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应对

2018-05-14刘婕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美术欣赏教学现状高校

摘 要:本文在分析了目前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应以培养高校学生较高的美术欣赏水平为教学目标,通过教育高校学生领略美术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和历史文化背景,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关键词:高校;美术欣赏;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刘婕,河南警察学院教师。(河南 郑州 45004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6-0023-02

“美术欣赏”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课程之一,该课程通过引导大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鉴别以及评价,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逐步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在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也形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因此,高校“美术欣赏”课是高校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当前高校“美术欣赏”课程还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学生追求美的兴趣,甚至在学习过程中忽略了美术的重要性。

一、当前高校“美术欣赏”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地位不高。在大多数高校教学计划上,“美术欣赏”课程被列为选修课。尽管选修课的学分是硬性指标,修满学分才能毕业,但是,在非艺术类院校中,与其他必修课程相比,其所处的地位比较尴尬,谈不上被重视。教室不够或者教学时间紧张的话,就安排在晚上上课或者周六周日上课。而白天上了一天课的大学生,晚上希望是自习课或者是自由活动,周六周日则是大家心目中的放松休闲的日子。因此,晚上上课或周末上课,课堂考勤是一个问题,课堂纪律也较正常时间难以维持。学校教学督导人员和教务管理人员基本上也是在正常上班时间开展工作,因此,这些在晚上和周末开课的选修课程,在监管上也处于真空状态。学生也认为上选修课只是为了取得学分,学习态度不端正。这种认识直接影响学习的积极性,有的看其他书,有的睡觉。学生情绪也会影响老师,老师便会播放视频或者用一些美术作者的逸闻奇事来吸引学生,而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判断、感受、体验一带而过,冲淡了“美术欣赏”课程美术鉴别和美术评价的主题。

2.教学方法陈旧。由于是选修课,一部分教师忽略学生的主体性,也不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常常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这种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容易产生依赖和惰性,无法体会学习的愉悦,从而厌听厌学。

3.教学手段落后。目前,多媒体技术方兴未艾,将课堂教学引入一个全新的境界。教师可以在课件上瞬间推出多张精美图片,且能做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像皆有,美轮美奂。但是,多媒体教学手段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如画面失真,影响美术作品的外在表现,影响“美术欣赏”课程的质量等。另外,教室光线太亮,无法观看多媒体课件,但如果太暗淡又无法记课堂笔记。

4.教材运用不佳。在高校“美术欣赏”课程的教材运用方面,一是教材不全,很多高校没有采用国家统编教材,老师自编讲义。这就使教学缺乏权威性,也难以保证同课教师的教案进度的统一以及考查手段的科学性。二是虽然有国家统编教材,教师在讲解方面却欠缺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没有联系本国本省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各个时代,各个地方都涌现了众多的美术大师,出现了不少艺术精品。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在“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一些教师仅局限于教材进行照本宣科,不能因地制宜、结合本地美术资源、艺术资源、古建筑古雕刻资源进行讲解,使得“美术欣赏”课程成为不接地气的“空中楼阁”,无法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其综合素质,促进教学效果最优化。

二、解决高校“美术欣赏”课程问题的措施

1.转变教学理念。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工作的改革,必须从教学理念的创新开始,更新教学工作的整体思路,从而使高校“美术欣赏”课程开出灿烂的教改之花,成为一门深受大学生喜爱的选修课程。①学校要在师资建设、教学环境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大学生学习“美术欣赏”课程的积极性。师资建设方面,抓好教学团队。通过集体备课提高教学水平。这就保证了教学质量,使得“美术欣赏”课程不流于形式。教学团队是大学“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的主要力量,教学团队是否有实力,决定一个学校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水平。因此,注重教学团队建设是学校优化“美术欣赏”课程的关键。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相对其他课程有其鲜明的特点,表现在它侧重于大学生对美术作品艺术魅力的赏析。因此,学校有必要优化“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环境,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②学校有关部门应该支持有美术爱好的大学生通过学生社团,共同鉴赏美术作品色彩、构图、技法,探讨美术作品的内涵以及作者通过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由于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组建、自己管理的组织,学生在社团的学习或研究都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大学生在社团活动里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不同观点交汇碰撞,极易取得超过课堂的学习效果。③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师要运用现代化教学理念,顺应新时代的潮流,大胆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上使大学生化被动接受为主动理解,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美术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美术作品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这样他们才能理解音乐的本质和内涵,最终提高其美术鉴赏能力,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同时,教师还要教书育人。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复合型人才最受欢迎。我们要教授大学生克服短视行为及浮躁情绪,培养科学的学习理念,教育通过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2.更新“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方式。①利用相关知识,丰富“美术欣赏”授课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宇宙的每一事物或现象都不会绝对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或现象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这就告诉我们人类的各种知识是融会贯通的,教师授课时候,如果把与“美术欣赏”课程相关的知识引进课堂,就能让“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在指引学生们欣赏俄罗斯现实主义画家列宾的伟大作品《伏尔加河纤夫》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俄罗斯描写伏尔加河的民歌《三套车》《伏尔加船夫曲》。也可以讲解高尔基的《在人间》《我的大学》,感悟伏尔加河码头做苦工的经历对高尔基的影响,伏尔加河的码头就是高尔基的“大学”,使他深刻认識到沙俄社会的黑暗和底层劳动人民的苦难。大学生们就很容易领会《伏尔加河纤夫》这一伟大现实主义巨制的思想内涵、艺术魅力以及感人至深的人文主义光辉。进而讲解列宾放弃公派巴黎留学的机会,历经三年,深入伏尔加河大小码头,和底层劳动人民广交朋友,最后才完成布局、色彩、构图都精美绝伦的这鸿篇巨制,使学生在欣赏艺术美的同时,又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学,体现立德树人。②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有效拓展。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让学生亲自动手临摹所赏析的美术作品,有助于大学生深入了解作品的结构、手法,深刻领悟作品的意义。因为仅仅凭借耳朵的接听,眼睛的收看,对作品的魅力及体现出的出神入化的功力无法做到完整的体验。而临摹作品,除了眼观之外,还需要动脑和动手。例如:中国著名山水画家李可染根据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长沙》创作的代表作《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在着色上,以红色为主调,墨色为烘托。积墨积色,塑造庄重雄浑。在构图上,采用极具震撼力的“丰碑式构图”和“门板式构图”。在艺术手法上引进“西画之逆光法”,使得幽深辽阔的画面充满灵性。如果只是课堂上一般的讲解,是无法参透其中的禅机的。只有亲自动手临摹,方能让大学生真切地感受作品的绘画程序、用笔着色,进而把握作者的绘画理念和通过作品表达出来的思想认识。清代娄东画派领军人物王原祁曾言:“画不师古,如夜行无烛。”可见,临摹是“美术欣赏”课程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对有限的课堂知识进行有效拓展的重要途径。另外,任课教师还可以组织大学生走出课堂,走出课本,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这些场所艺术氛围浓郁,所收藏陈列的大都是古今中外的艺术精品,其冲击力和感染力超越时空,能使莘莘学子与传世佳作共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综上所述,对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当今不容乐观的教学状况,我们需要对此进行改进。在如今的教学需求下,我们需要对“美术欣赏”课程主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发展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从而在教学中灌输给同学们一种独立思考的方式,达到教学的最终目标。而新一代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标准势必包括学会对艺术进行欣赏,这里陶冶大学生情操和以后的创新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苗子.“美术欣赏”课程[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7.

[2] 李可染.山水写生论稿[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 陈 莉

猜你喜欢

美术欣赏教学现状高校
重视审美创造彰显美术欣赏课魅力探究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