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英语分层教学

2018-05-14杨青竹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分层作业英语

杨青竹

摘要:分层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全体学生都学有所得。分层教学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实施有差异的分组、分层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指导,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关键词:英语;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2-0094-01

1.提出分层教学的背景和理论

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我校地处县城,大部分的学生是农村学生,其中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没学过英语,导致学困生占的比例较大。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和难度的提高,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日渐突出,尽管教师对学困生进行辅导,但收效甚微。我们要做到尊重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正是由于学生个性差异大,让每一位学生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避免过去"一刀切"对学生的伤害,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2.教学目标层次化

有了学生层次的划分,教学目标相应层次化,具体的做法:每堂课制定出四个层次的目标:Ⅰ类学生除掌握全部的基础知识外,重在完成提高性练习:如句型转换,阅读理解与完形填空,还要自主学习一些与课本有关的课外知识,达到"会学"和进一步发展。Ⅱ类学生要强化基础知识的训练,就要熟练掌握各单元的知识并能灵活应用,并且老师要对他们加强学法指导,即"授之以渔",从"学会"达到"会学",向Ⅰ类层次发展。Ⅲ类学生要求巩固基础,端正学习态度并能独立完成课堂作业,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听懂"到"学会",督促他们前进,防止退步。Ⅳ类学生,由于没有多少英语基础,只能"授之以鱼",在记诵上下工夫,规定一定的量,同时降低要求,减少任务,着重培养他们学英语的兴趣,进一步调动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性,争取每堂课都能"听懂"。这样做,进一步体现了探索性学习的新课标理念,旨在使同学们明确地把握学习的方向,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防止两极分化,发掘学生的最大潜力,使学生全面发展。

3.教学中的学生分层

学生存在差异是必然的,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学习背景和社会背景,这是他们个体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学生在智力、认知能力、情感、兴趣与习惯、意志、健康等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对学习英语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

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进行分层教学。当然,在分层操作中不单纯根据考试成绩硬性划分学生的层次,不少有学习潜力的学生未完全发挥出来,或由于种种原因缺少良好的心理素质,单以成绩分层容易产生较大偏差,因此要客观地把握学生层次,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参考诸如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兴趣、动机、毅力、学习方式、智力水平、接受信息等一些软指标来区分学生层次。

可先让学生参加了一次中等水平的考试,进行大致分层,再根据平时对学生的智力因素的考察进行综合评判,最后以动态的观点来观察学生所处的层次,把他们分为A(优等生)、B(中等生)、C(后进生)三个层次,并采取多种

措施使优生能帮助后进生,同水平的学生之间进行竞争,以此牵引学生的内驱力。

4.作业分层

作业是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手段,既然在课堂学习期间,我们使用分层教学,那么布置作业时,也要有所考虑。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常常被统一大量的作业所累,成绩好的学生会觉得一些作业简单机械而不愿意做;成绩差的学生因觉得一些作业太难、做不出而不做。那么面对多层次的学生,如何利用作业来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扩大知识面呢?因此,对作业要求要进行分层,作业不仅是用来检查、衡量一个学生上课听讲效果的,更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和查漏补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發,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及所授内容,有的放矢地按A、B、C三个层次来设计布置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巩固发展。

5.分层评价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评价对学生产生的积极推动力,合理利用好课堂教学评价。注重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教学评价,要改变过去重分数轻能力,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做法,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方法等因素,评价的标准和内容要多元化,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特别要注重B层和C层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方面,及时发现闪光点,适时地给予表扬,不必要有错就纠,让学生由"羞于开口"到"乐于开口";对A层的学生要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具备较强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正确的评价,使C层学生体验成功,使B层学生得到满足和提高,使A层学生体验挑战,得到锻炼,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分层次教学法重视了学生个性健康和谐的发展,最大限度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分层次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是可行的,有效的。

猜你喜欢

分层作业英语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作业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