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思维视域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范式转换

2018-05-14陈永花

职教通讯 2018年19期
关键词:文化育人高职院校

摘     要: 文化育人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方式。生态思维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范式转换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思维方式上,强调“动态—联系”的关系视角;在价值尺度上,确立“整体—持续”的“全人教育”理念;在教育载体上,注重开展校园文化的同时拓展社会教育,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范式转换;生态思维

基金项目:2017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究项目“文化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范式转换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FDY616)

作者简介:陈永花,女,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8)19-0033-04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文化育人”的基本任务是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化育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方式,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文化素质教育必须纳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之中,进一步明确了文化育人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文化育人在高职院校中的核心是价值观教育,即加强师生理性信念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积极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精神的高度融合,全面提升师生综合素质。从这点来看,生态思维方式中的“整体—持续”价值目标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实践活动中的不断反思、批判、超越、发展的价值立场相一致,生态思维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提供了新的教育范式。新的时代,文化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高职院校传统的文化育人范式也在思维范式、价值尺度、教育载体上遭遇到了危机,面临范式转换。而生态思维在范式上强调“动态—联系”的关系视角,在价值尺度上确立“整体—持续”的“全人教育”理念,在教育载体上注重开展校园文化的同时拓展社会教育。因此,生态思维与高职院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文化育人的范式要求完全契合。重新审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范式转换,不仅是一个理论课题,更是新时代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思维方式的转换:由主客体二元对立思维向三位一体生态分析思维转换

传统的主客体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在文化育人过程中将教师与学生看作简单的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关系,看作施教与受教的关系,认为文化育人仅仅是针对学生的教育工作。高职院校的文化育人要取得实效,首先要实现思维方式的范式转换,文化育人范式由主客体二元对立思维向三位一体生态分析思维转换。即:运用生态学原理分析其构成要素与自身的关系、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要素与高职院校的关系,通过各要素之间的自组织性,建构可持续性的文化育人生态环境,发挥高职院校师生主观能动性,强化师生在文化育人过程中的主动意识和批判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重塑高职院校师生的科学精神,推动文化育人在高职院校中的范式重建。

生态思维视域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运用生态分析的思维加强文化育人思维方式的范式转换,强化文化育人模式的变革。运用系统性思维,注重要素本身以及与其他要素之间的统一性,强调整体到局部的主体间性教育辩证思维范式,从整体上推动高职院下文化育人范式转换,达到老师与学生、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思维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出发点就是践行“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以动态性的、相互联系的角度,将文化育人的整体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将师生、社会、文化育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目标,并将目标高度融合,以协同合作的理念、批判理性的视角,运用生态思维整体性、动态性、共生性、系统性、可持续性和多样性等原则看待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价值意义。

2018年9月,习近平總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生态思维视域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不仅仅是指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也包括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所以,生态思维视域下加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首先要培养师生高尚的道德观,并将积极向上的道德观与职业素养教育、师德师风建设与民族精神、时代进步、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以具有鲜明时代性、开放包容性、普遍合理性的主流文化道德观念,帮助师生从文化上寻求精神动力,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培养师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价值尺度的转换:由重物本主义、重人本主义向物本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和谐共生转换

物本主义教育管理的核心观点认为,组织是以物为中心的系统,主张在管理过程中物物之间、人物之间是技术与经济性相配合的关系,并以理性的思维来认识组织中人的要素,以观物的观点观人,强调人的机械性和人与物的配合性,并为提高人与物配合的效率制定严格的组织制度,采取强硬的管理手段来规范人的行为。这种以标准化、规范化、理性化的要求保证人与物的配合性和组织系统效率性的物本主义,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却很少从人性的角度考虑问题。在高职院校传统的文化育人过程中,也存在着以物本主义为价值向度的教育模式,过分强调成绩、强调社会需要而忽视对人的尊重,忽视人的成长需求和人的自我完善的过程性,这一价值向度有违“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人本主义教育管理的核心观点是基于关注人性,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管理思维,主张在教育管理中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主体性和主导性,强调教育管理过程中的系统自组织性和人与物的配合,同时,注重系统组织中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文化制度关系,从人性的角度关注人的需求、发展与自我完善。但是,在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人本主义、强调个性发展则会出现“见物不见人”的局面,这也有违生态思维的系统性、自组织性和共生性原则。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如何正确运用好价值尺度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思维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是立足于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核心价值观的思维模式,在文化育人实践中强调物本主义价值尺度与人本主义价值尺度和谐共生,强调人与物的和谐发展,个人与组织的和谐发展,更强调物质与精神的和谐发展。生态思维视域下高职院校在文化育人实践过程中,既注重师生在文化育人实践中的全面发展,又强调师生对学校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既注重高职院校为师生发展提供的自由的空间,又强调制度规范的合理约束性。在文化育人的实践中,应以和谐共生为原则,合理协调师生所在的内外部环境、职业活动环境、社会公共环境以及与自身的关系,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以生态思维的多样性包容个体差异性,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尺度,注重师生智育、美育、德育和劳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注重师生社会关系的丰富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从而使高职院校师生在文化育人教育实践中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教育载体的转换:校园文化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

生态思维视域下的文化育人就是把高职院校看作一个生态系统,从整体性上对师生、社会、文化育人进行三位一体的考察,以此代替传统文化育人的师(主体)生(客体)思维,承认文化育人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尊重文化育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深入研究文化育人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范式转换、范式转换前后各要素与师生的关系、与社会生态之间的联系,利用文化育人系统自身的生态平衡规律来建构主体间性的教育模式。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办好教育事业,学校、家庭、政府、社会都有责任。文化育人作为高职院校的主要功能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要求文化育人的载体必须是多重性的,必须将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教育载体中应以生态思维方式积极探索和科学设计,用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律的、全面整合的教育内容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完整的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以此来改变职业院校“重技能轻文化,重实践轻素养”的弊端。

人类的思维方式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发展的。生态思维是系统性的、整体论的思维方式,是运用整体的、全面的、批判反思的视角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生态思维教育范式是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现代选择,从生态思维出发,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教育载体建设必须以“动态—联系”的关系为视角,以“整体—全面—持续”的“全人教育”思想,遵循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职教理念,坚持政校行企协同合作,在教育活动中注重拓展社会教育,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在教育内容上整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整合文化育人与专业育人、文化育人与服务育人、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的关系,在教育培养过程中坚持技能与素养并重,坚持传承与创新同频,坚持校园情感认知与校外文化体验共振,坚持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互认,坚持行业认知与职业精神契合,坚持公共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融。通过教育载体的综合化丰富文化育人的价值意义,注重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通过对职业教育整体性、系统性的掌握和运用,感悟文化育人的内在价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社会价值观转换为个人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促进其自主性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四、思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符合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现实要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从人本的角度出发,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力。生态思维就是以现实的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为目标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仅注重社会发展的需求,更注重个人自身的发展,提倡个人主动性的发挥。在强调社会发展对个人需求的同时,也注重个人发展对社会的作用。从社会发展对个人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和谐共生、辩证统一来看,生态思维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在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中引入生态思维模式,实际上更加有利于文化育人工作在高职院校的范式转换,将师生看做是平等的活動参与者,在文化育人活动中发挥师生的主体性和学校的主导性,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使师生在教育观念和实践中认识到文化育人是与自身环境、校内外软硬件环境等各要素之间整体的、动态的、可持续的、开放的和系统的协调过程,这就要求文化育人主体,即师生在文化育人过程中全面把握,为其自由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生态思维视域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通过对师生的关注,把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师生作为三位一体的整体对象来综合考量,这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理论指导,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育人过程中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即以人为本。在“互联网+”大众化的冲击、工业4.0的推动以及职业教育的改革背景下,各个要素的动态平衡、协调发展都是对高职院校文化育人重大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改革机遇。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是永远变动的,而这种变动是按照一定的尺度和规律进行的。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主体是师生,其思维方式、学习生活的变化永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与此相关的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范式也是随着各个要素的变化而发生转换,且转换永远处在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之中。高职院校在文化育人教育实践中仍然面临着教育人、培养人、发展人的历史使命,这一使命必然要求文化育人的范式转换成为现实,如思维方式的转换、价值尺度的转换、教育载体的转换,运用生态思维的视角看待这些转换,并构建范式重建便是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终极目的。因此,生态思维视域下高职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尊重系统整体效应,在注重校园文化的同时,积极拓展社会教育,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还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师生主体性的发挥,实现师生自我价值,创造和谐共生的文化育人生态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0-161.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3] 张洪春.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思维的价值向度[J].社会科学家,2009(4):45-47.

[4] 吳立保,唐赟,周竹萍.类主体视野下立德树人的范式转换与路径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4(11):57-60.

[5] 杨全海.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机制[N].光明日报,2015-09-20(7).

[6] 王妍.生态思维方式的当代建构[J].北华大学学报,2009(6):111-114.

[7] 喻文德,周晚田.生态思维的内涵及其意义[J].吉首大学学报,2008(9):38-42.

[8] 李晓培.“自媒体”时代下高校“文化育人”的范式危机及其重建[J].高教探索,2015(3):31-39.

[9] 陈秋明.文化育人的独特价值[N].光明日报,2017-01-19(14).

[10] 刘家义.用优秀文化化人育人[N].人民日报,2018-03-05(13).

The Paradigm Shift of Cultur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View of Ecological Thought

CHEN Yong-hua

(Business College, Institute Of Services Outsourcing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215123,China)

Abstract: Xi Jinping— General Secretary pointed out that culture is the soul of a state and a nation. Culture rejuvenates the state as well as the nation. in the Repor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ecological thought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paradigm shift of cultur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mphasizing the “dynamic-link” in the thinking wa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whole-duration” in the value scale; focusing on carrying out campus culture to expand social in the education a carrier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zation among students.

Key wor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lent-cultivating by culture; paradigm shift; ecological thought

[责任编辑    徐    晶]

猜你喜欢

文化育人高职院校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技术文化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鲁班文化育人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