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语文分层教学

2018-05-14张月萍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教案分层评价

张月萍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办渠道,要全面推进家质教育,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在由不同学生组成的班集体中,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如何对待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分层教学就是解决这一差异的一种教学策略。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备课时分层次备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根据不同层次进行评价,实现教育、学习、发展协调进行。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2-0072-01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激发學生的活力,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被动发展的状态,努力形成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局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呢?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我以为可以在以下方面努力:

1.以人为本,合理分层

学生受到"先天的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性差异。学习方式、接受知识等都各自不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把他们以分层方式地契区分开来,根据他们各自的学习基础,心理素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并结合教材的要求把他们分成若干组、若干层面分别上课,分别指导,以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我们一般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分层教学。一是按学生现有掌握的基础知识情况;二是按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三是按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课例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不可能一致的,还有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始终注意这些变化,及时地进行调整。这里必须着重说明的一点,就是在分层教学中,为了课堂教学的方便,简单地把学生分成一、二、三层,而忽视了每个学生的差异,忽视了层次中又有多种层面的存在,这种分层教学势必无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是"换汤不换药"还是老一套。我们必须要提高对分层教育、教学的认识,把它作为一种理念,并落实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使每个层次,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2.因材施教,分层备课

教师要在课堂分层教学中驾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课前的分层备课。教者除了要把握好"教材",还要把握好"人材",即要对本班的每一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采取什么教学手段,如何应对和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并如何加以引导,这些都需要教师必须精心准备。在备课时,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处处为学生着想,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基础;要最大限度地设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并考虑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生动、愉快。这些对教师上好一堂课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彻底废除设置"线路",给学生"划圈子",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转,摒弃传统的"填鸭式"的备课方式。有一次,我看了一位老师的教案,他可谓颇费一番苦心,教案写得"十分详细",尤其教学过程更是写得更入微--"一行师问,一行生答",老师如何问,学生如何答都一字不漏地写在教案里。看完这位老师的教案,我不禁为这位老师的"苦心"深感叹息,心想这样满堂问,到底能使学生问出什么来呢?再者,这位老师面对着那么多的学生,他又如何知道学生对他提出的问题会给出怎样的回答呢?这个班级的学生会按照他的答案回答吗?我认为这样的教案再也不能存在下去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有自己的看法,不管他们如何想象,我们都要认真地面对,让他们充分地表现,即使他们说错了,也要耐心地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方向。备课一定要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位学生的水平,切忌扼杀或抑制学生的创造性。

3.分层评价,及时调整层次

成功的评价反馈是对学生学习的最高奖赏,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有力手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困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指明不足又指出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促使他们更加谦虚严谨,不断超越自我。及时调整层次是分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如果固定学生的层次,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不求上进的消极现象。因此,教师要及时调整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升级或降级的可能,具体做法是:如果A组中的某些学生成绩下降,不如B组中的某些学生,就把A组中成绩下降的学生调换到B组,而将B组中成绩进步的学生调换到A组;同样,C组学生经过努力成绩进步了,也可以调换到B组,B组成绩退步的学生也可以调换到C组。这样,通过评价,使成绩进步的学生升到高一层次,成绩退步的学生降到低一层次,从而在班级中形成竞争意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在语文教学中,分层是以学生的兴趣、个性、学习过程中的方法运用等层面的不同来分层的,标准不同,层次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可以根据学情做出新的选择。虽然每个层次的划分标准不同,但各个层次都要固守一个原则,即要把鼓励、唤醒、鼓舞学生的主体意识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

猜你喜欢

教案分层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立定跳远》教案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半张纸》教案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