要作用[6]。

为了进一步对国外护理教育标准予以了解,从而判断其在中国护理文化教育中的适应性以及适用程度,该研究在前期筛选了具有代表性标准进行研究。例如美国的AACN标准,英国的NMC标准等都涵盖其中,并展开了与护理人才胜任力标准相关的调查,結果显示:“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以及“专业价值观”等具有胜任力指标的条目,对于中国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而这一结论,对于本研究所提出的“网络化”框架模型的构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依据。

[参考文献]

[1] 赵戎蓉,吴瑛.护理核心胜任力本位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47-249.

[2] Anonymous.Innocation in nursing education:A call to reform[J].Nursing Education Perspectives,2014,25(1):47.

[3] 曹梅娟,姜安丽.国际高等护理教育评估的发展与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2016,6(9):22-25.

[4] 徐建鸣.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研究与进展[J].上海护理,2015, 5(2):50-52.

[5] 姜安丽,朱玲玲.护理本科模块型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43(6):534-535.

[6] Foss GF,Janken JK,Langford DR,et al.Using professional specialty compelencies to guide course development[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2014,43(8):368-375.

(收稿日期:2018-06-26)

猜你喜欢

护理教育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教育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