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基层卫生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2018-05-14陈智仲
陈智仲
[摘要] 该文介绍了一种有效刺激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PBL教学法,在分析该教学法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运用调查法对PBL教学法在基层卫生人才培养中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最后结合研究结果,对PBL教学法在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应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希望该文的论述能够切实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提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PBL教学法;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应用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9(c)-0114-02
在素质教育及课程改革的推动之下,我国学校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思维方式转变了,教学手段创新了,学生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更好的体现,这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创造了良好的局面。对于目前我国的卫生人才培养而言,这种教育理念上的更新对于提升教学水平,增加人才培养的投入产出比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在我国广大的基层地区,卫生人才培养的创新性研究尚且出于起步阶段,改革进程比较保守,使得很多教学成果都不明显[1]。为此,笔者结果多年的从业经验,提出了一种最新的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方法—PBL教学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灵感。
1 PBL教学法的内涵及特点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也称作问题式学习),它最早出现于美国的医学教育,强调在教学过程当中采用问题导向,并以学生为中心,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能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主动地、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在这种热烈的讨论中进一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最终学习成果的取得。
对于学生而言,PBL教学法要求学生们带着问题去独立查阅文献、准备资料,从而能够得出自我的学习结论用于课堂的讨论。在课程开展过程当中,学生们在公开的环境中展开讨论,他们在表达自我意见的同时,也相当于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自由地获取别人的态度和看法来充实自己的观点,大家同心协力促成得出最佳结论[2]。因此,PBL教学法有效地突破了学生们学习中的私密性,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成果的共享属性。除了针对该课时、本专业学习的对口性之外,PBL教学法的典型特点以及教学意义,在于辅助学生其他能力的取得,从而获得综合素养的快速提升。比如,在課程进行当中,学生逐渐打开自己的心扉,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观念,在缩短学习时间,帮助学习成绩提升的同时,也能够使学生们在材料积累、文献查找的过程当中,获得对现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学生们在小组讨论中除了要表达自我之外,还要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合作学习,这种团队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提升。对于教师而言,PBL教学法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以往专业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并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需求,从而合理地提出问题,针对教学目标,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另外,教师要提升和创新自己的课堂组织能力,要在克服以往“填鸭式”教学死板的课堂环境的同时,掌握课程开展的进度、方向和节奏,防止学生讨论内容的“跑偏”,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顺利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
PBL教学法是一套设计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它有几个突出的特点(也可视为学习流程),即问题驱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团队协作学习、共享学习成果的取得[3]。PBL教学法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2000年前后在我国取得了突破性的实验和改革,近年来,PBL教学法以其在教学中取得的良好实践效果广受医学教育界的重视,在基层卫生人才培养中推广PBL教学法,成为基层医学教育改革的有益尝试。为此笔者对比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手段,对PBL教学法在基层卫生人才培养中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2 PBL教学法在基层卫生人才培养中的可行性研究
该次可行性研究,采用对比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手段,在某医学院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郊区定向)和护理教学专业(郊区定向)中,分别选取学生50名,其中临床医学专业有男生29名,女生21名,按照综合加权成绩优秀(85~95分)、良好(75~84分)、可(65~74分)分为3组,每组内部随意划分为两个学习小组,即为该次实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教学专业有男生12名,女生38名,同样按照综合加权成绩进行分组,并设实验组和对照组[4]。在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教学专业参加实验的学生当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PBL教学法和普通教学法展开教学活动。该次实验以一个学习周期,即一学期为实验周期,在考察对照组学生期末综合加权成绩对比的基础上,还向参与实验的学生和教师发放了调查问卷。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向教师发放调查问卷10份,收回调查问卷10份,有效回收率100%,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50份,收回调查问卷50份,有效回收率100%;护理教学专业向教师发放调查问卷10份,收回调查问卷10份,有效回收率100%,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50份,收回调查问卷50份,有效回收率100%。
2.1 两个专业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期末成绩分析
2.1.1临床医学专业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期末成绩分析 在一个学期的课程结束之后,对临床医学专业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期末成绩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综合成绩在60分以下的,实验组为0人,对照组为6人;学生成绩在60~70分之间的,实验组共有13人,对照组为27人;学生成绩在71~80分之间的,实验组有21人,对照组为11人;学生成绩在81~90分之间的,实验组有11人,对照组为6人;学生成绩在91~100分之间的,实验组有5人,对照组为0人。
2.1.2护理教学专业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期末成绩分析 对护理教学专业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期末成绩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最终护理成绩被评为优秀的学生人数,实验组为18人,对照组为9人;最终护理成绩被评为良好的学生人数,实验组为27人,对照组为16人;最终护理成绩被评为一般的学生人数,实验组为5人,对照组为20人;最终护理成绩被评为不合格的学生人数,实验组为0人,对照组为5人。
在对期末成绩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在实验之初学生综合能力持平的前提下,采用PBL教学法的实验组学生总体成绩要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对照组学生的总体成绩。
2.2 两个专业调查问卷结果的综合分析
在课程结束之后,我们对不同专业的两组实验对象(教师与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采用PBL教学法的实验组当中,大多数学生及教师对PBL教学法给予了认可的态度(认可比例为83.3%),有13.3%的实验者对于PBL教学法的态度是“说不清楚”,有3.3%的实验者则认为PBL教学法在自身学习中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在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当中,有31.7%的学生及教师对PBL教学法给予了认可的态度,有35%的实验者对于PBL教学法的态度是“说不清楚”,有16.7%的实验者则不认可PBL教学法在学习中的使用。(由于计数方法的不同,各调查项目的比例之和可能大于或者小于100%)
在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和教师对于PBL教学法持肯定态度,特别是对于亲身经历过PBL教学法的实验组师生而言,对于PBL教学法的肯定程度要明显高于未接触过PBL教学法的师生。
3 PBL教學法在基层卫生人才培养中应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分析
通过为期一个学学期的对比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PBL教学法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参与过PBL教学法的师生明显在该教学方法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收获(相较于传统教学法而言),这表明PBL教学法在我国的医疗教育,特别是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当中有着显著的优势。
①部分师生没有摆正对于PBL教学法的态度,尤其是在一部分教师在不重视自身能力与PBL教学法的适应性提高的前提下,很多人都认为PBL教学法的采用是一种课堂时间的浪费,是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在“作祟”;②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PBL教学当中,或者教师不小心又开始滔滔不绝,或者学生聊起天来没完没了,严重偏离了课程方向,这些都影响了PBL教学法实效性的发挥[5]。由此可见,PBL教学法从根本上而言是一种与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但是学生和教师应该深入理解其内涵及特点,真正从自身出发,完成角色的转化,如此才能够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梁启斌.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对乡村医师培养的效果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3):53-54.
[2] 曹小萍,罗艺,陈璐,等.改良PBL教学法 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实证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6):62-63.
[3] 肖静,徐苗苗,彭美娟,等.PBL教学法对医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6):60-61.
[4] 卞龙艳,王群.PBL教学法在高职护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4(29):137-138.
[5] 李晓梅,张春梅,纪智礼.PBL教学法在农村基层卫生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4(7):63-65.
(收稿日期:2018-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