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术后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影响
2018-05-14赖银清
赖银清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福建三明365000)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疾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因高血压引起的原发性脑实质出血,由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所造成的致残率以及死亡率极高,因此医学临床一直在探索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手术治疗作为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治疗手段,其实施的意义是对患者的颅内压指标进行控制,实现颅内压降低,血肿改善和脑疝的解除,促进脑循环,达到对受压迫脑组织的修复效果。在临床医学模式中,对患者常常以抢救生命为主,但是对患者功能恢复的情况却有所忽视,从而患者致残率逐年上升,因此本文将以早期康复治疗后的肢体功能锻炼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将其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数据
选入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进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共58例,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29)和研究组(n=29)。入选的58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8例,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45岁,中位年龄(60.57±8.11)岁。所有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高血压病史,同时进行MRI检查以及头颅CT检查确诊,并满足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出血灶分布中,20例为基底节区出血、20例为丘脑出血、10例为外囊出血、5例为颞叶出血、3例为原发性脑室出血。入选标准: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语言功能以及运动功能障碍;生命体征检测正常,未出现听力下降以及理解能力下降的问题,能够配合医护进行康复指导。排除标准:精神障碍、不配合研究患者。
1.2 方 法
两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以及护理内容相同,研究组则在手术完成后,其生命体征稳定后,在1日内进行针对性的肢体功能指导,对照组在手术完成的14日内进行此项运动。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对比如性别、中位年龄等呈现为P>0.05的无差异性。
①早期脑出血偏瘫患者的肢体应保持良好的功能位置,包括卧位和肢体的摆放,防止局部肢体受压,预防褥疮。卧位:侧卧位和仰卧位交替的方法,每1-2小时翻身一次,如有受损的皮肤,应尽量避免受压。同时做好相应的护理。肢体的摆放:首先保持仰卧位的姿势,将床头抬高角度控制在10°到20°左右,在患者臀部到小腿的位置放置低平长软枕,在腘窝的位置同样放一个软枕,或者将床的中间位置摇高,角度设置在20°到30°,让腿部稍微弯曲,在足部底处以及床尾中间放置一个硬枕,以此避免足下垂的情况发生,让屈髋、屈膝、踝背屈90°,在双脚之间放一硬枕,从而保证小腿处不会向内部收缩,在侧卧位的过程中,将手部放到胸部或者上身,让肢体处于弯曲的状态,在下肢都放好软枕,避免局部位置受到压迫,以此影响血液循环。②肢体被动性训练,因偏瘫患者的肢体不能正常进行活动,因此需要由护理人员帮助其进行肢体的活动,分别进行下肢体、肩部、肘部、腕部、手指、髋、膝部以及脚踝运动,以此对肌肉萎缩情况进行预防,防止关节挛缩变形情况出现。具体流程为:患者在仰卧的过程中,通过应用枕头让偏瘫一侧的肩关节抬高,将肘部呈现为伸直的状态,手里握住毛巾卷,髋关节的位置稍微弯曲,并向内部回旋,同时应用脚托板对足部进行固定,避免被褥的压力对足部的压迫;护理人员应用左手对患者的拇指紧握,右手握住其余四个手指,将拇指和合并的四指缓慢的掰开,停留几秒钟,左手握住患者的腕部,右手握住患者的四个手指,进行屈伸训练,总次数可进行20次左右;同时进行上侧以及下侧肢体的康复运动,肢体训练每个进行过程达到10分钟,全身按摩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内,采用顺序由远向近的形式进行,力度从轻变重、从浅到深、由慢而快,每日进行2次,每日锻炼时间大于60分钟,在活动的过程中,要时刻测定患者的心率以及呼吸情况,如果出现呼吸急促以及心率提升的情况,则力度需要变轻,避免患者出现过于强烈的疼痛感。
1.3 康复训练的内容按摩和被动运动训练
当患侧肢体能力达到II级以上,则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运动,在训练的过程中,同时要注意对患者腕关节以及踝关节的保护,要处于功能位,对腕内收足下垂的情况进行纠正,运动幅度每日为3-4次,每次进行半小时左右。同时在医护人员与家属的帮助陪伴下进行瘫痪肢体按摩及被动运动,按摩由远心端到近心端,手法要求:先轻后重,由快及慢,要求均匀、持久、柔和、每次20min,每日3-4次。被动运动的部分包括每个关节的屈伸、旋前、旋后、内收、外展。先从大关节开始,循序渐进每个动作每次5次,每日进行的次数最少不可低于3次,最多不可高于5次。并鼓励患者进行腕关节的活动以及踝关节的运动。
1.4 主动运动指导
如果患者的患侧肌力水平达到III级时,则护理人员需要叮嘱患者进行健侧肢体的运动,在家人或者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慢慢增加训练量,当下肢肌力达到Ⅲ级的时候开始练习站立以及步行锻炼,先是由人扶着,进行重心转移般的移动,而后自由训练,在护士或者家属的搀扶下,指导病者进行向前运动,每日2-3次,一次5min-10min。慢慢增加活动量,然后在恢复一定能力的基础上慢慢指导病人进行日常生活训练,如自己吃饭、刷牙洗脸、穿衣之类的活动。同时,护理人员应时刻为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因患者对于疾病的过于担心,造成其日常生活过度焦虑,出现了紧张、焦虑以及烦躁等不安情绪,以此影响预后的干预以及护理流程,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指导外,对患者家属也应开展疾病指导,告知疾病护理的相关要点。
2 结 果
研究组患者进行为期6周的指导后,其肢体功能总有效率高达86.2%,对照组指导6周后,其肢体功能总有效率为62.1%,组间对比差异性存在;两组中位住院时间对比中,同样存在差异性,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以及中位住院时间对比
3 讨论
通过本次的实验调查可知,研究组患者通过康复医师以及责任护理人员的临床指导,在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后的1日内即刻进行康复训练运动,在这一过程中,由康复护理人员和护士对患者进行被动性的运动以及按摩指导,通过根据患者的肢体能力等级以及恢复的情况,慢慢进行自主性的运动指导,如坐位锻炼、站立指导以及步行性的训练,同时开展生活能力训练,其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另外由本次研究可知,对患者进行健侧肢体的运动性指导,能够对神经系统中的生理功能产生一定的刺激性,以此对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僵直以及足内翻的患者治疗效果佳,对患者的患侧肢体功能同样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中位住院时间进行了对比分析,由结果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例数达到25例,无效仅为4例,总有效率为86.2%,对照组的分析中,总有效例数仅为18例,无效为11例,总有效率为62.1%,组间对比差异性存在。由此结果证实,及早的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运动,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利于术后的尽快恢复,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比中,研究组的中位住院时间为(39.5±2.1)日,对照组为(53.6±1.6)日,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由此结果可知,减少住院时间后,患者以及家庭的经济负担也由此减轻。
综上所述,在患者手术完成后对患者进行早期的肢体功能康复运动,对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同时对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起到关键性的效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后,需要对病情进行监测,保证病情稳定的同时,及早开展功能运动,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最大程度提升生活质量,因此这一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延萍,景蓉,李水清,等.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6):844-846.
[2]张连琼,沈儒霞.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36):71-73.
[3]席培军,王海侠,赵艳华.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术后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9,31(12):1533-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