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家庭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8-05-14张颖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小朋友心理健康家长

张颖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2-0226-01

都说幼儿时期幼儿的发展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特别是幼儿的心理发展,幼儿的个性:善良、乐观积极、乐于之人等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可以收这个时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几年的幼教工作中,我对幼儿有了更深的了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个性。有些孩子很"胆小",他们不敢跟老师说出自己的要求;有些孩子很"霸道",他们不懂得谦让小朋友也不懂得关系自己的亲人;有些孩子甚至出现了一些很怪异的行为,但是他们的家长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的确是"有问题的"。其实,孩子的这种种的行文都是跟家庭密不可分的,家庭教育及环境是幼儿最根本也最重要的教育。家长的行为及态度对孩子的个性养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现在幼儿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幼儿园的关注,确实现在的孩子有些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有一个案例:心心是我们班的一个小女孩,小班刚入园时她就是特别爱哭,从来不坐到椅子上,但是由于体质不好她也没怎么来园。升入中班后,她的行为越来越奇怪,表现的和其他小朋友都不一样。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老师带着大家做游戏时她从来不参加,老师组织的教育活动,其他小朋友都很感兴趣,可是她却觉得没意思。二、心心从来不坐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她喜欢跪在地上给大家"唱歌",所谓的唱歌就是哇哇大叫。每次午睡时是她最喜欢唱歌的时候,唱到其他小朋友都没办法睡觉她就会特别开心。三、她觉得自己特别厉害,老师都害怕她,所以她经常直呼老师的名字。四、每次吃饭的时候她都需要老师把她送到小椅子上,她总是不知道自己坐在哪。别的小朋友喝水的时候她从来不合,即使老师帮她打好放到她手里他也不喝。

对于心心的这些情况我们试过很多方法,引导教育、树立榜样、转移注意力等等,可是都不管用。我们跟心心的妈妈也沟通过好多次,开始的时候心心妈妈每次都说:我们在家挺好的啊。现在心心妈妈已经意识到了孩子的问题,可是她心理却不认为孩子需要一位心理医生来疏导孩子。其实心心这样大部分原因是爸爸、妈妈宠出来的。心心之所以觉得自己是最厉害的,连老师都怕她,是因为在家里的时候和比赛拔河爸爸总是故意输给她。每次老师找家长沟通后,他们总是回家安慰心心并给她买礼物,使心心不知道自己做错了,反而觉得自己受了委屈。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的家人的宠爱,卻不会关系他人。另一个案例:小小是班里的一名很乖巧很安静的小女孩,前不久妈妈又给她生了一个小弟弟。全家人都被这个新生命吸引了,自然会冷落了姐姐小小。有次小小的姥姥找到我们说想请我们帮忙教导一下小小,小小在家里跟妈妈大喊说我不喜欢弟弟,我讨厌他,快让他走。

其实小小会这样做,是因为感觉弟弟抢了自己在家里的位置。原本抱着自己的妈妈现在不抱自己抱弟弟了,原本爱自己的姥姥现在总是偏袒着弟弟。

其实孩子的种种行为和个性都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

1.家庭教育中教育方式不恰当

有些家长认为让孩子吃好、穿好、不生病就是合格的家长,家他们重物质却却忽视了孩子心理健康。不重视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及情感需要的满足。

独生子女现象,造成对孩子受到过多的溺爱。孩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考虑他人的感受,不懂关心家人。

2.父母应做好孩子的榜样

有些家长特别"护短",在老师跟她沟通孩子出现的问题时会反感老师,觉得老师不喜欢他的孩子。其实老师对孩子都是一样的喜欢,跟家长沟通是希望孩子变得更好。如果家长不仅不接受老师的建议甚至反感老师,那么这种情绪势必会影响到幼儿,这样更不利于教师管理幼儿。有些家长又会"过激",他们希望孩子改掉坏毛病,一旦发现孩子的问题,就会一通数落甚至责打。然而,家长的这种做法给孩子做了一个坏榜样,在孩子身上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3.以成人的视角看问题

有些事情对孩子来讲是好事或无所谓的事,而有些家长看待这些事的角度却有问题,如:看到老师让幼儿在幼儿园捡树叶,家长认为这样的话老师自己不参与,幼儿也就不用再做了。家长从成人的角度认为这样是对孩子不公平,而幼儿则认为这是集体活动,很有趣,是小朋友和小朋友之间的游戏活动。这样,家长的观点和孩子的感受就完全相反。反而让孩子无所适从,或者是长大后就学会在人际交往中斤斤计较,偷懒耍滑。

4.祖辈与保姆代养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很多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而无法全身心照顾孩子,这时必然就会请家里的老人,又或者是保姆帮助照看孩子,像这类情况就会出现以下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祖辈和保姆的知识水平通常都比父母较低,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看管孩子,而不是教育孩子,所以他们给孩子心理成长上的帮助就不如父母;另一方面看祖辈和保姆为避免孩子受伤,总是限制孩子的活动,或吓唬哈子有危险,这也使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受到影响,比如:运动能力差、不敢尝试新事物、胆小懦弱、夸大危险、依赖等。

那么如何来缓解各种家庭因素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影响呢?有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帮助部分正因家庭因素在影响我们孩子心理健康的家庭:

(1)要不断给孩子以积极的评价,并且要及时地表扬,为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给予孩子肯定的表扬,这样坚持做下去才能使孩子恢复自信心,逐渐做的更好。

(2)要注意改变家长自己的形象,如果你不满意孩子的某些特点,检查一下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表现,如有,要鼓励孩子和自己一起来改正。

(3)要给孩子的进步留有余地,给孩子提出的要求应该是孩子经过努力能够做到的,否则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4)作为家长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可能看到事物好的一面;与同事交往,对社会的态度尽可能从善意的角度来理解评价,这样才能在内心产生宽容的心态,对自己孩子的评价才能是积极向上的。

(5)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参与家务,充分发挥合作的功能,让孩子在家中享有民主平等的地位,加强与孩子的交流。

(6)加强与幼稚园教师的联系,及时与孩子同伴家长的交往,及时了解孩子的状况。

以上几点家长可以作为参考,希望孩子们在您的科学的引导下更加活泼、健康、快乐的渡过他们美好的童年。

猜你喜欢

小朋友心理健康家长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找茬儿
家长请吃药Ⅱ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