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论下的山地城市水系规划路径探索
2018-05-14张金宽
【摘要】我国国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随着城镇化水平及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提升,平整建设用地日益稀缺,故此从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及技术实施策略等多方面研究海绵城市理论下的山地城市水系统规划路径问题,对于新时期城市建设具有一定普遍意义。基于以上思路,本文将从目前这类城市水系特征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入手,探讨水系规划的路径及实施策略问题。
【关键词】山地城市;海绵城市;水系规划路径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其常规技术路线为源头控制、过程控制、系统治理三管齐下。源头控制主要从城市各类建筑、设施、道路等硬质不透水垫层入手,尽量将径流减排问题在源头解决;过程控制主要为延缓和降低径流峰值,从而降低排水强度,降低市政排水设施建设的规模;系统治理分为横向系统(“山水林田湖”)和纵向系统(上下游、左右岸)两个维度进行综合统筹系统整治。海绵城市核心技术体系为“渗、滞、蓄、净、用、排”六位一体。“渗”:自然渗透,涵养地下水,修复自然水循环系统。“滞”:错峰延缓峰现时间,降低峰值流量。“蓄”:自然蓄存,为水资源化利用创造条件。“净”:净化雨水,减少面源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用”:循环利用水资源。“排”:安全排放,确保安全。国内外常规应用技术措施有:绿色屋顶、下凹绿地、生物滞留设施、透水铺装、调蓄水池、植被浅沟、渗透管渠、植被过滤带、、雨水湿地、雨水塘、多功能调蓄池等。
1、海绵城市理念对于山地城市水系规划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以快排为主的城市雨水模式带来的一系列环境与资源问题一一突显: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内涝、自然水循环系统破坏、城市生态环境恶化、自然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与低循环利用率并存等等。海绵城市理念指导下的新型城市雨水系统吸收了国外先进国家及地区的理论及实践经验,是实现从快排,及时排、就近排、速排干的工程排水时代跨入到“渗、滞、蓄、净、用、排”六位一体的综合排水、生态排水的历史性的转变,是生态文明在城市雨水管理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和国际先进雨水管理理念接轨的中国智慧,同时也是中国解决城市雨水问题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山地城市水系规划的外部限制条件
山地城市的水系规划因受到地形地貌及城市建设开发现状等条件制约,往往面临以下三个问题:(1)水系统被地形、道路或建筑物等分隔,呈现不连续状态。(2)区块水系统分布不均匀。(3)滨水生态功能缺乏或已被污染破坏。
3、生态优先原则与具体实施策略
山地海绵城市的水系规划需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以自然生态系统为框架,统筹考虑保护、修复、新开挖水系。首先是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尤其是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敏感地区的保护,最大限度的保护“山水林田湖”。其次是生态恢复和修复:对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山水林田湖),运用生态的手段进行恢复和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再次是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的低影响开发,生态型开发: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根据需求适当开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
具体实施策略层面:现从构建多方位水网系统,构建水系周边生态绿地系统,统筹规划排水防涝系统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山地城市水系规划的海绵城市实施策略问题。
3.1构建点线面一体的多方位水网系统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划定城市水域、岸線、滨水区,明确水系保护范围。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应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明确的水生态敏感区保护要求,划定水生态敏感区范围并加强保护,确保开发建设后的水域面积应不小于开发前,已破坏的水系应尽量逐步恢复原有的水系。保持城市水系结构的完整性,优化城市河湖水系布局,实现自然、有序排放与调蓄。以保护自然生态水系。城市水系规划应尽量保护与强化其对径流雨水的自然渗透、净化与调蓄功能,优化城市河道、湿地、湖泊布局与衔接,并与城市总体规划、排水防涝规划同步协调。
3.2构建水系周边生态绿地系统
城市水系规划应根据河湖水系汇水范围,同步优化、调整蓝线周边绿地系统布局及空间规模,明确水系及周边地块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分析识别城市生态敏感地区,确保城市规划用地布局避开城市生态高敏感地区,最大限度保护城市原有“山水林田湖”,维护城市原有生态安全格局。结合城市景观设计,科学规划水系周边滨水植物过滤带是控制面源污染的最佳措施,通过过滤渗透、吸收滞留和转换等作用减少或消除进入地表及地下水中的污染物,改善水质的同时还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壤生产力,保护河岸,创造丰富的城市景观环境等多种功能。
3.3统筹规划排水防涝系统
实现海绵城市排水防涝功能需将山地城市的区块水系统进行统筹规划,实现多点连线,“渗、滞、蓄、净、用、排”六位一体。规划时将水网系统整体统筹考虑,因地制宜,按内涝风险高低划分片区,分区施策,把城市本身就潜在的地表坑塘充分利用起来,局部新开挖沟渠,以保证可以满足不同建设区块的基本需求和实现雨水调蓄功能的高稳定状态。内涝风险高的局部区域采取竖向调整,管网改造,增加调蓄设施,泵站改造等措施确保水系统安全。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海绵城市理论下的山地城市水系统规划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相关设计及研究人员应积极将国内外诸多的理论及应用技术和具体工程实践结合起来,以发挥海绵城市理论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及资源的多重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剑,陈兵.海绵城市理论下的山地城市水系规划路径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9).
[2]刘伍洋.海绵城市视角下的山地城市水系规划策略研究——以四川巴中经济开发区为例[C].2018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2018.
[3]唐蕾,赵艺维.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论的山地城市建设探索——以重庆市为例[J].城市地理,2017(16).
[4]刘亚丽.“山地海绵城市”基础条件分析和规划探索[J].重庆山地城乡规划,2016(4):9-13.
作者简介:
张金宽,浙江省省直建筑设计院,浙江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