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课活动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
2018-05-14阮志杰
摘 要:德育课活动教学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课堂出现为活动而活动,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了,表面上热热闹闹,参与度很高,但未能达成教学目标,教学实际效果不理想。为此,笔者借助课题深入研究了活动教学的实施策略,并结合课堂实践探索提出,可通过依托专业来优化教学设计推动德育课活动教学有效实施。
关键词:中职;德育;活动教学;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阮志杰,广州市增城区东方职业技术学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职德育教学。(广东 广州 51130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9-0012-02
德育课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高效的德育教学有利于提升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和行为品质,进而实现向社会输送所需合格职业人才的目标。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职学校对于德育课程的活动教学重视度不断提高。因此,在广州市德育教学研究会的指导下,广州市增城区东方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一直开展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活动教学实践及研究,活动教学不再是德育课常规教学中的新事物,在德育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活动教学实施的有效性在于教师要善于以专业为依托,创设各种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专业的课堂活动,以此拨动学生情感的“弦”,放飞思维的“线”,真正达到“情知相融,情知相促,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对此,笔者结合自身在中职德育课中对活动教学有效实施的探索展开论述。
一、德育课活动教学有效性的评判依据
活动教学是在探索提高德育课教学实效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有效途径,是与杜威的“做中学”,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相吻合的。由传统的讲授教学转向活动教学,能较好地让课堂“活”起来,把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出来,关注的情感态度观念目标落实下来。然而,尽管活动教学推广已久,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发现部分教师本末倒置,重形式而轻内容,使得活动教学流于形式,教学实效大打折扣。因此,在推动活动教学的有效实施中,笔者认为首先必须理清活动教学有效性的评判依据。只有准确把握活动教学有效性的评判依据,教师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设计,保证教学活动符合教学目标,促使活动落到实处,进而切实推动德育课活动教学的有效实施。
为了更好地理清活动教学有效性的评判依据,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后发现,虽然在教学有效性方面已有众多研究,但对于什么是有效教学至今仍无统一认识。国内对有效教学的定义,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从教学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上界定。即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带来最好的教学效果,即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另一种则是从学生有效学习与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有效教学应该包括: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极力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提供和创造适宜的教学条件,促進学生形成有效学习。此外,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余文森教授曾指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1]
综合上述对教学有效性的观点,结合自身实践探索,笔者认为评判活动教学有效性的依据主要在于教师是否在正确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合理统筹各种教学要素,通过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环节,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促使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观念和能力上得以发展。
二、提升中职德育课活动教学有效性的举措
为保证活动教学的有效实施,教师除了要从教学目标的有效、教学内容的适度、教学方法的得当三方面入手以外,还要善于“把有意义的东西变得有意思”,让学生用有意思的方式学习有意义的东西,笔者认为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紧扣专业实际,精选活动素材。中职生与普通高中生不一样,有着明确的专业定向,专业特点明显,就业范围明确,德育课虽然只是职业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但在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成效,将直接影响所培养的学生素质,只有把德育课真正做到与学生专业相融通,有针对性地精选与学生专业息息相关的活动素材,才能易于学生吸收、引起共鸣,感受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提升活动教学的实效。以“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八课第一节“崇尚程序正义”为例,本人针对所任教的班级为旅游管理专业,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就业方向进行选材,以“导游强迫消费引发的诉讼”作为背景开展模拟法庭,在突破知识点的同时渗透导游行业的法律法规,从选材上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职业,与学生未来相融通,自然相对于直接选用社会典型案例(聂树斌、佘祥林案等)开展教学更加有效。同时,由于活动素材与学生专业息息相关,所以学生课堂积极性明显提高,参与热情大幅上涨,为活动教学有效实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关注课堂动态,强化活动调控。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学生用心参与,积极探索与大胆创造,教师在活动教学中充当引导者角色,应时刻关注课堂动态,确保课堂活动有序、有效开展。有序的课堂活动才能有效地保证活动实效性。这就需要教师从两方面进行调控:一是对活动时间的调控。活动教学是以活动贯穿课堂的,教师在活动预设中对每一教学活动环节都会有所预测,但毕竟课堂上会有各种不可控的因素存在,同时在活动过程中也会产生一系列生成性资源,教师在充分利用生成性资源的同时,也要做到心中有数,牢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此掌控活动时间;二是对活动方向的调控。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探讨的过程中,容易偏离主题,想到哪就说到哪,甚至走到与教师事前给定的目标相反的方向,这时就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讨论的关注焦点,适时引导,促使课堂呈现“说到听者想听,听到说者想说”的效果。
3.激发探究欲望,深化活动成效。活动探究环节在活动教学中往往占据主体地位,探究成效如何是衡量活动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课堂活动不在多而在精,有效的活动探究应该是在能吸引学生参与,激发兴趣和求知欲的基础上,设疑问难,循序渐进,给学生参与和反思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观念,巩固情感态度观念,进而促进自觉内化的过程。在“崇尚程序正义”一课中,本人采用三大活动贯穿,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深化活动成效。首先,采用生活案例“手机丢失案”,以视频的形式呈现情景:一天,就读于旅游专业的同学小丽,把手机放在床头,离开宿舍几分钟后突然发现手机不见了。于是,把情况告诉宿管员,请求宿管员帮忙处理。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宿管员,你会如何解决?由于案例选用生活常见事例,贴近生活,学生表现出较高的探究热情,纷纷发表解决办法。紧接着,教师展示宿管员的具体做法,引导学生从结果和过程对宿管员进行评价,让学生初识程序正义。然后,运用职场事件,以“导游陈军在带团途中强迫游客购物,被游客王小姐拒绝后,把王小姐赶下车。事后,王小姐认为陈军的行为违反了合同及旅游法的相关规定,在多次协商未果下,把旅行社诉诸法院。”以此作为背景组织模拟法庭,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明确程序正义的实施要求。案例立足学生未来,与学生职业密切相关,自然探究热情更为高涨。最后,设计小组展示环节,让学生课前自主制作课件,整理讲稿,课中以小组为单位分享并探究所收集的与“程序正义”相关的案例,充分发挥旅游专业学生的特长,在锻炼口才的同时把课堂交还学生,使学生乐于探究。通过一系列活动,从生活到职场,层层递进,条理清晰,由浅入难,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从而深化活动成效。
4.知识趣味并重,创新评价工具。中职德育课活动教学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评价工具的使用。以往的加分评价方式往往使用一样的量表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量化考核,然后以“数字”呈现出来,学生每完成一项活动任务,教师给予相应加分,虽然直观鲜明,但缺乏内涵,久而久之,学生的新鲜感消退,就难以体现激励作用,也不利于知识内化和情感升华。对此,创设知识与趣味并重的评价工具,能为德育课活动教学有效实施提供有力保障。如在“崇尚程序正义”一课中,采用“正义卡片”(印有法律知识的扑克牌)作为评价工具,教师以小组竞争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依据小组成员参与课堂活动及回答问题情况,派发“正义卡片”,学生在获得卡片的同时,既得到了激励,又可以扩充法律知识,起到一定的普法作用。又如,在“增强规则意识”一课中,我校张老师采用“赢取拼图”的游戏,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赢取拼图卡、自主拿取拼图卡,无形中树立规则意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最终不同小组根据所获得的拼图卡,完成拼图,呈现出“学、知、懂、守、用”五个大字,进一步升华主题。再如,讲到职业生涯规划“构建发展阶梯”一课时,笔者采用“梦想攀登卡”作为评价工具,小组成员每回答一个问题可获得一张攀登卡,并张贴到相应的柱状图中,直观明了,既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又与课题内容紧密结合,深化活动主题,促使情感态度观念目标进一步达成。因此,教师在提高德育课活动教学有效实施的过程中要善于创设知识趣味并重的评价工具,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做到“教、学、评”一体化。
综上所述,中职德育课活动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在理清有效性评判依据的前提下,通过精选活动素材、强化活动调控、深化活动成效、创新评价工具等多方面入手,进而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及评价手段才能让活动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产生实果。
参考文献:
[1] 汪智力.技工院校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思考[J].教育,2015,(27):238-239.
[2] 罗杨.浅析如何提升中职德育课有效性[J].教育界,2016,(34):34-35.
[3] 黄玲.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J].科学咨询,2017, (3) :65-66.
[4] 张胜杰.中职德育课教学评价初探[J].天津职业院校聯合学报,2016,18 (4) :76-79.
责任编辑 陈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