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道路分析

2018-05-14罗多福苑翔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海绵城市道路理论

罗多福 苑翔

【摘要】高速发展的城镇化带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也对城市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失衡。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不透水硬化地面面积增加,绿植覆盖率降低等现象。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主要不透水地面之一,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15%~20%。与此同时,传统管道的排水方式更加剧了城市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雨洪灾害频繁等一系列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需求。2013年,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地利用自然力量排水。2014年11月底,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提出了构建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水系统,实现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建设。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论;道路

1、海绵城市概述及市政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一般来说,所谓海绵城市,主要指的是如同海绵一样具有弹性作用的城市的总称,当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天气环境的时候,比如严重的暴雨侵袭灾害,可以具有良好的适应及抵抗作用的功能,下雨之后,能够完成雨水的吸附、积蓄、渗漏以及净化等任务,同时必要的情况下,对已经积蓄后的水进行释放处理。海绵城市构建过程中,需要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运用合理对策,有效对抗、防御和处理洪涝等自然天气灾害等情况,采用科学的雨水积蓄、渗漏以及净化循环利用法,保证城市的水资源供应,达到对自然环境保护的目的。显然,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规划设计十分关键。实施海绵城市市政道路规划设计的时候,需要重视地表水、自然雨降以及地下水等各个部分,保证水资源利用的科学、合理性,设计良好的排水系统,达到水资源的二次利用。从相关的规定要求中不难得知,对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非常重要,所以应制定长远目标。特别针对海绵城市而言,市政道路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蓄水能力的把控,应结合具体的承载力水平予以规划。一旦对该因素加以忽略,势必会影响到排水管网的正常运行功能,让使用年限缩短。同样,雨水释放的控制也要充分考虑到当地水土资源保护的有关规定,当内控水平不足成为忽视因素以后,也会对市政工程的规划设计造成不良影响。

2、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的有效设计方案

2.1确保道路绿化带设计更具智能化

市政道路规划过程当中,绿化带设计十分关键。从前城市市政道路规划设计通常运用物理导流的原理,设计成高于行车道路大概25-45cm的绿化带,从而完成雨水导流工作。实际上,这种设计处理方式并不可取,一方面,直接影响到雨水的导流处理,特别是在绿化带处于饱和的状态下,常会产生倒流的情况;另一方面,也阻碍了道路上的行人、行车,影响到正常的道路通行。比如:xx省xx市2016年以前,当雨季期来临时常会形成内涝的情况,究其原因,便在于不科学的绿化带设计规划。通过确保道路绿化带设计的智能化,不但使收集雨水工作化繁为简,而且将行车路面中的渗水排除之后,运用雨水收集工具可以完成依据自然导流方向的雨水收集任务,并且和生活用水的排水管加以隔离,让水资源的分配、供应紧张得到一定的缓解。一般情况下,鉴于市政道路规划设计中运用的均为拥有良好渗水作用的基材,可以使用最少的雨水篦子量,降低在收集雨水工作以后导流任务的人力耗费,同时还对行驶车辆的风向加以降低控制。当然,智能管网技术的引用,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将远程控制装置设计安装到雨水篦子前边,从而在管控雨水篦子口大小的时候,能够参考周期性时期下的雨水总量,亦或是瞬间来水总量,完成判断。如此可以降低人为性操作的失误,减轻任务量,同时确保了一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2运用边坡支护方法

海绵城市的特殊性要求市政道路规划设计时,应采用科学设计理念,边坡支护方法作为其中的考虑之一。通常情况下,城市周遭常运用该方法。出于进行洪涝灾害堤坝建设的考虑,利用边坡支护方法,在城市周遭雨水失控的过程当中,可以借助边坡形成临时性防御设施。那么,一般来说,无论是植草保护,还是护面墙,都成为边坡支护的重要选择类型。当运用护面墙方式的时候,很多人认为其和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并无多大联系,不过新兴施工技术的运用,很多市政道路规划当中采用了渗水层设置方式,那么护面墙便发挥出良好的导流性能,并可以维持稳定,当然对比植草保护,在控水水平方面稍逊一筹。比如:xx城市的市政道路规划设计的时候,便运用了护面墙方法,通过对城市的所有主干道路的周遭设置护面墙,让抗洪水平获得有效的提升。另一种植草保护的方法则非常实用。对于海绵城市来说,采用了植草保护方法以后,能够实时掌握相关的水土资源状况,在美观度方面也得以增强。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运用植草防护法,当瞬间雨量太大,亦或者长久受到雨水侵蚀的防护面,存在着严重的坍塌隐患。为了避免这一不良情况的发生或降低发生几率,有关设计工作人员可以使其和挡土墙相结合,通过在临近路基处设立35cm以下的挡土墙,能够有效降低道路遭受坍塌威胁的损害。

结论:

科学设计规划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提高城市市政道路规划的设计能力,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本文经过对海绵城市加以概述,分析了市政规划设计的要点,提出了几点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的有效设计方案:确保道路绿化带设计更具智能化、运用边坡支护方法、将渗水性能作为人行道路设计重要参考。希望此次研究的相关内容和结果,得到有关市政道路规划设计部门人员的关注与重视,以便从中获得相应的借鉴与帮助,不断促进我国城市市政道路建設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徐浩.以海绵城市为导向的街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7.

[2]杨贤房,张安皓.海绵城市背景下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方法优化研究[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38(03):98-101.

[3]杨国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市政道路的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9):82-83.

[4]杨杰,王辉.试述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7(02):193+195.

猜你喜欢

海绵城市道路理论
道听途说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城市的道路为什么叫马路
盛满理论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