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唯一途径
2018-05-14邓井英
邓井英
【摘 要】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对于文本解读的深度和广度至关重要。因此语文教师要潜心钻研,沉入文字,强化自己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把文本读厚,把课文教“薄”,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
文本 解读 素读 读厚 读薄
作为教师,对文本解读的能力高低,决定了课堂达成的效果好坏。也就是说,文本解读是抵达有效教学的唯一途径。为此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和广度就显得至关重要。
下面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和课堂教学实践,谈谈一些做法。
首先,要反复素读文本,把文本读懂
素读文本,就是要求教师不看教参及相关资料,以一种初始的心态走进文本,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感知作者的内在思想,并读出自己的理解。
几天前我们举行同课异构比赛,我们的课题《藤野先生》,小组集体备课,反复研读文本,最后巧妙地把“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切入点,然后层层设问,“藤野先生仅是一所普通医学专科学校的一位普通医学教授,况且鲁迅后来也弃医从文,为什么二十年后,作为文学家、思想家的鲁迅先生却用‘伟大这样的字眼相颂呢?”课堂教学逐步推进,解读有深度,有高度,这源于大家文本素读。
近来,我一直在思考为何部编版教材又把朱德的《我的母亲》替换了原人教版的胡适的《我的母亲》,于是我反复素读两篇课文,阅读后我感觉从文学的角度,胡适的《我的母亲》仿佛更有嚼头,但为何课文又选了这篇朱德的《我的母亲》呢?我想,文以载道,文本中朱德的母亲除了具有母亲的具有的一切品质之外,还有对儿子事业的支持,这种支持小而言之是为儿子,大而言之是为国家,以及文本中朱德坚定的革命信念,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经典,就是把文化精神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精神土壤,终有一天会开花结果。而这种熏陶感染,不正是我们追求的吗,培养真正的人,这不也正与我们新教材的理念相符合吗,立德树人。
前不久读鲁迅的《社戏》,读到“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忽而感觉这个句子的妙处,把人的心情由沉重到轻松而舒展的过程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鲁迅就这样不经意间把我们感觉一语道破,这时才真正领悟鲁迅先生作品语言的妙处,于是再次把初中课文中的鲁迅作品反复素读,才明白以前自己不喜欢鲁迅作品,其实根本没有真正走进文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只是用教参上的解读代替了自己的阅读感受。这种心无旁骛的阅读,这样启用生命经验去解读文本,就好像有一种神奇的能力,能够自如地,从容地打通文本和生活,从而读懂作者,读出自我。于是乎感觉素读文本竟是如此的酣畅淋漓!想到我们的教师如能长期这样阅读,那定会“眼光如炬,能见人之所不能见,想人之所不能想”。这样,文本解读自然就会有深度,有广度。
其次,沉入文字,强化自己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把文本读厚
余映潮说,教师的任务,就是把课文读“厚”,把课文教“薄”。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就一定要沉入文字,强化自己的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这样,你才能把最好的知识带给学生。
黄厚江老师对《孔乙己》一文解读的切入口选择别出心裁,以孔乙己的“手”来层层推动教学的深入。黄老师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围绕“手”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请找一找小说中写了几次孔乙己的手?主要从哪些方面写了孔乙己的手?哪一个动作最能表现人孔乙己的个性?文中哪些地方还可以补写孔乙己的手?描述孔乙己死时的情景(描写手)。”这些问题的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由概括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到探究孔乙己悲剧命运,进而深入领会小说的主旨,整个课堂灵动自然,浑然一体,这样的设计很是精妙,黄老师对文本解读功力也可见一斑。
钱梦龙先生说“要努力在每篇课文中找到合适的一个问题,一个情节,一个句子,甚至一个词……作为分析的口子,由此入手,带动全篇的学习”,这确实是语文教学的有效之法!
最后,阅读与文本相关的知识和背景内容,了解文本
孟子说:“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人论世也。”要想对文本的解读尽可能精准,那么首先应当明白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或是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如若不了解作者,那么我们就无法把握“作者之思”和“文本之志”了。
要感悟《紫藤萝瀑布》中作者提及的生死的疑惑和疾病的痛楚时,要阅读宗璞《哭小弟》片段,这样的话,就不仅仅了解事件,更了解这一事件给作家情感上带来的巨大创伤,深刻的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就能对文本有更加深入的解读。
《藤野先生》一文中,对于电影事件的理解,文中“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這一声却听得特别地刺耳”为何?结合“日俄战争”的背景知识,才能理解当时国人的麻木不仁和国家之衰弱,才能理解为什么“这一声”是同学对哪一件事欢呼“万岁”,是对中国人被抓了枪毙,这样就能理解为什么“特别刺耳”了。阅读藤野先生《谨忆周树人君》“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又过了相当的年数。很可悲的是,当时日本人还骂中国人作‘猪头三。在这恶骂风气的时候,所以同级生中也有这样的一群,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看待。”的材料,就能进一步理解当时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普遍歧视和嘲笑,从而更好地解读文本。
一个人的阅读史常常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为此,建议我们语文教师多阅读,多写读后感和读书札记。并在每次考试命题时,不要去摘抄引用旧题,养成命原创题习惯,这样你在平时的阅读中就会养成从文本阅读角度来阅读的习惯,积累资源的同时提高自己阅读文本的能力。
尼采说:成为你自己。特级教师余映潮曾说:“课文研读不仅仅只是一种技术而且更是一种艺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提高了文本解读的水平,对文本有了自己个性的解读,才能带给学生一个个鲜活的语文课堂,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更有效。
【参考文献】
【1】王崧舟. 语文的生命意蕴【M】.长江文艺出版社
【2】黄厚江.《孔乙己》课堂教学实录【J】.语文建设,2012(1)
【3】王君.听王君讲经典名篇【M】.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