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非裔文学研究的新成果
2018-05-14刘白
内容摘要:本文对谭惠娟与罗良功等合作的新著《美国非裔作家论》(2016)进行了述评。认为该著在选材上,规模宏大,材料翔实。它涵盖的时间跨度近三百年,建构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美国非裔作家人物画廊。在结构编排上,史论结合。该书对每位美国非裔作家的描述均包含作家生平、作品介绍、研究现状、文学思想及主要贡献。这样的结构编排既体现了导读性的特点,又彰显了学术分量。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透视与宏观考察相结合。在学术观点上,凸显了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毫无疑问,该书既是一部独具学术魅力之作,同时也为其他族裔文学的研究树立了典范。
关键词:美国非裔文学;《美国非裔作家论》;述评
基金项目:本文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非裔美国文学中的城市书写研究》(项目编号:18BWW09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白,博士后,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狄更斯研究、美国族裔文学研究和文化批评研究。
美国非裔文学在我国的研究已历经百年,研究成果蔚为可观。然而在这繁荣的研究景象下,却缺乏一部系统、完整介绍美国非裔作家的著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当今的族裔文学研究越发呈现出多元的发展态势,美国非裔文学作为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风标体现出尤为重要的文化意义。因为美国非裔文学“一方面将种族之外的世界纳入自己的世界,同时又主动地将自身融入种族之外的世界,显现出更大的民族自信和艺术自信”(罗良功 176)。在此背景下,谭惠娟与罗良功等合作的新著《美国非裔作家论》不仅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研究的空白。该著涵盖的作家时间跨度近三百年,基本包括了美国非裔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和作品,为我们建构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美国非裔作家人物画廊,一个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的非裔作品“展销会”,使读者从中领略到了非裔作家的风采和非裔文学的发展轮廓。从材料选取、结构编排、研究方法和学术观点上,该书均可称得上是一部独具学术魅力之作。
一、在选材上,规模宏大,材料翔实。《美国非裔作家论》一书选择了33位最具代表性或开拓性的作家。就时间跨度而言,其中既介绍了被誉为“美国黑人文学之母”的菲利斯·惠特莉(Phillis Wheatley, 1753-1784),她是第一位将自己的书出版并赢得国际声誉的非裔作家;也介绍了当代极具代表性的非裔诗人,第19位美国桂冠诗人(2012-2014)娜塔莎·特雷瑟维(Natasha Trethewey, 1966-)。就作家的創作类型而言,该书既介绍了重要的小说家,如美国非裔文学界第一位著名的小说家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 1891-1960)、美国最重要的南方作家厄内斯特·盖恩斯(Ernest Gaines)等;也介绍了享有盛誉的诗人,如第一位获得普利策诗歌奖的黑人女诗人格温多琳·布鲁克斯(Gwendolyn Brooks, 1917-2000)、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桂冠诗人丽塔·达芙(Rita Dove, 1952-)等;还介绍了极具影响力的戏剧家,如第一位在百老汇上演剧作的黑人女剧作家洛林·汉斯贝里(Lorraine Hansberry, 1930-1965)、第一位获得普利策戏剧奖的黑人剧作家但国内研究尚未企及的小查尔斯·富勒(Charles H. Fuller, Jr. 1939-)等;同时还涵盖了享有特殊地位的文艺评论家和民权运动领袖,如威廉·爱德华·伯格哈特·杜波依斯(William Edward Burghardt Du Bois, 1868-1963)、詹姆斯·韦尔登·约翰逊(James Weldon Johnson, 1871-1938)等。就获奖与否而言,该书既收录了获得诺贝尔奖、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等被白人主流文学所认可的黑人作家,也收录了一些被忽略的重要作家和某些后起之秀。因为,在该书作者看来,“获奖与否不应该成为评价其文学价值的唯一标准”(6)。正如陈珺和吴阿敏所指出的,该书“没有盲目追随文学界和批评界的主流声音,始终坚持自身的遴选标准,‘重新发现了一批长期以来受到忽视的优秀作品”(77)。
按照作者的选材标准,我认为《美国非裔作家论》至少可以实现以下几个目标:为关注美国非裔文学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审美阅读提供一幅“导游图”;为翻译出版界挖掘更多更好有待翻译的美国非裔文学作品;为当代中国作家在创作思路和艺术技巧方面提供一定的启发。
二、在结构编排上,史论结合,用力均衡。该书对每位美国非裔作家的介绍和研究均由四个部分组成,即作家生平、作品介绍与评论、国外研究状况、文学思想及主要贡献。其中第一、二部分尽可能完整、简洁地介绍这些作家的生平大事及主要作品;第三、四部分力图结合作家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学思潮,对其作品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挖掘其作品的文学思想及作家的独特贡献,进而形成自己的研究观点。从文学研究的角度而言,前面三个部分属于史实性的梳理,最后一部分则是在梳理的基础上,理性地审视作品,把握作家创作的主要手法,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以撰写“约翰·埃德加·怀德曼”这一章为例。作者在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怀德曼的成长、求学、教职经历;第二部分介绍了他创作的十部长篇小说,其中既有我们不太熟知的《匆匆回家》(Hurry Home, 1970),也有奠定其文学地位的《霍姆伍德三部曲》(The Homewood Books, 1992)和成名作《费城大火》(Philadelphia Fire, 1990),还有最新力作《法侬》(Fanon, 2008);第三部分梳理了国外怀德曼的研究状况,总结对其研究的视角主要集中在主题、艺术特色、互文性、形象及意向几个方面;第四部分则是作者本人的研究见地。作者认为,在研究内容上,“怀德曼在小说和散文中对白人和西方的种族和种族主义进行了批判”,怀德曼“不仅对家族内部问题、黑人族裔自身问题进行思考,还对美国甚至是人类共存的问题进行关注”(502)。在创作手法上,作者认为“怀德曼是一位极具实验性的作家,他把西方后现代文学传统与黑人传统文化相结合”(503)。这些观点是作者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怀德曼创作进行的深入探索。作者将对作家学术史的梳理与反思互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将研究推向深入。毫无疑问,该书这样的结构编排避免了一般文学史中将作品简单罗列与铺排,将著述变成了作家、作品的“资料长编”或速查词典的做法,既体现了导读性的特点,又彰显了学术分量。
三、在研究方法上,微观透视与宏观考察结合。全书串珠缀玉探讨了三十余位作家,近两百部作品,洋洋七十余万字,将不同作家进行微观分析,为每一位非裔作家绘出了一幅“肖像画”,也为美国非裔文学绘出了一幅“鸟瞰图”。然而作者并未满足于如此微观细致的研究,为了避免给读者以枯燥冗长之感,作者还附录了一篇长达六万字的研究综述。该综述不仅宏阔地梳理和总结了百年来外国文学界的美国非裔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同时也与作家专论中的第三部分国外研究状况形成呼应,为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国内外研究图谱。
此外,该著还注重将纵(时间、历史)横(问题、逻辑)两个研究视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注意历时之“通”,把单个的非裔作家置于整体的文学史背景中去贯通考虑,表现出宏阔的大视野,又善于把握研究对象共时之“变”,关注个体作家在历史进程中的创作转折与问题起伏。可以说,它实现了学术梳理与思想研究的汇通。
四、在学术观点上,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凸显。在宏观的研究综述中,该著没有仅仅满足于资料的全面和对重要研究观点的罗列,而是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常常能够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态势加以展开。如作者明确指出百年中国的美国非裔文学研究存在的几大问题:其一,中国美国非裔文学研究有两个盲区。在研究文学作品上,只重视研究获奖的作品,很多优秀的非获奖作品无人问津;在研究非裔批评理论上,只聚焦美国非裔理论家,忽视了部分美国非裔文学家同样也是理论家的特点。其二,中国的美国非裔文学缺乏系统性,导致研究视野狭窄,重复研究扎堆。作者以美国非裔女性小说的研究为例,指出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托尼·莫里森、爱丽斯·沃克及佐拉·尼尔·赫斯顿三位作家,期刊网上研究这三位美国非裔女作家的文章占整个美国非裔女作家研究的近97%。就文学体裁的研究而言,国内研究重小说、诗歌,轻戏剧。目前就黑人戏剧整体和剧作家研究的专著尚付阙如。其三,改革开放以后的美国非裔文学研究尽管学术理性与学术视野不断增强,但研究的思想性与批判性却逐渐减弱;译介数量斐然,但优秀的却凤毛麟角;研究重个体,轻整体。
正是由于该书的作者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在研究上也就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这些创新性也正体现在前面所总结的特点之中:一、材料选择的前沿性;二、体例编排的创新性;三、学术观点的批判性;四、鲜明的中国学者立场。
总之,无论是从对美国非裔作家的梳理还是分析来看,本书在很多方面均具有开创意义。通过这部厚实的著作,我們可以在著者的帮助下全面了解美国非裔作家的创作与研究,厘清美国非裔文学的发展脉络,同时还可以反思某些美国非裔文学批评视角的优劣,以便更深刻地把握非裔作家创作的复杂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该作出色地展示了著者广博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学术批判能力,同时也为其他族裔文学的研究树立了典范。
引用文献【Works Cited】
陈珺、吴阿敏:覆盖研究盲区 引领研究方向——谭惠娟等著《美国非裔作家论》评介。《中国出版》9(2017):77。
罗良功:美国非裔文学:2000-2016。《社会科学研究》6(2017):168-176。
谭惠娟、罗良功等:《美国非裔作家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翁逸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