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8-05-14徐丽群张龙滨
徐丽群 张龙滨
(福州市第二医院,福建福州350007)
脑梗死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脑梗死主要是指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起的坏死现象,临床表现为神经功能缺失,临床中治疗脑梗死的方法主要有卒中单元、rt-PA溶栓、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有研究显示在患者发生脑梗死的4.5个小时之前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是最好的,在发病的6个小时内进行治疗也具有一定的价值[1]。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及时的实施有效的治疗对患者病情的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2]。此次研究针对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展开讨论分析,现将具体数据做出如下报告。
1 患者基础研究资料与治疗方法
1.1 患者基础研究资料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纳入标注:①患者及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②参加此次研究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和影像学检查均被确诊为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排除标准:①处于昏迷期的患者;②经脑CT检查发现有脑出血的患者。60例患者组成单一组,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最小的患者44岁,年龄最大的患者78岁,平均年龄为(61.0±6.8)岁,发病时间为6个小时内;60例患者组成联合组,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最小的患者44岁,年龄最大的患者80岁,平均年龄为(62.0±7.0)岁,发病时间为6个小时内,两组病例基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未见有明显差别,临床表现可见为均衡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参加此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在实施溶栓治疗后均使用肝素进行抗凝的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避免患者出现意外情况。
1.2.1 单一组 给予该组患者单纯静脉溶栓进行治疗。具有治疗方法如下:尿激酶与生理盐水进行混合,剂量分别为100万单位与150ml,利用脑血管造影实施静脉溶栓的治疗。
1.2.2 联合组 给予该组患者动静脉联合溶栓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尿激酶与生理盐水进行混合,剂量分别为100万单位与150ml,利用脑血管造影实施静脉溶栓的治疗;尿激酶与生理盐水进行混合,剂量分别为100万单位与100ml,利用脑血管造影实施动脉溶栓的治疗。
1.3 评估指标
①判定标准[3]: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显效:患者在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彻底消失,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46~100%,病残的程度是0~3级;有效:患者在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18~45%;无效:患者在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没有改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在17%以下。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100.0%。②评估指标:(1)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4]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一天、治疗后一个星期、治疗后两个星期及治疗后三个星期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比较,分数越高水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越严重。(2)根据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5]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包括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应用
本次研究所有资料均由同一人录入到EXCEL,并由同一人负责核实,保证所有资料准确、无误。将数据建立的EXCEL数据库导入SPSS19.0软件,对各种变量中的计数资料以%表示,使用χ2检验,用(±s)来代表计量资料,行 t检验,P<0.05 认定为差异存在显著性。
2 结 果
2.1 单一组与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单一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0%,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组间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数据见下表1。
表1 单一组与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n(%)]
2.2 单一组与联合组患者在治疗各个时期评分的比较
在治疗前单一组与联合组患者的评分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一个星期、治疗后两个星期及治疗后三个星期联合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优于单一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数据见下表2。
2.3 单一组与联合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的比较
联合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明显优于单一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数据见下表3。
表2 单一组与联合组患者在治疗各个时期评分的比较(±s)
表2 单一组与联合组患者在治疗各个时期评分的比较(±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n)6 0 6 0治疗前1 6.4±3.1 1 6.5±3.2 0.1 0 0>0.0 5治疗后一天1 4.9±2.8 1 0.5±2.1 5.6 2 2<0.0 5治疗后一个星期1 3.0±2.5 9.2±1.8 5.5 1 6<0.0 5治疗后两个星期1 2.1±2.3 8.6±1.5 5.7 0 0<0.0 5治疗后三个星期1 0.5±2.1 6.4±1.0 7.8 8 3<0.0 5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的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的比较(±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n)6 0 6 0生活状态4 6.4±4.4 6 0.5±5.8 8.6 6 1<0.0 5躯体功能4 8.8±4.7 6 1.5±6.1 7.3 7 5<0.0 5心理功能5 1.4±5.1 6 7.8±7.0 8.4 6 8<0.0 5社会功能5 2.5±5.3 6 5.5±6.6 6 8 6 8<0.0 5
3 讨论
脑梗死的病变组织以脑组织为主,严重的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了患者的生活治疗。脑梗死主要是因为缺血所引起的,因此在临床治疗时应该把重心放在恢复或者改善缺血组织的灌注,保证有一个良好的脑灌注压,恢复梗死中心的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纤维,生活电活动虽然已经不再活动,然而在这一时期若是有效的保持正常离子的平衡及完整的结构,尽早的恢复其血供,那么就可以恢复上述组织突触传递的功能[6]。脑梗死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在发生临床症状直至治疗开始的这一时间间隔,也叫做时间窗,若在这一期间患者及时有效的进行了治疗,那么通过治疗极有可能恢复到生病前的一种状态[7]。有研究显示,形成脑梗死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为阻断疾病进展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时间,在发生脑梗死后的4~6个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取得的效果做好,同时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也比较小[8]。
没有在超早期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多数有留有残疾,严重时甚至死亡,主要是由于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期(时间窗),患者的脑血液循环储备及代谢储备已经消耗干净,不能及时的建立侧支循环,使脑组织代谢及形态出现了不可逆的变化,这时就算进行溶栓的治疗,也不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情况,甚至会引起患者出现脑出血,加重了神经损害的程度。因此进行早期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此次研究中,单一组患者实施单纯静脉溶栓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实施动静脉联合溶栓进行治疗,经过治疗后发现,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明显优于单一组患者(P<0.05)。动静脉联合溶栓有效的恢复或改善了患者脑组织灌注,促使脑组织的代谢功能恢复正常,从而有效的恢复了患者的神经功能。
总而言之,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的优势,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神经功能损害的程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朱淼,张林林.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应用动静脉联合溶栓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7(13):31-32.
[2]陈梅英.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1):2007-2008.
[3]焦丽梅.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42例脑梗死临床价值评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2):27-28,31.
[4]姚文明.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D].青岛大学,2016,11(32):28-30.
[5]陈晨.不同溶栓方式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疗效比较[J].医学综述,2014,20(8):1496-1498.
[6]刘丰,洪士聪,刘吉良等.脑梗死超早期溶栓疗法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7,23(3):524-527.
[7]王晓东,曲竞,彭道勇等.静脉溶栓与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6,15(1):169-170.
[8]孙雪,阳国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超早期溶栓治疗[J].临床荟萃,2016,32(2):17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