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和谐心理契约,深度解读经典文本
2018-05-14钱苗
钱苗
心理契约指一种主观的心理约定,原指雇傭双方对彼此应该付出什么、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的心理约定,虽然双方并未签订文本协议,但是由于心理契约的存在,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一种隐性期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这种心理契约,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建立起具有内隐性、主动性、变动性特点的心理契约,从而更积极地阅读文本,让学生的阅读效率变得更高。
一、联系生活,走进感知境界
心理契约具有内隐性的特点,而文学作品阅读则是阅读者和文本作者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也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学者曹廷华提出在鼓励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时,教师要促使学生积极进行批文入情、动情关照的精神活动。为了让学生的感知活动更加有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联系生活的方法进行感悟,走入感知境界,进而构筑和谐的心理契约,提高阅读效率。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古典经典名著《红楼梦》,要让学生一下子体会红学之博大精深有一定的难度。不少学生在初读《林黛玉进贾府》时甚至觉得这篇文章较为枯燥,情节不够复杂多变。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契约,促使学生尝试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体会自己如果处于林黛玉的状态,会抱着怎样的心态进入贾府。如有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自己的情感,提出:“当林黛玉见到贾母时,与之抱头痛哭,这是发自真情。但是后来在见客的过程中林黛玉逐渐意识到自己孤身一人来到贾府寄居,不能让人看笑话,这使得其处处小心,不管是坐座位还是回答问话,都显得过分谨慎。”这样的认知建立在联系生活的基础上,生活经验调动了学生的内隐感知,促使学生对文本的认知更深一层。
心理学认为阅读文本是阅读者和文本进行主动交流的过程,阅读者并非被动接受文本中的信息,而是在主动感受的过程中和文本进行情感交叠。如果能将真实生活感受融入其中,则学生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二、伙伴合作,融入交流境界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文本鉴赏是一种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多元对话的过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主动进行文本探究。而心理契约也具有主动性的特点,其建构来源于彼此的期望,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构筑对话场,利用对话场效应让心理契约变得更加和谐。
《祝福》是鲁迅的经典名作,为了让学生了解作者如何通过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展现对于封建礼教的无情批判,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充分调动心理契约中的主动性。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出学生的讨论,如:“大家试着当法官,说说谁该为祥林嫂的死负责任吧。”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讨论热情,学生主动地进行交流互动。如有学生提出:“祥林嫂的婆婆直接导致了祥林嫂的死,她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将祥林嫂当成是自己的工具,是私有财产。这是因为她认为祥林嫂作为嫁到自己家的人,按照封建礼教将应该听自己的安排。”还有学生提出:“柳妈和祥林嫂一样都是受害者,但是她却也成了祥林嫂之死的帮凶,就是其将贞洁的观点灌输给祥林嫂。她也受封建礼教毒害很深。”学生互相补充,很快便对文本的主题有所了解。
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或引导学生进行伙伴合作。但是要注意的是,教师和学生间的对话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再是课堂中掌握绝对话语权之人,而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这样能让心理契约变得更为和谐,学生也会更主动地参与到沟通中。
三、尝试批判,上升开发境界
心理契约具有变动性,因此教师可以促使学生从最初的感知逐步进入到最终的批判吸收的境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给其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探究文本中深远的寓意。
《边城》是沈从文的经典代表作,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在学习这篇课文后大量展开拓展阅读,读一下沈从文的其他作品,然后尝试总结沈从文作品的特点是什么。如有学生提出:“沈从文的作品大多展现了湘西美丽的风光,其中的人物大多十分真诚善良、敢爱敢恨。因此其作品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人性美。”还有学生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深一步的看法:“在其作品中有着现代文明和传统文明之间的矛盾,还有最后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本土文化之间的碰撞。我觉得其小说的另一个特点是想要用淳朴的乡土文化感化被金钱困扰的城市人,促使阅读者返璞归真。”这样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带着批判的眼光进行分析和总结,学生的阅读境界能有所提升。
心理契约和文学鉴赏之间有着活动的关系,学生文学鉴赏水平提高,其心理契约也会得到提升,同样,心理契约上升,对于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好处。教师要尝试从调控学生心理的角度入手控制课堂,以求让学生在批判认知的过程中提高鉴赏能力。
学者王麦成在研究语文教学时提出,对文本的鉴赏要经历感知境界、自由交流情境和合作开发情境这三种主要情境。这三种情境能很好地体现心理契约内隐性、主动性、变动性的特点。教师可以将建构心理契约和阅读文本结合起来,促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阅读情境中,让阅读变得更符合学生的心理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