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管理应用于骨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效果评价

2018-05-14王月红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27期
关键词:骨科

王月红

[摘要] 目的 讨论研究对骨科护理实行品管圈管理对促进其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临床意义与效果。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月选择该院骨伤科须接受治疗与护理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每日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品管圈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品管圈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及规章制度落实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 品管圈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还可进一步增强护理人员的凝聚力并提升其使命感与服务意识。

[关键词] 品管圈护理模式;骨科;护理服务质量;临床意义与影响

[中图分类号] R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9(c)-0057-02

品管圈作为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类新模式,通过将同一工作环境或工作能力互补的人员自发组成小团体,根据制定的程序提出、分析并解决各类问题,实现团队共同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与长处,提高工作效率与护理服务质量的目标。该研究为探讨对顾客患者实行品管圈护理模式对持续改善其护理服务质量的意义与影响,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选取100例骨伤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该院骨伤科需接受治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58例,女42例;年龄22~68岁,平均(45.3±23.4)岁。所有患者均意识清晰且无沟通障碍并在知晓该次研究目的的前提下自愿参与。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1~69岁,平均(45.4±23.3)岁。对照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2~68岁,平均(45.2±23.3)岁。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每日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包括疾病与治疗方式宣传教育、饮食管理、完善各项检查并执行换药更换辅料等操作。观察组患者提供品管圈模式护理干预,包括:①经科室协商后由护士自愿参加,护士长作为圈长对整个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并确定详细流程与各项细节。在探讨细节与流程过程中告知每位护理人员需要落实的工作,护士长对每位人员的各项操作护理行为进行监督与指导。②拟定“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程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活动主题[1-3]。之后对目前骨伤科患者特点及治疗护理过程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由护理人员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后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对策。③根据制定的对策全面落实并互相监督,对最终实施结果进行评定后讨论回顾并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④制定各类调查问卷表格,如对患者及家属制定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记录各类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及护理制度落实情况评估表。根据问卷调查及各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目前骨伤科护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4-5]:护理人员与患者缺乏实时、细致的交流与沟通,不能为患者解决对疾病相关知识的困惑,帮助其认识疾病及治疗方法。⑤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应制定与落实解决对策,如改变既往传统的护理观念,定期对护理人员提供专业技能及理论知识的培训讲座;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内心的诉求并尽量帮助满足合理需求[6-8];对各类突发事件制定应急方案并分析记录事件发生的原因,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同时对各项实施方案的资料进行整理记录,形成规范性文件方便实时更新与翻阅。

1.3 疗效观察

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形式护理后护理服务满意程度及护理规章制度落实情况等指标。护理满意程度可根据护理过程中的操作技能、护理质量、护患关系及护理效果进行评定,满意程度与评分成正比。护理相关制度落实情况可根据护士巡房次数、突发事件应急情况、交接班制度、护理文件书写情况等进行评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5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形式护理后护理满意程度比较

品管圈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人员规章制度落实情况比较

观察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落实情况较好(P<0.05),见表2。

3 讨论

相关研究结果指出,临床实践过程中护理质量的高低与护理管理方法存在一定关联,同时还与整体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共同参与存在相关性。品管圈作为一项以人为本的服务方法,通过由下至上,由点到面的管理发挥每一位品管圈人员的技能与才干[9],在创造团结和谐的合作氛围中有序、高效地解决市级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保持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改善与提高。护理质量的提高不仅以护士长为主,更是品管圈所有护理人员积极参与、落实与改进的结果[10]。在确定主题制定方案后,由每位成员提出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充分讨论后制定出落实与纠正的方法。该次研究中发现,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通过对小组内成员进行技能操作与理论知识的培训与指导,更好地帮助其系统、计划的学习了日常工作中所需的各类专业知识[11],更好地掌握了护理所需的各类技巧。同时,通过日常培训还能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把握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帮助其缓解治疗过程中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在实施过程中,各级护理人员均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整体气氛融洽和谐,能够更好地解决护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另外,通过完善各项护理考核与管理制度有助于增强护理人员自身责任感与使命感,更加积极主动地为患者提供服务,护理过程中各级护士合作意识增强,提高整体护理水平与服务质量。研究结果显示,实行品管圈模式的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及各项制度落实情况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较高且护理工作效率更高。

综上所述,品管圈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同时可进一步增强护理人员的凝聚力并提升其使命感,对提高其护理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海燕.品管圈活动在骨科护理服务优化中的应用实践[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6):99-101.

[2] 江丹丹.品管圈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14(24):58-60,5.

[3] 朱胜玲.品管圈在骨科患者基础护理中的应用评价[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23):113-114.

[4] 范文丽,张志峰.品管圈管理在骨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7):112-113.

[5] 赵中禹.品管圈在骨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2):4281.

[6] 桑汩.品管圈在提高骨科患者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4):768.

[7] 许酣春,陆亦芳,许敏.品管圈在骨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8):42-43.

[8] 付桂莲,余桂珍,廖敏芳.品管圈管理用于骨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5,21(32):95-96.

[9] 叶小燕,李林枝.品管圈管理在骨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衛生,2014,30(22):3455-3456.

[10] 张娟.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9):194-196.

[11] 张艳.品管圈在骨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2):84-85.

(收稿日期:2018-06-29)

猜你喜欢

骨科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骨科创伤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研究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骨科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效果研究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骨科疾病知多少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18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