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护理的纠结事
2018-05-14姚跃
姚跃
对于如何照顾发烧的孩子,大概每一位父母都有一些常识和经验,但这些常识和经验有些又被经常推翻、更新。当一些新旧理念相遇,就会让人犯难,不知该如何照顾。现在,我们就来彻底解决父母对于孩子发烧的纠结。
一定要38.5℃才能吃退热药么?不到就不能吃?超了就一定得吃?
使用退热药的唯一目的是让孩子更加舒适,是对症支持,而非针对病因的治疗。我们之所以人为地定了一个使用退热药的温度标准,主要是因为当孩子体温超过38.5℃—39℃时,往往会出现能量代谢增加、呼吸心率增快等表现,同时精神也会略有变化,很不舒适。如果低热时就考虑使用退热药,很可能会增加对退热药的需要次数,有药物使用过量的风险,引发很多本可避免的问题。
即便当体温达到甚至超过38.5℃—39℃,假如孩子精神很好,也不是一定要服用退热药。精神状态和一般情况(比如食欲)是我们是否使用退热药的重要参考。孩子在睡眠中出现高热,是否需要把孩子唤醒喂服退热药,是妈妈们最纠结的问题之一,到底如何判断呢?我们使用退热药是为了让孩子更加舒适,舒适了更加容易入睡休息,因此,当孩子已经在睡眠状态时,一般不推荐把孩子唤醒给药。
2 老人说要“捂”以出汗,新时代的妈妈们说要“晾”以散热,发烧时究竟该散热还是保暖?
任何事情都不要那么绝对,孩子发烧时应该正常保暖,既不建議捂汗的做法,也不建议过度地散热,因为环境温度变化过大,会影响出汗。有些家长认为当孩子体温处于上升期时应该散热,这也不够科学,因为不管体温是否处于上升期,都应该正常保暖,而且孩子的体温变化很快,家长很难准确评估出体温是否处于上升期,根据孩子的冷热情况动态地增减衣服或包被才是正确的做法。
3 孩子吃完退热药会有效,但是没多久体温又升高,总是反复,需要去医院吗?
退热药使用后,孩子体温回落,但很快就再次反复,这是儿童发热常见的规律。尤其在起病的最初几天,很多爸爸妈妈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当出现体温的反复波动时,评估孩子的一般情况十分重要。在退热药的帮助下,体温稍微回落后,孩子的精神状态有所恢复,就不用太过担心,可以在家继续护理观察。
但当出现发热反复,伴有昏睡、反应迟钝等情况,或者食欲明显下降、出现呼吸费力或困难等特殊症状时,建议尽早就诊由医生评估。此外,3月龄以下的孩子建议出现发热即就诊;3月龄以上的孩子如果反复发热超过3天,仍无任何缓解的趋势时,也建议就诊。
4 烧得高了打退热针更有效?
使用退热药是全世界通行的十分安全有效的退热方法。一般而言,退热药可以解决80%的发热问题,剩下20%不能解决的问题常常是因为:
●引起发热的病原体本身易导致高热不退;
●体温处于上升期。孩子处于体温上升期时,合理使用退热药一般可阻止体温的进一步上升,这时虽然体温没有回落,退热药仍是有效的。但父母常常觉得体温没有回落,就会觉得退热无效;
●液体摄入不足。不管是何种退热方法,一般是透过出汗来将体内的热量带出体外。当孩子缺乏足够的液体产生汗液时,退热药效果也欠佳。
以上情况,退热药无效,退热针也同样无效,且其副作用较大或本身是激素类药物,不建议使用。
5 脑子到底会不会烧傻?
发烧时会不会烧坏脑子的疑问,从来没有停止过,答案是不会。发热本身对大脑并无损伤,之前大家有这样的概念,是因为颅内感染或脑部严重损伤时,往往伴有发热,而这些引起发热的原因,也可能会引起脑损伤。过去因为医疗水平有限,大众就因此误认为是发热引起的脑损伤,实际上发热本身和脑损伤无关。
6 孩子发烧温度过高会不会导致热性惊厥?孩子发生热性惊厥,会不会“抽傻了,?
热性惊厥,是指在发热初期或者体温快速上升期出现的惊厥。热性惊厥常发生在婴幼儿期,其中6月龄至3岁时最为常见。热性惊厥分为单纯性的热性惊厥和复杂性的热性惊厥。目前的科学研究表明热性惊厥的发生与发热程度并无直接的关联,更多是与体温上升的速度相关,体温高不代表一定会发生热性惊厥,体温的高低本身与孩子是否发生惊厥并无直接关系。
大家会担心发生惊厥时,孩子会“抽傻了”,也常常担心未来孩子会发展成为癫痫,运动或智力发育会受到影响。实际上,热性惊厥大多是良性的,不需特殊处理。绝大部分热性惊厥未来不会发展成为癫痫。但是当孩子的初次热性惊厥发生在1岁以内,每次发作时间较长(超过15分钟),在发生时24小时内反复发作,家庭内有癫痫的家族史等情况时,则可能会有复杂性热性惊厥的风险。当存在这些风险因素时,建议父母与可靠的儿科医生或儿童神经内科医生直接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