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场所认知出发探索改扩建项目的总体设计
2018-05-14杨雁
【摘要】本文以湖北省博物馆的三期扩建工程为例,从整体布局、交通流线、建筑室内外空间、建筑的气场与氛围、绿化景观五个方面的设计与整合分析研究,诠释了对先前存在的场所认知对改扩建项目总体设计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总体设计;场所认知;改扩建
1、总体设计与场所认知
凯文·林奇在《总体设计》中提到:“总体设计是一门探索基地独一无二的特征,从空间、时间角度确定设计对象和活动的特点、范围,从而在基地上安排建筑、塑造建筑之间空间的艺术。”他认为每个基地不论天然的还是人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独一无二的。任何整体设计总要同先前存在的场所保持某种联系。根据格·舒尔兹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的解释,场所的精神是停留于此的人们的体验,好的体验需要同时拥有“方向感”和“认同感”,更重要的是,人们能在场所中找到归属感。对于改扩建的项目而言,先前存在的场所通常由保留的建筑所建造,这些建筑赋予场所精神。保留的建筑对改扩建的整体设计既是一种限制,又是一种提示,使设计师能从场所精神出发,充分认知场所。
场所认知,既要对基地的各要素进行分析,也要对场所的精神进行解析。本文以湖北省博物馆的三期扩建工程为例,从场所认知出发对湖北省博物馆进行总体设计,使其功能得以整合与扩充,使其精神得以传承与发扬。
2、湖北省博物馆的场所认知
湖北省博物馆前身是建国之初成立的湖北省人民科学馆。1953年成立湖北省博物馆(筹备处)。1959年春开始兴建陈列楼。1963年,3000平方米陈列楼建成并对外开放,湖北省博物馆拉开历史的序幕。1999年,湖北省博物馆迎来了第二次较大规模建设,建筑面积5717平方米的编钟馆建成开放;2005年12月,楚文化馆建成开放;2007年9月,新馆综合陈列馆建成开放。自此,服务了三十多年的老陈列楼光荣退出历史舞台。
楚文化馆、编钟馆与综合陈列馆位于老陈列楼北侧,形成一主两翼“品”字形的总体布局。建筑群高度体现了历史文献及湖北考古资料中所反映出来的楚国建筑风貌,即中轴对称、“一台一殿”、“多台成组”、“多组成群”的高台建筑布局,建筑风格突出了高台建筑、多层宽屋檐、大坡式屋顶等楚式建筑特点,成为湖北省博物馆的象征,也使“楚文化”成为其场所精神之所在。
3、湖北省博物馆场所方向感的认知与策略
舒尔茨认为,通过对场所内部的轴线、路径、领域的提取,可以将复杂的场所变得简单明了,凸显其方向性,加快人们融入场所的过程。
3.1总体布局的整合
柯布西耶形容轴线是建筑中的秩序维持者。省博所在的基地是一个南北长,东西短的不规则长型场地,楚文化馆、编钟馆与综合陈列馆位于场地北部,形成一主两翼的“品”字形的总体布局,其轴线不仅是整个场地的中轴线,也是有具有空间导向性和凝聚力的控制线。沿这条轴线展开的北广场使省博庄重肃穆空间气氛得以形成,并极具仪式感。
改扩建设计保留、延伸并强化了这条主轴线,以此更加突出处于轴线中央的展陈空间的主体地位。同时,设计在场地的南端结合保留的绿地设置了休闲公园,形成一轴三区的总体格局。轴线的延伸延续了原有场所的方向性,使扩建后的场所内部空间格局清晰,主次分明。
3.2交通流线的整合
省博场地北面、南邊和东边紧邻市政道路,外围交通便利。楚文化馆、编钟馆与综合陈列馆为对外展陈空间,北大门为对外人行出入口,北广场将北大门与三馆相连。西北门作为车型出入口承载对外大巴、小汽车及内部工作人员车辆的出入。北广场地下的停车场也是内外部车辆混合使用,不仅停车数量无法满足需求,管理也十分不便。场地东侧布置有数栋老旧办公楼,均在其东面设置有独立出入口从东侧的城市道路直接出入,西侧则设小门与三馆相连接。南侧大门曾经为主要出入口服务于老陈列楼,随着楚文化馆、编钟馆与综合陈列馆取代老陈列馆成为博物馆的主体,南门也与老陈列楼一同不再对外开放。
扩建后的场地拥有多个人行及车型出入口,整合道路,使人流、车流既能南北贯穿,又能互不打扰。新建的文物展览大楼位于综合陈列馆的南侧,南入口作为南区的主要人流出入口,与北入口共同使用,使观众可以直通文物展览大楼,进行有选择的参观。车流通过不同的出入口实现内外区分,大小有别。南、北、中三个地下车库均有独立的出入口,其中南北两个地下车库临近展馆,承载对外中小型车辆,中间的车库位于三中心地下,用于停放内部工作人员的车辆,减少交叉干扰,提高效率。大巴车集中停放于场地的西北角,与其他车辆互不干扰。整合之后的各类交通流线方向性明确,方便人们的使用。
3.3建筑内外空间的一体化
对外运营的建筑内外空间组成了场所内的公共领域,这一领域功能繁多、交通复杂,特别是省博的基地南北向进深大,东西向面宽小,呈北高南低的阶梯状,且东部局部由挡土墙分隔,将场所内的建筑分割开来。楚文化馆、编钟馆与综合陈列馆所处的北区地势较高,其东面、南面需拆除的建筑所在的区域地势低,其中东侧场地以三馆东侧道路为界设置了挡土墙以分隔地块。
总体设计顺应现有场地高差,以各入口处城市道路标高为依据对场地进行平整,减少土方量。由于用地紧张及建筑高度的限制,设计利用南北高差,使新建建筑采用多首层的方式与保留建筑相联系,减小场地高差所带来的使用上的不便,也增强了建筑间的联系,使场所内方向感明确。
场地北高南低的地势使新建建筑的部分功能空间置于地下或半地下,新建的文物展览大楼南入口处在东西两侧均设置了下沉广场,内部布置了大量文化休闲设施,下沉广场紧贴建筑,联系了编钟演奏厅与南广场,既可疏散馆内人员,也提供了休闲场所。建筑首层朝南开口通过南广场平入,由于南区地势与楚文化馆、编钟馆与综合陈列馆场地低了6m多,建筑北部以二层开口接入原有场地内部道路,便于疏散。新建的文物展览大楼与综合陈列馆在中轴线处以双层连廊连接,使两栋建筑既可合为一体,又能独立运营。东侧场地保留挡土墙,依地势设计的接待中心、文物保护中心与研究中心三栋建筑面向东侧城市道路于建筑首层设置独立出入口,与馆内参观人流互不干扰;同时也在建筑二层设置联系场地内部道路的辅助出入口,方便管理。
4、湖北省博物馆场所认同感的认知与策略
舒尔茨认为,场所精神取决于(下转68页)(上接66页)人如何将对环境的理解补充、集结并形象化或象征化。每块场地都有其独特的精神,这个精神包含着地域精神,成为城市文脉的一部分。
4.1建筑气场与氛围的和而不同
自楚文化馆、编钟馆与综合陈列馆取代老陈列楼以来,其中轴对称、“一台一殿”、“多台成组”、“多组成群”的高台建筑布局,多层宽屋檐、大坡式屋顶的楚式建筑风格已为湖北省博物馆的象征,深入人心。
在设计之初,对于总体设计与新建建筑的定位上就确定了以楚文化馆、编钟馆与综合陈列馆作为为湖北省博物馆的象征不变的原则。设计延续了原有布局中的对称、秩序、重复,采用“藏”、“融”、“衬”的手法使强化省博庄重与华贵的场所气氛。
新的设计是新时代精神的彰显。新建建筑与楚文化馆、编钟馆与综合陈列馆在前后关系、建筑高度、材质颜色以及细节的处理上既与原有建筑相协调,又不拘泥于原有建筑形式。新建建筑不再重复原有建筑的多层宽屋檐及大坡式屋顶,建筑设计以的鼎盛江城为母题,用现代抽象的设计手法对其做出建筑的诠释。新建建筑将各个部位的建筑高度都降于楚文化馆、编钟馆与综合陈列馆的檐口之下,使建筑在各个角度都能将三馆那标志性的大屋顶展现于世。自南向北排列的文物展览大楼、研究中心、文物保护中心和接待中心形成独立的整体,与楚文化馆、编钟馆与综合陈列馆在对比中交相辉映,形成了和而不同的独特气质。
4.2绿化景观的丰富与传承
省博基地绿化资源丰富。北广场入口处东西两侧各有片大片绿地,树种丰富、草木葱翠。楚文化馆、编钟馆与综合陈列馆围合的内广场中设置鱼沼飞梁,为省博平添一抹诗意。三馆的南面是大片樟树林,古木苍翠,郁郁葱葱,是省博的后花园。
用地的紧张和建筑高度的限制使新建建筑势必要占据南区樟树林的大片区域,为了尽可能保留樟树林,新建的文物展览大楼布置紧凑,减小占地面积。重点保留了南广场两侧的樟树林,并对部分树木进行移栽处理,将其植入场地内其他的绿化部位,使更多的绿化渗透到场地之中。为了保持省博的历史环境,设计尽可能保留了原有的绿化。新的景观空间继承原有的规划思路,围绕中轴线展开。考虑到北广场入口处狭窄,空间局促、大气不足,也难以满足博物馆日常活动的需要,设计在保留原有的绿化的基础上,将北广场入口处加宽,并通过设置树木、将原有零散的小块绿地化零为整、保留并美化场地内原有鱼沼飛梁等手段丰富和加强轴线景观序列,唤醒人们的记忆,加深了使用者的认同感。
结语:
在改扩建项目的设计中,应从总体设计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其先前存在的场所的特质,尊重其场所精神。对场地的贯通、道路的流畅、新老建筑内外空间的连续、建筑的气质与氛围的和谐、环境的协调统一考虑,才能让停留在此的人们对这个改造与扩建后的场所产生认同感与方向感,使其在这个城市中重获归属感。
参考文献:
[1](美)凯文·林奇,加里·海克.总体设计.黄富厢,朱琪,吴小亚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挪)诺伯格·舒尔兹著.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07
作者简介:
杨雁(1983-),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