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2018-05-14姜胜群

杂文月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病室凡卡契诃夫

姜胜群

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近千篇短篇小说,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的小说以独立思考的精神和直面现实的笔触,对俄国社会的丑陋,剖骨析髓,穷形尽相;针砭时弊,鞭挞腐败。很多作品在四千字、甚至两三千字左右,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笔调幽默,寓意深刻。

契诃夫小说批判的深刻性、题材的广泛性、文字的简洁性,具有杂文的味道,与杂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批判的深刻性。杂文的本质是批判,作为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契诃夫小说的批判性,尖锐深刻,振聋发聩。

《第六病室》中的知识分子格罗莫夫因为看到被押解的犯人而深受刺激,发现自己原来一直生活在沙皇俄国这个大监狱里,而且永远无可逃遁。因为对黑暗残酷的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被统治者不容,被当作“疯子”关进了第六病室。病房医生拉京开始逃避生活,对现实妥协。在和格罗莫夫的争论中,开始觉醒。后来也被当作疯子关了起来,被迫害至死。

《第六病室》暗示第六病室就是俄罗斯大监狱的缩影,“病人”则代表着受苦受难的俄国人民。列宁读了这部作品后,说自己觉得可怕极了,以致在房间里待不住,“觉得自己好像也被关在‘第六病室里了”。

《第六病室》是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套中人》《在法庭上》《变色龙》《普里希别叶夫中士》等对专制体制的批判,同样笔锋犀利,入木三分。

题材的广泛性。杂文之“杂”,“杂”在题材广泛,穷尽世间万相,皆可信手拈来。契诃夫小说的题材,则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读他的作品,犹如在导游的带领下,遍游了沙皇俄国时期的城市、乡村、法庭、病房……结识了将军、市民、官僚、儿童……而所有这些,都是由契诃夫塑造的鲜明人物形象,呈现给读者的。

如《在钉子上》《小公务员之死》《胜利者的胜利》中卑躬屈膝、无可奈何的小官吏,《英国女子》中凌辱弱者的士绅和老爷,《变色龙》中见风使舵的奴才,《普里希别叶夫中士》中专制制度的卫道士,《公爵夫人》中上流社会的伪善、虚荣和庸俗,《在法庭上》中法官的麻木不仁……题材的广泛,源于作者的勤奋。《第六病室》的原型,就是当时沙皇政府流放犯人的萨哈林岛(库页岛)。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体弱多病的契诃夫对流犯和农民做了三个多月的实地调查,才创作出来的。

文字的简洁性。杂文的特点是简洁,被形象地比喻为“投枪”“匕首”。契诃夫说:“简练是才能的姊妹。”“我是极力拥护小作品的,要是叫我办一个幽默杂志,我会拒绝一切长文章。”他的小说很少有通常外国文学作品中大量的景物描写、繁冗的人物外貌刻画,更多的是简洁的白描。用不多的文字,表现深刻的主题,既是杂文的特点,也是契诃夫短篇小说的特点。契诃夫创作了近千篇短篇小说,很多作品在四千字、甚至两三千字左右,短小而精悍,称之为短篇小说中的“投枪”“匕首”,毫不为过。

短篇小说《凡卡》,通过九岁的凡卡给爷爷写信,反映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全篇僅两千余字,可谓字字牵动读者的心———“快来吧,亲爱的爷爷”“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带我离开这儿。可怜可怜我这个不幸的孤儿吧。这儿的人都打我。我饿得要命,又孤零零的,难受得没法说。”而结尾时,凡卡在信封写上地址“乡下爷爷收”,击碎了多少读者的心!

正是由于精短,《凡卡》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六年级课本。

杂文的本质是批判,批判现实主义的本质也是批判。与杂文不同的是,契诃夫拿起的武器是小说,通过刻画鲜活的人物,讲述有情节的故事来呈现。

杂文的特点之一,是善取各种文学体裁之长为杂文所用,诗歌体杂文,小说体杂文,话剧体杂文,均有人尝试,且不乏佳作。借鉴契诃夫的小说,对丰富、发展杂文创作,无疑大有裨益。

杂文毕竟不是小说,小说也不是杂文。但读契诃夫的小说,读出杂文味道,可谓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猜你喜欢

病室凡卡契诃夫
别让道歉成为一种打扰
病室的隐喻与现实的批判
——巴金《第四病室》与契诃夫《第六病室》比较探究
立足文本,引导学生续写
麦克尔·契诃夫表演理论与戏曲表演美学之比较
卫生部关于印发《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
集中扫描动词,想象透视画面
契诃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