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争夺战,要干预吗?
2018-05-14火星主妇
火星主妇
1
那天我正和朋友小美打电话说事情,但是没说上几句她就要对着电话外吼几句,这样吼了好多次之后,小美焦急地跟我说,“孩子又吵架了,我先处理。”然后急匆匆就挂了电话。
等她再打电话来已经是两个小时之后了,电话一接通,小美先和我道歉,然后就开始倒起了苦水。
家里的老二最近两岁了,开始有了自主意识,也有了物权的概念,看见什么玩具都要说是“我的”。但是六岁的姐姐并不让着她,两个人经常为了抢玩具吵架。
要么是老二推了老大辛苦搭的积木,要自己重新搭;要么是老大非要老二手里拿的、自己小时候玩过的玩具。小美是哄也哄了,骂也骂了,但是玩具争夺大战依旧天天在家里上演。
作为一个有三个孩子的妈妈,很多人问我带睡会不会很累、家务会不会很多、出门会不会很辛苦等等。
其实做家务也好、接送上下学也好,只是忙碌疲惫一些,处理孩子抢玩具才真的令人头大。
尤其是在暑假,玩具争夺战分分钟就爆发,一天24小时上演。
如果外婆出去参加什么聚会,只带回来一只气球,那这个价值2毛钱的玩意就能让三个小家伙吵上半小时,最后大哥生气、二哥哭喊、小妹妹抽抽搭搭,我一个也安抚不了。
或者家里一个非常老旧的、大哥小时候玩过的玩具,我翻出来给弟弟或者妹妹,大哥就会不开心地抢回去。
而大哥宝贝的乐高积木、拼图,也经常被两个小的乱翻一气,把大哥气得要死。
每次焦头烂额地处理完玩具纷争,我就在心底想:当初以为给了孩子一个伴,就会收获一份手足情深,或者兄友弟恭。不料这份美好的想象都被玩具给“破坏”了。
二胎妈妈们都清楚,二胎家庭孩子之间争吵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就是抢玩具。
2
在我们大人眼里,玩具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东西——就像家里的面包机和吹风机——是大家可以共享的。
而对孩子来说,玩具的意义却非比寻常。
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玩具比财产还重要——它们是孩子自我拓展的重要道具。
因为孩子用玩具探索世界,与玩具建立关系。
比如给孩子一根树枝,这就是他化身海盗,驰骋海洋的一把宝剑;给孩子一桶积木,他能搭出一整个城市,自己一会儿是英勇的警察,一会儿是勇敢的消防员。
《玩具总动员》里有一句话:“我们终究会长大,但是那些美好,从不会消失。”
孩子的幸福感取决于控制一直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东西。他不希望自己与玩具的那份美好的感觉被人割裂。
当孩子两岁左右时,会经历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在此期间的孩子,几乎无法跟他人共享玩具。两岁孩子的哲学就是“我的我的,什么都是我的”。
当孩子再大一点,有时候会将和父母的关系投射在玩具上,他们不愿分享玩具的背后,其实是对父母更多关注和爱的渴求。
所以当孩子一直说玩具是“我的”时,并不是他自私,或者在故意气你,而是他需要确定自己可以控制并使用这个玩具。
3
要从根本上解决二孩之间的玩具纷争,这里有几个小建议。
首先,要明确玩具的所有权。是的,你没有看错,我说的是“所有权”。
我们总希望孩子们可以安然共享家里所有的玩具,但是由于前文所说的玩具对孩子的意义很特殊,所以有必要准备一些物权明晰的玩具。
一但明确了玩具的所有权,玩具就不再是“稀缺”的资源。孩子的安全感将大大提升。安全感提升了,就不会时时刻刻都绷着弦和兄弟姐妹去“竞争”。
拥有高度安全感的孩子,随着年纪的增加和认知水平的增长,自然而然就会发展出分享的能力。
而一直处于被强制分享玩具状态下的孩子,即便长大了,拥有了很多物质,却始终无法满足自己内心孩童时期的匮乏感。
很多人的囤物癖、占小便宜、斤斤计较等毛病,都是这样来的。
其次,让玩具的小主人来决定玩具该怎么使用。
这个玩具到底是轮流玩,还是不许别人玩,这样的决定,需要玩具的小主人自己去做。
就算我们提出了其他更合理的建议,比如轮流玩5分钟、弟弟妹妹先玩、给来家里的小客人先玩等等,如果是在孩子不愿意的情况下去强迫实施,其实都是在破坏孩子的安全感和自尊。
而且,如果我们随意地按心情去支配玩具的使用权,孩子就会觉得不知所措,渐渐也会学习用哭闹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竞争玩具”的筹码。
当我让孩子完全自由支配他们自己的玩具时,他们就不会一个个轮流来我面前哭闹,以此来增加自己得到玩具的机会。相反,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和拥有玩具的那个孩子“谈判”。
另外,陪伴没有拿到玩具的孩子一直到他感到舒服为止。
由于第二点原因,有时候其中一方孩子是没办法拿到自己想玩的玩具的。这时候我们家长就要做好陪伴工作,允许孩子哭泣,发泄自己的情绪。
我们可以拿一些别的玩具给他玩,或者陪他做点别的事情,比如一起读故事,或者就是简单地一起抱一会。
慢慢地孩子会懂得:哭闹并不意味着可以得到玩具。但是爸爸妈妈很爱我,在我难过的时候,他们愿意陪着我。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引导孩子学会沟通交流。
对孩子来说,沟通并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尤其是低龄的孩子,在要玩具的时候,会抢、会打人、会哭,就是不会说。我们不仅要鼓励孩子学会用正确的语言交流,还要让孩子的关注点,从“竞争”转移到“解决问题”上来。
比如我们可以这样说:“弟弟,我看见你在伸手拿哥哥的积木,你是想要那块积木么?” “哥哥,弟弟似乎需要那块积木,你有什么可以帮到他的么?”“两个人要用到同一块积木,该怎么办,一起帮想想办法吧?”
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可以让孩子学会沟通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要求,也同时是在培养孩子的自信、控制冲动和延迟满足的能力。
4
其实,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能学会如何分享玩具,那么当孩子大了以后,进入更加复杂的环境、面对各种稀缺资源的时候,他也更有能力与他人沟通,去分享资源、获取帮助。
孩子日后沟通协调能力的发展,第一步就在如何和玩伴分享玩具上。我们的言行传达了对孩子的态度,如果我们用尊重、鼓励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孩子,对待他们之间的各种纷争,其实也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使其日后的處事方式会变得更加积极。
孩子的世界往往比长大后的世界更小。而他怀里抱的玩具,正是他的无价之宝。
愿你我能用爱、积极的规则以及包容去引导二孩之间的玩具争夺,日后不仅收获两个积极、独立、有担当的孩子,还能收获一份温暖的手足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