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粤阳刚之美

2018-05-14施用和

神州民俗 2018年2期
关键词:普宁慢板歌舞

施用和

说起南北方的区别,除了气候上一个严寒一个温暖以外,另一个区别便在于性格上。一般大家认为北方人性格普遍豪爽、阳刚;南方人则大多温婉细腻。但偏偏在南中国地区,却生出了一种具有北方壮阳之美的民间艺术形式——英歌。

铿锵有力、节奏明快的锣鼓声响起了,伴随着锣鼓声还有螺号、吆喝声以及阵阵棍棒击打时发出的清脆的声音。装扮成梁山泊好汉的英歌表演方队,尽情尽力地跟随节奏击打手中的棍槌,呈现出一场豪气冲天的舞蹈表演。队形也是变化多样:一时是“双龙出海”,转眼就是“猛虎下山”;一会儿是“安穗花”,一会儿又变成了“田螺圈”,直叫观众眼花缭乱。这种气势磅礴、粗犷豪迈的舞蹈表演,就是普宁英歌。

在以细腻柔美为主要性格的南方地区孕育出阳刚之气极盛的英歌舞蹈,难免会让人觉得奇怪。关于普宁英歌的来源传说,主要有兩种:话说300多年前,外江戏(汉戏)曾来普宁演出宋朝梁山泊好汉下山攻打大名府救卢俊义的故事。其中有唱有舞,当时称为唱英歌。后逐渐删去唱的部分保留了舞的部分;第二个传说明末清初的时候,阶级矛盾尖锐,封建地主、官僚豪绅残酷欺压农民。为反抗压迫,群众借唱英歌为名练习武艺。相传最早的是旱塘乡的一位农民,为反抗本乡封建地主压迫,在其父亲安排下,徒步到少林寺学习武艺。回来后,因慑于封建势力,不敢开设武馆传武,便把学到的武艺改编成英歌舞,传授于东、南、西、北、中五个门头。久而久之,便发展成为了英歌舞。普宁英歌时至今日已广为流传为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它被认为是扬正压邪、吉祥平安的象征。

普宁英歌舞表演队伍在表演时分为前棚和后棚,人数少则24人、36人,多则72人,最多不超108人。前棚是英歌表演的主要部分。前棚表演舞者装扮成宋朝梁山泊好汉,如红脸红须的关胜或杨志、黑须满腮的李逵、和尚装束的鲁智深、白脸的武松等。他们身穿和京剧“紧身短打”相似的服装,上身坎肩,脚是“人”字形的裹腿,在以前每个人身上还挂有一个小牌,标明所扮演的梁山好汉角色。前棚表演者手持短槌和手鼓,舞者一半舞槌一半击鼓,也有全部舞槌。动作套式是五花八门,有“步田”、“洗街”、“旋槌”、“槌花”、“拜年”、“背槌”等样式,惟妙惟肖地表现了英雄好汉团结战斗、生死与共的英雄气概。

英歌后棚是折子戏和打布马的化妆表演。“打布马”是由一腰部下身用布装扮成马状、作骑马姿势、头戴官帽、长着八字胡须、手执双锏者与另一扮成和尚,执长棍的人对打,妙趣横生,最后以和尚打败骑马者作为整场英歌舞蹈的结束。

普宁英歌的动作类型多种多样,有的基本动作是提棒与眉平,扣棒在胸前,平屈臂,马步前进,多用侧踏步;有的扣棒在胸前,高提臂,单跳步;有的则是扣棒在下,从下而上,双提臂,单踢腿,步幅较大,槌花优美。

在鼓点和唢呐声中,在群众的欢呼呐喊中,英歌舞表演队边舞边走,在一个空旷的广场上上演一场豪气冲天的英歌舞蹈。普宁英歌以其威猛、雄浑、粗犷、豪迈的风格,体现了中华民族果敢、坚强、团结战斗、勇往直前的可贵品格和精神风貌,获得了“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普宁英歌”的美誉,普宁也被评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英歌这一阳刚的舞蹈形式并非只存活在普宁地区。同样在汕头市,活跃着英歌的身影——潮阳英歌。

和普宁英歌一样,潮阳英歌也展示出阳刚之气,是集戏剧、武术、舞蹈于一体的民间舞蹈艺术,是汉族民间广场舞蹈和傩文化形态的延续,至明代吸收北方大鼓子舞秧歌,逐渐演变而来。

潮阳英歌分为三种风格流派,分别为快板英歌、慢板英歌和中板英歌。不同的风格,舞法、所使用的棍棒都有所不同。如快板英歌的节奏快,鼓点紧,所用的英歌槌较短,运槌灵便;慢板英歌节奏较慢,所用舞棒比其他流派长,由三下槌或四下槌组成一套动作,慢中见势、势中显气;中板英歌节奏较之慢板英歌略快,鼓点连续,其基本舞法有打五棒、七棒构成一套动作,也有打八棒、十棒、十一棒、十三棒构成一组动作的,稳健中见潇洒,古朴中现圆活。至今潮阳英歌仍在广泛流传和发展,几乎每个镇都有英歌队,有时甚至同时拥有几支不同风格或不同年龄结构的英歌队伍。

但不管是普宁英歌还是潮阳英歌,目前都面临濒危情况,也都亟需抢救和保护。普宁英歌与潮阳英歌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资源来源《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广东民俗大观》

猜你喜欢

普宁慢板歌舞
莲花池畔歌舞飞扬
对普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思考
诺奖得主普宁的爱情三角梅
歌舞欢庆“三月三”
歌舞爷爷
一起歌舞吧
纳博科夫小说《普宁》中“车辆”的隐喻与流亡主题
基于田野调查的澧水船工号子研究
西皮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