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智慧
2018-05-14古惠兴
古惠兴
【摘 要】素材是写作的关键,小学生经常因为素材的缺乏而无话可写。为了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小学生有话可说,继而爱上习作,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加入随文练笔,让小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挖掘写作元素,积累写作素材。本文主要四个方面阐述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开展随文练笔,帮助小学生积累习作素材,从而激发小学生的习作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素材积累 随文练笔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由于写作素材的缺乏,导致作文教学枯燥无味,作文自然也成为学生们最不愿意完成的作业。这样也就导致教师作文难教,学生不愿作文的两难境地。现实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显示:学生作文时东拼西凑,生搬硬套来应付教师,写一些自己不熟悉的事,说一些唯心的假话、大话、套话和空话,最后,导致文章毫无意义,这都是由于学生缺乏作文素材所导致。我们都知道生活就像水的源头,而文章就像丰盈的溪水,昼夜不停。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开展随文练笔,不但可以优化我们作文教学,还可以拓展学生习作空间,激发他们的习作热情,培养他们积累作文素材的能力。
一、利用现代媒体,激发习作兴趣
学生丧失作文兴趣是造成小学生语文作文教学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因为作文能力低,导致害怕写作课。这样的情况对学生来说是很难提高写作水平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首当其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从内心接受语文写作。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因为现代媒体技术借助网络可以搜索到丰富的视频和图片资料,利用媒体技术直观形象的特点将这些资料展现给学生,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优美的影视图片资料还可以提升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小学生的学习情绪,同时,有了这些资料,小学生在进行随笔练习时才能有话可写。例如,《假如我会变》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西游记》中孙悟空和二郎神斗法的片断,通过形象生动的视频再现,让小学生有更直观的理解,再配上巧妙的问题,整个教学则充满了乐趣,小学生写随笔的兴趣也大大调动起来了。
二、激发学生童趣,引发学生思考
童趣是小学生想象的源泉,对于小学生写作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小学生童趣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童话很感兴趣,在教材中配合运用童话教学来指导作文,符合小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大有好处。教师应充分发挥小学生丰富想像力这方面的优势,释放他们的想象力,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同时,教师还可以教授学生如何根据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进行写作,引导学生学会写自己的感受,在文章中写出真实情感来。此外,由于童话写作不同于其他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童话写作的理念,培养他们的个性,学会使用不同形式的语言来写作。
三、挖掘生命素材,获得感性体验
作文与生活息息相关。作文中的大多材料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离开生活而进行的创作是很乏味的。因此,教師应该教会学生如何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素材。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用自己的观点来理解事物,并阐述观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自然感受自然风景,体验大自然的美。例如,在作文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学生带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美,体验过这美丽的风景,小学生就会积累写作素材,文章就会生动。例如,教师在讲授《锡林郭勒大草原》这篇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到这是一篇美文,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要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读、思、议、想”,让小学生边听边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在脑海里逐渐呈现出美丽的大草原,从而引起心中的情感的共鸣,继而热爱自然,热爱美好的事物。实践证明,在学习完这篇美文之后,学生仍然沉浸在美的环境中,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此时教师适时要求小学生依据这篇文章的框架写一篇小随笔,相信这时候的小学生们都能有感而发,创作兴趣也是非常高涨的。
四、开展作品赏析,掌握写作技巧
在阅读中进行随文练笔时,可以将小学生一些优美的随文练笔挑出来,让学生欣赏,并与自己创作的文章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的优点与不足,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通过对范文的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重要作用。例如,写“难忘的经历”,教师可以遴选一些语言流畅或者语言结构清晰的范文让小学生欣赏,学习其长处,找出优秀作品的优势之处,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总之,随文练笔是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力途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重视随文练笔,经常开展随文练笔,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生语文写作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汲取优秀篇章的创作方法,习得写作技巧,继而获得写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尹秋兰.巧设随文练笔,探寻理想交汇——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写作教学的有效渗透【J】.学苑教育,2016(21)
【2】余银娜.论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随文练笔设计策略【J】.课外语文,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