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在中德汽车机电合作项目班的实践与思考
2018-05-14侯晓利
摘 要:为探索形成适应我国国情的汽车机电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经教育部批准,德国四大汽车制造商携手我国高职院校联合启动了“中德汽车机电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合作项目”,利用德国在汽车领域雄厚的技术和经验储备,联合构建符合我国现代汽车维修和维护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内蒙古唯一一所合作的职业院校,在具体的实践和教学过程中,有诸多的经验和注意事项需要进行总结和整理。
关键词:中德汽车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汽车机电
作者简介:侯晓利,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内蒙古规划课题“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研究”(编号:NZJGH201712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0-0097-0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汽车生产和销售的规模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我国汽车市场对高档汽车有着旺盛的需求。高档汽车配备的电子控制单元数平均都要高于50,庞大数量的电控单元会增加车辆故障诊断的难度。当前的汽车市场现状,催生了对高档汽车维护和修理的职业型人才的需求。现代学徒制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主要以学校的教育培养模式为主体,其基本运行模式是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型人才培养,共同承担教育资源和就业风险。但是这样的模式与国外较为成熟的现代学徒制相比,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引进和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发展更适应我国汽车市场需求的现代学徒模式显得非常必要。自教育部与德国国际合作协会(GIZ)及德国奥迪、大众、保时捷及奔驰四大汽车制造商联合签署《谅解备忘录》之后,中德汽车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GAVE)正式拉开序幕。作为内蒙古地区唯一一所入选合作项目的职业院校,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在相关文件的要求指导下,与德国四大生产商合作,按照相应的教学标准,以“现代学徒制”模式对机电合作项目班的学生开展汽车相关的职业教育。
一、汽车职业现代学徒制的特征
1.学徒的年龄界限不断提高。在传统的学徒制当中,学徒的年龄一般在12岁至21岁之间。而由于学校义务教育制度的推行,学徒的起始年龄界限在不断增长,同时学徒制的年龄上限也逐步放宽。“双元制”都在20世纪60年代时期,还只是面向初中毕业生进行招生,学徒的起始年龄大约在16岁左右。但是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学徒年龄起始界限出现了明显的增高现象,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职业院校也开始提供双元制培训项目。就目前来看,“双元制”模式下的学徒平均年龄在18岁,并且没有明确的年龄上限。也就是说,只要是完成了义务教育的人,就有机会参与到现代学徒制的学习模式当中。
2.从传统行业向更广的职业领域扩张。“学徒制”的出现和使用长久都集中在传统的手工制造业、建筑业、金属制造业等等。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行业正在逐步萎缩,新兴行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不断上升。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优化学徒制模式,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学徒制向更广泛的职业领域推广。例如:农业、化工业、育儿、信息技术、零售、商业管理等等,这也给了很多非传统学徒制的行业培养出了更专业的人才。
3.学徒制项目系统化。“学徒制”的长久发展离不开专业的支持,因此,为了提升和增强现代学徒制的专业性和吸引力,将学徒制项目进行更系统化地改革和建设是现代学徒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德国在2005年重新修订的《联邦职业教育法》中明确提出在职业教育领域实施模块化改革。次年,德国工会联合会联邦会议通过决议,在双元制培训中承认模块培训时间。2007年,德国联邦教育部的《教育与职业培训模块化及组合式培训系统辩论会提要总结报告》又提出,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将与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合作,在其后的三年里,为双元制内部的模块化改革提供便利。
4.学徒制与传统教育体系的整合。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人民的教育权利得到了更好地保障,各个国家高等教育建设和发展都呈现出普及化、大众化的趋势。普通教育的门槛降低,对学徒制的生源产生了较大冲击。为了增强学徒制的吸引力,一些国家尝试将现代学徒制与传统教育体系进行有机整合,承认二者的相同地位,还为学徒搭建继续深造学习的通道,让学徒制变得更灵活、多元和职业化。
5.重视基础理论与通用技能的培养。从职业人才的个人发展来看,科技的进步与经济全球的加速发展,职业变化的频率或者职业技能的更新速度等都在快速发生着变化,使得职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为了优化学徒制度,除了需要必要的国家干预与企业利益相互制衡外,对于学徒的基础理论和通用技能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在德国“双元制”模式下,学徒必须先要具备普通中学证书,或参加全日制职业院校,或完成“职业基础教育年”,完成基础职业教育才能够进入后续的学习。
6.第三方培训和中介机构的出现。我們借鉴引用的德国“双元制”学徒培养模式中,所谓的“双元”就是指企业和学校这两大主题。经济全球化使得市场经济更为动荡,企业提供给学徒岗位存在的风险更高,校企结合培养人才模式陷入僵化,数量越来越难以保证。在德国本土,20世纪90年代末期就已经开始出现学徒制岗位供不应求的状况。为了应对这一现状,“第三方”培训和职业中介应运而生,联系企业与学徒,为双方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或者直接承担教学培训任务。学徒先在这样的培训中心进行集中训练,再到岗位上进行实际操作,能够大大降低新手风险还能有效提升学徒的职业竞争能力,这使得“双元制”又重新具备了人才培养和输出的活力。
二、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机电合作项目班具体实践
1.生源采取校企联合招生。为了保证生源的质量和录取工作的规范,我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了机电合作项目班的组建方案。具体实施如下:①学校先对汽车类专业进行统一招生,并向学生宣传我校的SGAVE项目,征集学生的专业分配意愿。学校和企业通过整合学生的专业分配意愿,综合学生的入学成绩、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考量,选拔出80名学生参加理论和操作考试。②根据考试成绩排名,前20同学直接进入机电合作项目班,排名21到40的学生需要进行面试加试,再选出10人进入到机电合作项目班,至此完成项目班的成员选拔。这一过程既是学校的招生过程,同时也是企业进行初步招工录用的过程。
2.教学计划制定需要校企共同参与。与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不同,现代学徒制不单纯是传统学徒制的操作技能训练和学校理论知识教育的结合,而是要通过完成“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训练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积累工作的实战经验。我校的汽车集合合作项目班,在进行教学计划指定时,基本原则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实践需求为导向和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三个基本导向为基准,培养适应我国汽车市场的机电工程师,填补我国汽车机电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空缺。我校的机电合作项目班,在教学计划中主要涉及8个职业行动领域,在每个学期中学生都需要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对这8个学习领域进行递进式的深化学习。学校和企业学习阶段都要进行细致的学员档案录入和考核记录,为教学和学习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3.系统化进行工学交替型教学。我们引进的现代学徒模式是以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为蓝图的,而且突出的特点就是学校的知识讲授和企业的实战培训交替进行。学员们每周的文化和专业知识学习时间与职业培训时间应该基本相同。但是鉴于我国的实际学情,在实施的过程中,我校采取的是逐年递增的模式,即学员三年的职校生涯当中,第一到第六学期,学生都应该进行相应的工学交替课程,并且到企业实践的时间逐年递增。最后一学期结束前,所有学员必须达到合作项目班的培训目标,完成所有的学习内容,通过最终的能力考核。
4.将职业能力发展程度作为教学评价标准。现代学徒制度的最终目的不只是让学徒具有突出的职业能力,更需要学徒在完成培训后具备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因此,衡量学员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程度,也应该纳入最终教学评价的标准之一。以德国“双元制”为基础的现代学徒制,加强了校企合作交流,共同建立了更严格、更公正的考核体系、教学评价体系等。让学员在整个培训和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都得到更全方位的评价。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模式中切换更加自如,也提供给了学生更多的职业发展可能。
总之,在笔者参与的这一期合作项目班中,校企磨合已经相对成熟,教学模式也比第一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符合中国汽车市场特色的高级汽车机电工程师,还需要优化教学资源,例如更新学校的教学设备、培养选拔“双师型”教学人才等等,只有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改革优化,才能让现代学徒制度在我国汽车行业有更长远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刘美灵,马林才.現代学徒制在中德汽车实验班的实践与思考[J].信息化建设,2015,(8).
责任编辑 陈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