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命运
2018-05-14赵威
赵威
读书,本是一件雅事。可是,为了激励后学,有了“读书改变命运”的励志口号,甚至以“黄金屋”“颜如玉”为诱饵,读书一下子被功利化了。黄口幼童尚未步入书斋,功名观念已在心中生根发芽,读书成了名利场的敲门砖。于是,悬梁刺股,背着功名的包袱,以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的确,这样的读书改变了不少人的命运。即便到了现代社会,大学毕业生包分配时,一纸大学文凭就是进入体制内的门票,这对普通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的孩子来说,读书改变命运的效果立竿见影。“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被社会广泛认可。20世纪90年代,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后,大学产业化、规模化,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大家拼的不再是一纸文凭,其他因素对命运的影响更大,如自身的综合素质、学校的名气、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等。因此,读书改变命运不再那么明顯。
几年前,某公益组织拍了一部反映读书与命运的纪录片,讲述了一个贫困家庭的女生在高考前后的纠结,一个某高校独立学院(本科三批)的毕业生艰难求职的过程等,确实让我们看到了触目惊心的一面。笔者也曾是一位来自革命老区的山村学生,对此有切身体会,我们那个山村的师资力量极其薄弱,从中考开始就被区别对待,学生没有自由报考重点高中的权利,考上高中已非易事,考上重点高中几乎不可能,那么考上重点大学的概率呢?可想而知。
但是,这一切都不能让读书蒙尘。因为,读书与命运的关系,有一点需要辨明,即读书不等同于教育,“读书改变命运”其实是从“接受教育能否改变命运”的层面谈的。明白了这点,我们的困惑也就迎刃而解了。读书是一件纯粹的事情,就像旅游、下棋、交友一样,需要乘兴而为。读书与命运相关,但更多的是与个人的兴趣、修养、气质、情操相关,与功利则毫不相干,一个人通过读书反而会看淡功名。
摘自《燕赵都市报》2018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