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小学生爱上数学课

2018-05-14董成张菊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数学课平行四边形教学效果

董成 张菊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2-0144-01

一堂好课,并不是强制学生学习,而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生的参与度越高,求知欲越强,学习兴趣就越浓,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就越好。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具有吸引力,使学生真正爱上数学课,就是教学设计中,值得重视的一环了。下面,就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爱上数学课的几点做法。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学习情境,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教材的大部分章节,都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在课堂上,创设各种活动情境,组织学生学习,并利用信息化手段,把情景图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就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

2.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一些有趣的数学知识,知道其应用价值,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比的意义"时,我说:人的身高与胸围的长度之比,大概是2:1;身高与脚长的比,大概是7:1;拳头的周长与脚长的比,大概是1:1。你们相信吗?同学们的探究兴趣立刻高涨。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纷纷测量自己身体的部位,验证这一"重大"发现……通过这个简单的实践活动,学生渴求知识的积极性就大大增强了。

3.在动手操作中,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堂教学中,仅有教师的演示是不够的,至少是肤浅的。教师要尽量设计一些,让学生参与实践的操作活动,使学生亲自操作,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体验感,获得感,学习才有兴趣,知识才能掌握的牢固。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先让学生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学具,重温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后,再把这个平行四边形通过裁剪拼成一个长方形,再比较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联系,进而推理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算法,使学生轻松、快乐的掌握了知识。再如,在教学商的变化规律时,刚一上课,我就从口袋里掏出12块糖,把这些糖平均分给第一组的6个同学。问:每个同学分到了几块?怎样列式,结果是多少?接着又拿出12块,现在24块,再平均分给这6个同学。问:每个同学分到了几块?怎样列式,结果是多少?让学生观察后,总结出了:被除数扩大多少倍,除数不变,商也就扩大多少倍的规律。用同样的方法增加学生人数,而糖的块数不变,就会总结出: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多少倍,商就缩小多少倍的规律。这样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学生手脑并用,发现和解决了数学问题,参与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既学得积极主动,还尝到了探求知识的乐趣,牢固的掌握了数学知识。

4.利用游戏活动,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的知识巩固环节中,安排游戏活动,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模拟现实的各种活动中,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兴趣,感受到学有所获的一种快感。例如,在教学完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后,我让学生做站方阵的游戏,做玩手拉手的游戏,在游戏中巩固了封闭图形的植树规律:棵数=间隔数的知识,收到了很好的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适时、适度、适当地组织一些小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效果。

总之,让学生爱上数学课的方法是很多的,关键是教师要在备课时,深入挖掘教材,研究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与教学内容緊密融合的活动,使课堂真正"活"起来,学生的求知欲才能达到极点,教学效果才能更好,才能使学生爱上数学这门课!

猜你喜欢

数学课平行四边形教学效果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课导入“八法”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有趣的数学课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网红”数学课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