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毕业生跨区域就业流动
——以西部地区为分析主体的研究

2018-05-14孙百才

关键词:生源流动比例

孙百才,徐 宁

(青岛大学 青岛教育发展研究院,山东 青岛 266071)

一、问题提出

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人才资源的初次配置,其合理分布和有序流动对于我国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区域间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区域流动的视角来分析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有利于了解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性结构矛盾,并为进一步疏导就业流向以及合理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布局提供政策依据。从现有文献来看,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大多立足于全国视野,在全国范围内讨论高校毕业生跨区域流动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没有将西部地区作为研究主体的文献。本研究以西部地区作为毕业生流动的基本主体单元,立足于西部地区分析高校毕业生的跨区域就业流动,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中的“去”和“留”问题。

二、文献回顾

劳动力流动,尤其是高技术劳动力的流动,在社会中非常普遍。劳动力流动分为:工作流动(job mobility/turnover)、地域流动(geographic mobility or migration)和职业流动。本研究只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地域流动,即高校毕业生由高等教育机构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的过程中,发生的地理位置上的变化。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不均衡性。对于何种原因造成经济发展在地区层面的不均衡性,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以新古典理论为基础,认为先天的差异是决定经济分布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如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静态新古典贸易理论(或称要素禀赋理论)、萨缪尔森的生产要素价格均衡理论。总的来讲,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随着劳动力的流动,地区之间要素价格会均等化,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将缩小。另一种以规模报酬递增的思想为基础,发展经济学关于地区发展的“增长极”理论、循环积累因果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边缘理论都沿袭了这一思想。

针对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原因,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配第( William Petty ) 较早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揭示了人口流动的原因, 他指出:比较经济利益的存在, 会促使社会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向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英]威廉·配第:《政治算术》,陈冬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第19-20页。。关于劳动力流动距离问题,凯雷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公式,构建了距离衰减规律理论,并提出居民点间的吸引公式。Bague(1969)提出了人口转移的“推力—拉力”理论,其主要观点认为:从运动学的观点看,人口是两种不同方向的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一种是促使人口转移的力量,即有利于人口转移的正面积极因素;另一种是阻碍人口转移的力量,即不利于人口转移的负面消极因素*Bogue,Donald Joseph,“Principles of Demography”,in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Vol.19(1969),p.410.。产生拉力的主要因素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工资收入、更好的生活条件、更好的受教育机会、更完善的文化和交通条件、更好的气候环境等。另外迁入地区存在一些不利于人口迁入的“推力”因素,比如迁移可能带来的家庭分离、激烈的竞争、陌生的环境等。只不过在迁出地,推力比拉力大,推力占主导地位,而在迁入地,拉力比推力大,拉力占主导地位。Boyer和Hatton(1997) 总结了影响劳动力迁移决策的主要因素:两地工资差距,迁入地就业状况、工作条件、居住条件、死亡率,两地距离,朋友和亲人效应*Boyer,George R.,and T.J.Hatton,“Migration and Labour Market Integration in Late Nineteenth-Century England and Wales”,in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Vol.50(1997),pp.697-734.。

人力资本理论提出教育和培训、工作转换、迁移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三个重要渠道。Sjaastad (1962)在人力资本理论框架下,提出一种成本—收益理论,他进一步系统地将迁移成本分为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本,将迁移收益分为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该理论将流动决策视为一种能在时间上给劳动者同时带来收益和成本的投资战略,劳动者的目的是使其实际净收入极大化,也就是劳动者是在计算其现住地和所有可能目的地收入流的基础上决定是否迁移*Sjaastad,L.A.,“The Cost and Returns of Human Migration”,i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70(1962),p.80-93.。事实上,迁移与就业流动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相当一部分迁移是为了获得更合适的工作。Bartel(1979)研究发现,接近2/3的迁移者是为了就业而进行的迁移。由此可见,迁移可以分为伴随就业的迁移和未伴随就业的迁移两种类型。Mundlak(1979)把流动成本解释为不仅是交通费用, 而且包括由于政府的行政控制而带来的流动成本*Mundlak,Yair,“Intersectoral factor mobility and agricultural growth”,in Research Reports, No.6 (1979),Washington,D.C.。Schiff (1995)认为货币成本还包括所有的行政费用以及在迁入地寻找住房和职业所需的开支*Schiff, M.,“Trade policy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in the short and medium term”,in Revue Déconomie Du Développement, Vol.95(1995),p.3-25.。Krieg(1991)利用微观数据证实了人口流动与人力资本流动之间差异的存在,而导致差异的关键就在于较高受教育群体的流动方向*Krieg,Randall G.,“Human-Capital Selectivity in Interstate Migration”,in Growth & Change, Vol.22(1991),p.68-76.。岳昌君、周俊波(2005)基于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以预期起薪衡量的跨省流动的经济收益*岳昌君,周俊波:《高校毕业生为何跨省就业》,《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吴荷平(2007)基于三个中心城市论和学生就业“成本—收益”理性选择博弈分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问题*吴荷平:《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研究》,《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第14期。。吴克明等(2008)从劳动力流动和教育收益率进行了研究,发现本专科毕业生在一定的劳动力流动频度范围内可以获得较高的就业收益*吴克明:《教育的收入效应新探——劳动力工作流动的视角》,《教育与经济》,2008年第4期。。

收入差距理论则强调迁移的动力来自收入差距和找到工作概率的差异。刘易斯在“两部门理论”中指出,劳动者从农村迁入城市的唯一原因是城乡收入差距。Todaro(1969)假定农业劳动者迁入城市的动机主要决定于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差异越大,流入城市的人口越多。他认为, 人口迁移是人们对预期城乡收入差距的反应, 当预期因流动而增加的净收益超过流动成本时,人们就会选择从乡村迁移到城市*Todaro, Michael P.,“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i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l69(1969),p.486-499.。Stark(1984)将相对剥夺感和绝对收入差距结合起来作为推动个人迁移的双重动机。他认为,一个人的效用由绝对收入水平和相对剥夺感共同决定,即个人效用函数的因子不仅包括绝对收入,也包括其收入在参照对象中的位置*Stark,Oded,“Rural-to-Urban Migration in LDCs: A Relative Deprivation Approach”,in Economic Development & Cultural Change, Vol.32(1984),p.475-486.。Rosen( 1985)的收入均等化理论拓宽了收入差别的定义。人们有一种往他们能够获得最高收入的职业或者地理位置流动的趋向, 而收入差别的定义是比较广泛的, 包括了非货币性的工作条件的差别*Rosen,S.,“The Theory of Equalizing Differences”, in 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 Vol.1(1987),p.641-692.。赖德胜等(2003)的研究显示,我国的沿海和内地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均存在的经济差异是毕业生就业流动的驱动力*赖德胜,吉利:《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制度分析》,《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更多地从需求方限制的角度出发,考察劳动力的迁移。该理论提出经济中存在主要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由于二者之间工作条件和准入条件的差异,造成了劳动力在两个市场内部可以流动,但是在二者之间很难流动。赖德胜、田永坡(2005)的分析发现,就业制度分割和社会保障制度分割提高了大学生就业搜寻成本,导致大学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进入成本”和脱离次要劳动力市场的“离去成本”都很高*赖德胜,田永坡:《对中国“知识失业”成因的一个解释》,《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

Kodrzycki(2001)的研究表明, 上大学前有过迁徙经历的学生毕业后更能适应跨省就业*Kodrzycki,Yolanda K.,“Migration of recent college graduates:evidence from 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urvey of Youth”,in New England Economic Review,Vol.1(2001),p.13-34.。在高校毕业生跨区域流动的类型上,Faggian等(2006)在就业流动的基础上提出了就学流动,并将就学流动与就业流动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按照流动行为的不同把毕业生分为五类:不断流动者,返回流动者,前期流动者,后期流动者以及不动者*Faggian, Alessandra, P.Mccann,and S.Sheppard,“An analysis of ethnic differences in UK graduate migration behaviour”,in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Vol.40(2006),p.461-471.。将二者结合起来作为一个连续的过程来分析,更加充分地考虑了前期流动对后期流动的影响,真实地还原了毕业生的流动形态。

根据就学流动和就业流动的区域变化,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研究初步发现了一些迁移特点和模式。曾湘泉(2004)研究发现,非北京生源学生中69%选择在北京就业*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课题组(2009)利用2004-2008年教育部统计的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数据,对毕业生的就业流动状况进行了专题研究。结果显示:从毕业生流入和流出的规模来看,东部地区始终是流入规模最大的地区,流入与流出比最高的是京津沪地区;中部地区则是流出规模最大的地区,也是流入与流出比最低的地区*马莉萍,岳昌君,闵维方:《高等院校布局与大学生区域流动》,《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23期。。参照Faggian等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分类方法,马丽萍(2010)*马莉萍:《留还是流?——我国大学生区域流动行为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岳昌君(2011)*岳昌君:《大学生跨省流动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复旦教育论坛》,2011年第2期。、杨钋(2011)*杨钋,门垚,马莉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现状的分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进行了研究。马莉萍定义了五种流动模式:不动、返回流动、前期流动、后期流动和不断流动。研究发现,人口变量、家庭背景变量、地区经济和教育规模变量是影响毕业生就学流动和就业流动的重要因素。西部地区不动者比例低、返回流动的比例很高。京津沪和东部地区的不动比例最高,而中部地区的生源地就业率最低。岳昌君通过对2009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的分析,研究了大学生跨省流动去向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毕业生跨省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从中西部内陆省份到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因素是跨省流动的主要原因。杨钋等使用麦可思2009年全国调查数据,总结出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四种空间模式,即不动、聚集、交换和发散,并提出毕业生聚集的“邻里”效应。

国内外对劳动力流动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宏观分析到微观分析的过程。从理论依据上看,经历了一个从利益最大化(“推力—拉力”理论、人力资本迁移理论、托达罗模型)到效用最大化(相对剥夺假说)的发展过程,无论是利益最大化还是效用最大化,都是以经济理性人假设为基础。因此,分析高校毕业生跨区域流动现象应以“成本—收益”理论作为基本的分析框架。其实对迁移影响因素的分析,都可以纳入这一分析框架中,比如信息因素、距离因素、心理成本、就业机会等。

以上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现有对高校毕业生跨区域流动的研究,缺乏以西部地区为基本研究主体的分析。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在空间上表现为从西部流向东部,目前的研究大多立足于全国视野,在全国范围内讨论高校毕业生跨区域流动问题,还没有立足于西部地区的研究成果。第二,缺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趋势的时序变化分析。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固定时点上的分析。如岳昌君、杨钋等、马丽萍均使用2009年的调查数据。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外部环境的迅速变化,在时序上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造成何种影响,是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三、分析框架与数据来源

1.分析框架

毕业生就业流动涉及生源地、就学地(高校所在地)和就业所在地。根据毕业生的流动特征,岳昌君等(2005)将毕业生流动分为“跨省就业”(图1中的1和2部分)、“跨籍就业”(图1 中的1和3部分)、“跨籍上学”(图1中的3和6部分)。本研究所指的“跨区域就业流动”,是指学生的生源地与毕业后第一个工作单位不在同一个地区的现象和行为。这里所说的地区指我国的三大地区划分,即中东西部地区,分析时以这样的划分为毕业生跨区域就业流动的地区单位。

图1 生源地、高校所在地及就业所在地的关系图

本研究采用Faggian等(2006)的分析框架考察毕业生流动的类型和特征。Faggian等(2006)在就业流动的基础上提出了就学流动,并将就学流动与就业流动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以学生的生源地、就学地、就业所在地的异同划分为五种流动方式。即不动、前期流动、后期流动、返回流动、不断流动。不断流动指学生为就读大学从生源地流动到院校所在地,毕业后又从院校所在地流动到生源地或院校地以外的地方就业,共发生2次流动行为。返回流动指学生为就读大学而发生了由生源地到院校所在地的流动。毕业后又从院校所在地返回生源地就业。前期流动是指学生由生源地流动到院校所在地就学,毕业后就留在当地就业。后期流动是指学生留在生源地接受高等教育,而毕业后流动到其他地方就业。

2.数据来源

本研究使用“甘肃省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衔接研究”数据库。该数据库在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2对甘肃的高校毕业生进行了调研。调研每年分两个群体分别进行:本专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在本专科毕业生的就业调查中,2007年的数据库包含了毕业生生源地、就学地和就业地的信息,其他年份数据库没有毕业生生源地的信息。因此,只能对2007年的本专科毕业生进行就业流动分析。在研究生就业调查中,2007、2008年、2009年、2010年的数据库包含了毕业生生源地、就学地、和就业地的信息,可以对这些年份的研究生进行就业流动分析。由于是对甘肃高校的毕业生调查,样本的就学地都是固定的,即西部地区的甘肃省。按照Faggian等(2006)对就业流动的划分方式,毕业生的流动方式也只包含“前期流动”和“后期流动”两种类型。

四、实证结果

1.毕业生到西部就业的意愿

随着时间的变化,西部地区本专科毕业生越来越愿意到西部就业,整体呈上升趋势(表1)。对于不愿意到西部就业的原因,选择“没有发展机会”和“收入太低”排在前两位,说明只要国家能够提供较好的发展机会,提高收入待遇,很大一部分毕业生还是愿意到西部去施展自己的才华。

表1毕业生愿意去西部就业的意向(%)

2.签约毕业生的分布

分生源地分析,2007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生源的本专科毕业生签约率分别为37%、40.6%、23.7%,西部生源的本专科毕业生签约率明显低于其他地区。从研究生样本来看,除2009年外,西部生源的研究生的签约率均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2009年西部生源的研究生签约率略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表2)。

表2分生源地的确定单位毕业生签约率(%)

从历年的确定单位的毕业生按照生源地分布分析,西部地区生源所占的比例最高,2007年西部生源的本专科毕业生占78.7%;2007-2010年西部生源研究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3.7%、42%、49.7%、48.4%,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生源毕业生所占比例(表3)。这与甘肃省高校的招生范围有关,甘肃省高校主要面对西部地区招生,毕业生西部地区生源人数比例最高,因而确定单位的毕业生人数比例也相对较高。

表3确定单位毕业生的生源地分布(人、%)

结合表4看出,西部地区在任何一个调查年份,生源地分布比例都高于就业地分布比例。同样地,中部地区的生源地分布比例在大多数年份也高于就业地分布比例。而东部地区的情况恰恰相反,每个调查年份的生源地分布比例都低于就业地分布比例。由此看来,东部地区属于人才净流入区域,西部地区属于人才净流失区域。

表4确定单位毕业生的就业地分布(人、 %)

以西部地区为分析的主体单位,进一步地分析流出和流入西部地区的高校毕业生情况。结合表5看出,在所有的调查年份,西部生源毕业生流出西部地区就业的人数都高于外地生源流入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人才流动“顺差”。本专科生2007年流入流出的差额占确定单位的毕业生比例为21.1%,研究生2007-2010年流入流出的差额占确定单位的毕业生比例在4~8%之间波动,本专科生的人才流出率远高于研究生人才流出率。说明西部地区是人才净流失区域,本专科生比研究生的流动性更强,更容易流失。

表5西部地区高校毕业生流出与流入比较

3.毕业生跨区域就业状况

本专科毕业生只有一年的调查数据,不能在时序上进行比较。表6可以看到,西部生源毕业生是西部就业的主力军。2007年本专科生流动到西部地区以外就业的人数比例为32.3%,高于非西部生源在西部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从研究生分析,在确定单位的西部生源毕业生中,流动到西部地区以外就业的人数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07年的22.2%升高到2010年的39.3%。而在确定单位的非西部生源毕业生中,流动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比例虽在2009年有所波动,但整体呈下降的趋势,从2007年的21.2%下降到2010年的13.7%。

表6两类毕业生的跨区域就业比例(%)

下面分析西部生源流动到外地就业毕业生和非西部生源在西部就业毕业生的具体流向。在2007年,西部生源流动到外地就业毕业生中,流动到东部地区和西(中)部地区的差异不大,本专科生和研究生流动到东部地区的仅比中部地区高出0.3和1.8个百分点(表7)。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生流动到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就业的人数比例都逐渐增加,但二者的差距也在慢慢扩大,流动到东部地区的研究生更多。从非西部生源来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占当地毕业生的比例来看,西部地区吸纳的中部生源毕业生的人数比例相对较高,2007年本专科生的这一比例为21.6%;除2009年外,西部地区吸纳的中部生源研究生的比例都高于中部地区生源比例(表8)。

表7确定单位的西部生源毕业生向西部以外地区流动的百分比(%)

表8确定单位的非西部生源毕业生在西部地区就业的百分比(%)

由于调查针对的是甘肃省高校,毕业生的就学地属于西部地区。本文主要分析毕业生的跨区域就业流动问题,即主要考察:哪些西部生源毕业生离开西部就业、哪些非西部生源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就业。因此,对于前一类毕业生,流动类型只包含:后期流动;对于后一类毕业生,流动类型只包含:前期流动。表9可以看出,在西部生源毕业生向西部地区以外流动的过程中,流动到东部地区的毕业生人数比例相对较高,流动到中部地区的毕业生人数相对较低,但二者相差不大,2010年的差距最高,东部比中部高15个百分点。

表9西部生源毕业生向西部地区以外流动的轨迹

表10可以看出,在非西部生源毕业生在西部就业的流动过程中,本专科毕业生中东部生源到西部地区工作的人数远高于中部生源毕业生,研究生流动的刚好相反,除2009年以外,都是中部生源的毕业生人数比例高于东部生源毕业生。中部地区的研究生更可能选择在西部地区就业,一方面是由于毕业生就业的“邻里效应”,毕业生选择离生源地更近的地区就业;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来西部地区就学的研究生更多的属于中部地区生源,就学选择的“邻里效应”进一步强化了毕业生就业的“邻里效应”。2009年之所以会出现东部生源人数毕业生高于中部地区毕业生人数的现象,可能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东部地区劳动力市场就业压力加大,促使更多的东部地区研究生流动到西部地区就业。

表10非西部生源毕业生在西部地区就业的流动轨迹

五、结论与建议

第一,毕业生确定单位的签约率存在东高西低的趋势。分生源地分析,西部生源毕业生的签约率整体上低于东部等发达地区。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高,就业机会相对较多,更可能吸引东部生源毕业生进行返回流动,从而提高了东部生源毕业生的签约率。

第二,西部地区属于人才净流出区域,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人才绝对数差距逐年拉大。西部生源毕业生流出西部地区就业的人数都高于外地生源流入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人才流动“顺差”,研究生2007-2010年流入流出的差额占确定单位的毕业生比例在4~8%之间波动。在确定单位的西部生源毕业生中,流动到西部地区以外就业的人数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非西部生源流动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比例虽在2009年有所波动,但整体呈下降的趋势,从2007年的21.2%下降到2010年的13.7%。所以,尽管我们以西部地区为主体计算流失“顺差”相对比例逐年缩小,东部地区是外地生源流入规模最大的地区,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人才的绝对数差距逐年拉大了。

第三,西部生源的毕业生和在西部就学的毕业生更可能选择留西部就业。西部生源毕业生是西部就业的主力军。毕业高校所在地对毕业生的就业地区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毕业时选择留在院校所在地就业。这一结论与北京大学课题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白皮书》的研究结果非常一致。从西部开发战略的人才需求出发,吸引高校毕业生服务西部地区发展和建设,应该充分考虑毕业生的前期流动,增加西部地区的高校招生人数和高等教育供给,扶持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发展,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在高等教育规模和层次上的差异,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西部地区就学来增加他们留在西部就业的可能性。

从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来看,西部高校的大部分毕业生愿意留在西部工作,已经签约的毕业生留在西部工作的比例一直稳定在50%左右,说明西部地区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既然大部分高校毕业生比较愿意选择到西部地区就业,而就学地和生源地是否为西部地区是影响高校毕业生选择西部就业的关键因素。因此,应该重点支持西部地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加强东部地区重点大学对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对口支援力度,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西部地区就学来增加他们留在西部就业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生源流动比例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人体比例知多少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流动的光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跨省生源调控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