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党建:困境与出路
2018-05-14吴蓉
吴蓉
摘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党的建设结合起来,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任务,也是目前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首要任务。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党建面临着党员价值观偏移、党组织纪律涣散、融入保障不足等现实困境,积极探索农村党建工作新模式,从夯实融入基础、创新融入方式、健全融入机制等多方面着手,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入,对改善党风、创新党组织工作形式和完善工作制度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村党建;困境,路径
农村党组织在农村经济社会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是农村社会的核心、基础、桥梁、纽带与战斗堡垒,是农村社会发展、文化建设的重任,其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着自身形象下降、凝聚力弱化等问题的挑战,加之农民信仰、社会主流价值观等受到剧烈冲击[1],给农村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趋势和农民民主诉求的日趋强烈,也给农村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党建工作的价值原则与道德规范,能有效引导农村党员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对改善党风、创新党组织工作形式和完善工作制度等都有极大的意义,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基层的传播和践行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必要性分析
一是增强农村党组织领导力和战斗力的需要。当前,部分党员宗旨意识淡漠;部分党组织软弱涣散,农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下降;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先锋模范作用差等[2],都是目前农村党建工作普遍存在和急需解决的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主导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明确规定了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能有效提高农村党员党性修养,端正行事作风,是农村党组织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遵循,是农村党建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能有效促进党员干部行事作风的规范、实现党组织凝聚力的增强。
二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文化改变了传统的发展模式,突破了地域性和民族性界限,逐渐以相互融合的姿态发展,促使各种文化及其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相互渗透和融合,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产生较大的影响。基于这一形势,我们需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发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作用,增强民族凝聚力。在当前农村地区,农村基层是推进社会主流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场所,农村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先进组织,是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力,承担着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把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落实到农村的重任。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农村党员思想道德水平,以引领农村文明风尚,凝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培育和弘扬提供有力的组织基础和政治保证。
二、现实困境
目前,在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党员价值取向偏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不高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党员能把集体主义利益放在首位,并认真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思想理论知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但仍有部分党员因对党性认识不足,将个人价值放在首位,而集体主义观念、为人民服务观念逐步淡化,加之农村传统价值观和价值信仰的缺失,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非主流价值观在农村的蔓延和渗透,严重影响着农村党员价值取向的选择。农村党员文化程度较低,大都以初、高中文化为主,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导致党员价值取向和党性的迷失,出现思想不正、价值取向混杂,弱化了集体主义价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据相关统计,15.5%的人不完全认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14.5%的人不能完全认同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干部和群众,还有少数党员干部信神佛、搞迷信。[3]由此看出,目前仍有部分党员思想不正,价值取向偏移,弱化了党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践行中的主动作用和带头引领作用,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党建的难度。
(二)农村党组织纪律涣散,融入基础不牢
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许多农村党员干部习惯于过去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而不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采用说服、引导、调解等柔性工作方法,容易引起群众的极大不满和反感。而在农村党组织内部,一些农村地区缺乏规律的组织生活,党组织凝聚作用和权威性弱化,从而引发了部分农村党组织观念淡漠、纪律涣散的严重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一些基层党组织由于自身体素质不高、理论素质欠缺欠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上常常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读文件、念报紙等传统的教育形式不能激发党员的学习热情,达不到理想的教育目的;而在党员管理方面,部分党组织发展新党员时不严格把关、重数量轻质量,在管理农村党员时有常常忽视对流动党员缺乏教育和管理,造成了基层党组织纪律涣散、组织凝聚力不强的严重后果,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党建的基础。
(三)农村经济文化发展滞后,融入保障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迅速,但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加上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投资较少,导致融入工作的保障严重不足,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融入的基础设施建设、融入经费、融入制度等方面。一是融入的基础设施没有保障。党组织活动场所是基层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群众开展活动的物质载体,是党组织集中学习、活动的主要阵地,但目前仍然有很多村级党组织没有标准完善的组织活动场所,而已有的活动场所也缺乏党员活动室、图书室、档案室等相应的服务设施,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党建的有效阵地欠缺,影响融入效果。二是融入经费不足。农村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需要足够的专项经费作支撑,但多数农村地区因为资金有限,党建工作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很多党建活动因为资金短缺而放弃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农村党建的有效融入缺乏足够的经费保障;三是融入制度不完善。目前,农村部分党组织在党建工作中仍然存在贯彻不力、执行不严的现象,“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制度流于形式,在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时存在选择性执行、拖延执行现象,融入工作缺乏制度保障。[4]
三、融入路径
(一)夯实融入基础,增强农村党组织工作能力
着力夯实基层基础,提高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和战斗力,是实现两者有效融入的关键,因此,农村党组织需要从多种途径着手来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工作能力。
首先,加强农村党组织队伍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持续巩固领导核心地位,离不开一个有战斗力的班子,一个政治立场坚定、道德素质高、领导能力强、办事公道的支部书记。目前的农村党组织呈现出党员老龄化、整体素质偏低的现象,党组织需要通过吸收更多年轻优秀的人才加入进来,如复退军人、回乡的大中专毕业生等,充实党员队伍,同时逐渐改善党员学历状况,发展高学历人员入党,提高党员队伍整体质量。其次,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党组织内部党员之间的相互监督,确保全体党员和班子成员廉洁自律、远离贪污腐败,同时加强外部监督,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对于党员干部的监督,严格规范党员的职责和党员干部的权力范围,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同时,加大对党员队伍的管理力度,真正保障、落实党员在党内各项活动中的权利,以激发农村党员发挥模范作用。最后,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性,党员干部的待遇相对较低[5],为保护和调动党员积极性为主,上级组织应该着手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定期评比表彰先进党员、严惩以权谋私和违法乱纪的党员干部,树立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同时完善党员干部选拔机制,注重培养大学生村官担任农村党组织的班子成员、甚至负责人,信任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和担当意识,不断为基层党组织培养优秀的后备力量,提升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
(二)创新融入途径,提升两者契合度
引导党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维护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是农村党建的主要任务之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在引领与整合社会价值观念体系、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此看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农村党建两者之间存在交集和共同点,在农村党建过程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两者的契合度,以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入。
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党员发展、培训与教育的各个环节。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新党员时,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引入党员发展推荐、入党动机引导等环节,严把党员入口关,引入品德兼优、能力突出的新党员入伍,壮大党员队伍力量;在对正式党员的教育管理中,应以基层党员提高党性为出发点,开展基层党员教育课程,优化党校教育内容,针对农村基层党员的自身特点和缺陷,定期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针对性课程和活动,使他们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涵,以增强理解和认同。另一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农村党建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党建活动是党建工作的活力所在和生命力所系,是检验党组织执政能力和抓党能力的有利标准,可以有效实现党建工作的理念传播和信息交流,促进党组织成员之间的团结与合作。目前,由于农村党建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除了必要的主题教育活动,农村党组织很少开展实践参与、健康益智等方面的活动,党员业余生活单调匮乏,因此,党组织应该遵循从实际出发原则,采取与当地农村风俗习惯和传统风格相适应的语言风格,积极开展如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道德讲堂”等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党员的精神世界,提高党员个人修养和品位,长此以来,看待问题的角度、价值观念,自然会发生变化,党组织内部精神风貌也会焕然一新。
(三)健全融入机制,强化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农村党建的有效融入,需要足够的融入经费和健全的融入机制做保障。一是加大融入经费投入,完善融入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党组织各项工作和活动的正常开展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也需要完善标准的工作活动场所。农村党组织首先应该认真落实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村党建工作提供丰厚的经济条件,合理规划利用党建专项经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党建提供足够的融入经费;其次还需要加大对不能适用现有工作需要的村级活动场所的改造力度,巩固阵地建设,完善农村党建工作的基础设施。二是健全融入機制,强化融入保障。首先应建立经验转换机制,农村党组织在党建工作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如建立领导干部联点制度、虚心接受群众教育培养工作示范点等,积极总结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并以制度形式保存下来,将其转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农村党建的实践创新机制,以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其次需要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制定合理的考评标准,对融入工作的推进过程进行监督和考核,积极奖励表彰成绩突出的党组织和个人,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以提高融入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周浩.多元共治下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
[2] 张晓林.共产党员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国政协,2014(12):70-71.
[3] 李秀清.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及对策-以永安市为例[J].党史文苑,2014(14):72-75
[4] 张诺夫.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新情况新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1):58-62
[5]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