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浅谈

2018-05-14阿旺旦增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新教材技能教材

阿旺旦增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2-0250-0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 社会 生活和进一步 发展 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 分析 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表明新课标体系已革新了传统课程体系,由过去的以学科中心逐渐转向以学生为本的轨道上来。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几年来我认真学习,深刻认识新课标,现在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1.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

在数学教学领域中,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 影响 ,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 规律 ,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即在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 研究 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问题。首先,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其次,创设一种让学生在学习上积极向上、敢于冒险、解决问题时能享受到乐趣和成功的班级氛围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在这种课堂上,每个人都参与学习、发表见解、独立或协同工作。一改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課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愉快宽松的教学环境。

2.灵活运用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做数学"

数学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体现,是学生藉此学习新知识的基本线索和教师赖以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新课程为教材的多样化和呈现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展开最基本的、丰富多彩的数学 内容 。更多的是强调学生实际操作,以试一试、做一做、讨论的形式编写。相当一部分的例题、习题较旧教材更贴近实际生活,更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由于初中数学课程内容的重大调整和变化,要求教师必须具很强的开发能力。要深刻领会新教材的意图,全面地熟悉新旧教材的变动情况,根据教材改革的要求及时更新数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好新教材。要善于以教材为基础,继承与创新并重,可对教材适当补充和删减,或调整教学顺序,搜索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不断积累课程资源,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带领学生分析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培养学生对教材的知识发现、探索和运用的能力,进而具有自学能力。讲授中,不能照本宣科,不能固守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现代 化手段、几何图形等,带领学生走向教材,用好教材,和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做数学"。

3.既要抓好"双基", 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全面开展创新 教育 在数学活动的探索过程中,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既要善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问题 和敢于提出问题,又要因材施教,及时给予指导。从创新层面看,探索性教学不仅需要师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和机敏性,而且有赖于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充分展示,实践告诉我们,初中阶段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为好。换言之,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从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发现 规律 。数学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 发展 ,强调学生是发现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掌握基本的 科学 方法 ,通过自己的探索与发现得出结论、找到答案。学生能够完成的例题尽量要让学生自己做,使学生不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虽然探究式 学习 的 内容 比较广泛,但有规律可循。因为数学从本质上具有两重性,它既是系统性的演绎科学,又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因此,探究性即体现在逻辑思维方面,又体现在数学实验方面,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最好的教学是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教师在探究性教学上要注意掌握好难易尺度。就 目前 来讲,方向已经明确,教师既要抓好"双基",同时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课程构建上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数学能力是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数学技能在解题中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试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这几个过程包括了创新技能的全部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从基础抓起,活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的观察、联想,由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并通过推理、论证,发现结论。加强开放型题目的训练教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同时,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自学例题、图解 分析 、推理方法、理解数学符号、温故知新、归类鉴别等等,学生在 应用 这些方法求知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数学能力,形成创新技能。

猜你喜欢

新教材技能教材
高级技能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教材精读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教材精读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秣马厉兵强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