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没落”与“野心”
2018-05-14朱玫洁
朱玫洁
近段时间,青岛动作频频。
6月刚刚凭借上合青岛峰会C位出道;7月又传出调整区划——胶州撤市设区的风声;就在前几天,青岛新机场也有了最新消息,启用时间初定于明年10月。这一系列的动作背后,是青岛不甘寂寞的野心。
曾几何时,青岛的GDP高居全国前十。但近些年,新一线城市迅速崛起,青岛却成了后进生,被成都、武汉、杭州、南京压着一头。青岛“没落”了,这样的声音在近些年时有听说。就在两个月前举行的青岛市全市重点工作会议上,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张江汀不惜“自揭伤疤”痛陈青岛“十大问题”,直言“有一种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睡不着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确实,在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身处中国GDP第三强省,作为全省经济领头羊,青岛有着不容推卸的责任与迫切变强的野心。只是,野心还需实力撑,“没落”的青岛要拿什么撑起自己的野心?
撤市设区
7月24日,山东省城乡规划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并公布《山东省沿海城镇带规划(2018-2035年)》。推进胶州撤市设区,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之中。而就在两天前,胶州市长张友玉就胶州城市发展有关问题回答市民朋友提问时也表示,目前,山东省委省政府和青岛市委市政府已经同意胶州撤市划区,但决定权在国务院,正式确定时间需要等待官方发布。
近年,撤市(县)设区并不少见。在强中心城市的浪潮下,成都、杭州、重庆等城市都在重划格局。
而青岛的撤市设区历程,更像一个“慢了半步”的大动作。青岛的中心市区聚集在胶州湾的东面一角,城市扩大很受限制。在2012年,青岛将原黄岛区和胶南市合并为新黄岛区,建设西岸高新区。此后一直“按兵不动”。到去年开始又一轮发力。2017年的9月,国务院、省政府批复了青岛市区划调整的请示,同意撤销县级即墨市(由青岛市代管),设立青岛市即墨区。此次区划调整后,青岛市行政区划由6区4市变为7区3市。市区面积达到5200平方千米,占青岛市总面积的46%。今年胶州市的撤市划区又提上日程。顺利的话,面积又将增大1300平方米,人口增长约90万。如此密集高频的大幅调整,可以想象青岛的城市发展格局将迎来新变。
青岛这一系列的动作背后,实际上是在践行去年提出的“三湾三城”的全新城市格局。山东对此也给予厚望。三湾是构筑“中心湾区(胶州湾群)、西部湾区(灵山湾群)、东部湾区(鳌山湾群)”海湾型城市新格局。三城是即墨、胶州、与青岛主城区的联动。鳌山湾位于即墨区,去年即墨的撤市设区,是将鳌山湾的进一步统筹。胶州则连接着中心城区和西岸黄岛区,融合胶州,是贯通三湾三城的城市框架的最后一步。也可以说,是青岛城市新格局的开始。
建新机场
除了撤市设区,张友玉还透露了有关青岛新机场的最新消息——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的启用时间已初定于明年10月份左右。多年来,青岛只有4E级机场,而无4F级机场。4F是机场的最高运行等级,可以起降各种大型飞机。4F级机场,我国目前已有11个,在西南地区的成都、昆明、桂林也都拥有。
由此看来,青岛确实有点尴尬。没有4F级机场,谈国际城市、谈枢纽效应都显得底气不足。更何况,青岛流亭机场航站区容量、飞行区容量已基本饱和。补足在机场等基础设施上的短板,无疑是青岛的燃眉之急。而青岛此次也是“憋”了个大招,这个新机场不仅达到4F级,并且是国内首家引入高铁的机场,济青高铁也下穿胶东国际机场并设机场站。新机场建成后,青岛主城区的流亭国际机场将停止使用。
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认为,青岛胶州湾“是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一扇门户”,青岛的海上区位优势不言而明。它不仅是上合组织有关国家面向亚太市场的“出海口”,也为日韩商品进入歐亚大陆市场提供了转口贸易平台。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推动,内陆城市空港、铁路港建设的热潮,青岛也不能只靠海路发展了。目前,海铁联运在青岛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同时也正在谋划海陆空铁一体化发展。此时,如果能够“喜提”一座大机场,资源集聚的效应会不断凸显。由于航空运输可以满足高时效性的要求,国际性枢纽机场会把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汇聚在一起。
另一个明显的作用,就是可以提升青岛的开放水平。临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外向型经济。一座拥有众多国际航线的大型空港,可以让一座城市的“手伸得更长”,让城市里的人走得更远。实现人流、物流向更广的范围辐射,进而带动国际贸易、物流、金融、科技创新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一座城市的开放水平和国际化水平。
后峰会时代
青岛作为一个改革开放前沿的沿海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可以说是它多年的心愿。今年,青岛的里程碑式机遇来了,凭借上合组织峰会,青岛正式迈入“峰会城市”的行列。
6月,第十八次上合组织峰会在青岛举行,青岛是继北京、上海之后,中国举办该峰会的第三城。此次会议,来自12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10个国际组织或机构的负责人齐聚青岛,注册外宾超过2000人。
上合组织峰会举行前几天,商务部正式复函,支持青岛创建全国首个“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青岛将以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为主体,重点推进与上合组织相关国家的务实合作。对此,张江汀反复强调,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是青岛发展的重大机遇,要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示范区建设任务,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峰会的机遇千载难逢,但如何把握,更考量着一座城市的智慧。此前,国际峰会对一座城市发展带来的巨大拉动,已经在杭州和厦门这两座城市近年的发展中被反复证明。
珠玉在前,青岛如何探索出自己的模式,如何走出自己的路子?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转自 城市进化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