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译著《冶金录》及其中的铸铁知识
2018-05-14仪德刚李世栋
仪德刚 李世栋
(内蒙古师范大学 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呼和浩特 010020)
19世纪下半叶,中国处在列强蚕食纷争之下,中国的有识之士们已经认识到只有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救亡图存;而要学习西方,首先必须翻译西方的著作。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主要目的即源于此。翻译馆先后翻译了大量西学著作,其中《冶金录》是金属工艺学的第一本译著,有其开创意义,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一些先进的铸造知识和技术。前人研究多以目录学角度为主,如张晓[1]、潘吉星[2]、王红霞[3]等人的著作。其余研究散于一些翻译史、出版史、技术史研究著作中,仅仅提到《冶金录》书名而已,或把它列入著作目录表中,并没有更多的描述,如方一兵[4]、冯志杰[5]等人的著作,还有王扬宗[6]、黎难秋[7]、房正[8]、熊宗武[9]等人的文章。对《冶金录》的内容研究着力最多的是施春煜的硕士论文《江南制造局技术引进及其工业技术体系的建构》[10],其“金属冶炼业的知识技术引进及其体系建构”一节中列举了《冶金录》卷中与卷下里关于金属学知识的内容。鉴于学界对《冶金录》的研究尚缺乏专门和深入,为此本文将主要探讨《冶金录》的翻译底本和中文版本,翻译背景与其中的铸铁知识,及其传播和影响等。
1 《冶金录》的原作者、底本和版本
《冶金录》一书由傅兰雅口译,赵元益笔述,全书共约4万余字,末尾附表四个。其英文底本为《成型与建模指南》(TheMouder’sandFounder’sPocketGuide),英文原书是一本袖珍书(pocket book),全书正文有250余页,最早出版于1851年,再版次数较多,笔者查证还有1853、1874、1878,1885、1893等版本,但除1885版与Statuary,Ornamental,Moulding,Ordnance,ETC合为一册外,并且1885版的目录为竖排。其它版本都与第一版没有差别,均为翻刻本,仅扉页上的出版公司名称不同。此书原作者是美国的采矿工程师FredOverman(1803—1852),中文译名为阿发满。经笔者在网络上查阅资料,发现阿发满还有以下著作:
①《铁的制造》:包括炼铁工业的各个分支,如木材切割、煤炭挖掘、木炭和焦炭的燃烧、铁矿石的开采和焙烧、高炉的建造和管理、锻造锤、轧机、鼓风机、热风等,还添加了一篇关于炼钢的文章*中文为笔者翻译,原文如下:The manufacture of iron, in all its various branches : including a description of wood-cutting, coal digging, and the burning of charcoal and coke, the digging and roasting of iron ore, the building and management of blast furnaces… : also a description of forge hammers, rolling mills, blast machines, hot blast, etc. etc. : to which is added an essay on the manufacture of steel / by Frederick Overman;
②《钢的制造》:包括炼钢的实践和方法,在新版的附录里还增加了当时最新的炼钢进展情况介绍*中文为笔者翻译,原文如下:The manufacture of steel: containing the practice and principles of working and making steel. By Frederick Overman… A new edition, to which is added an appendix, containing an account of recent improvements in steel.;
③《工程力学》:包括建筑工程机械原理和实践*中文为笔者翻译,原文如下:Mechanics for the millwright, machinist, engineer, civil engineer, architect and student : containing a clear elementary exposition of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building machines.;
④《成型与建模指南》:有关利用绿砂、干砂、土壤和水泥制范和成型的论文*中文为笔者翻译,原文如下:The moulder’s and founder’s pocket guide: a treatise on moulding and founding in green-sand, dry-sand, loam, and cement, the moulding of machine frames, mill-gear, hollow-ware, ornaments, trinkets, bells and statues;
⑤《实用矿物学、勘测与开采》:以通俗易懂的方法介绍了矿物学、勘测技术及开采工程等*中文为笔者翻译,原文如下:Practical mineralogy, assaying and mining: with a description of the useful minerals, and instructions for assaying and mining according to simplest methods.;
⑥《冶金学论文集》:包括采矿和一般及特定的冶金操作,并对炭、焦炭和无烟煤炉、喷砂机等进行了描述*中文为笔者翻译,原文如下:A treatise on metallurgy: comprising mining, and general and particular metallurgical operations, with a description of charcoal, coke, and anthracite furnaces, blast machines。
《冶金录》中文流传版本有江南制造局刻本、矿务丛书刻本、富强斋丛书本、矿务五种本、江南制造局译书汇刻本、续修四库全书本、西学富强丛书本、丛书集成续编本等。江南制造局本没有目录,版心为冶金上加卷题,如冶金上范模造法;西学富强丛书以江南制造局本之两页缩印成一页,有目录,版心分别为《冶金录》卷上、《冶金录》卷中、《冶金录》卷下。矿务五种本、富强斋丛书本均翻刻西学富强丛书本。江南制造局译书汇刻本、丛书集成续编本、续修四库全书本等均没有目录与江南制造局刻本同。以上这些不同版本在内容上没有差别,均与江南制造局刻本相同。笔者所查具体版本信息见表1。
表1 《冶金录》的版本信息
2 《冶金录》的翻译
近代中国处于西方列强压迫之下,唯有自强富国才是挽救危亡之途径。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到创办了一批军工企业,以及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意识到救国的根本在于人才[11]。负责培养人才和传播知识的江南制造局工艺学堂和翻译馆便应运而生了。1868年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创建之初,傅兰雅与徐寿等人就已经认为引进科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应从基础科学开始引进。首先要翻译一批基础科学教科书,一般工艺及制造技术行业的标准著作等。而洋务派则主张首先翻译江南制造局急用之书,能够尽快培养江南制造局所需的技术人才[12]。翻砂工艺是现代机械加工的必不可少之前提,江南制造局创办后,随即设立了翻砂车间,车间需要人才,人才培养需要教科书,因此翻译与翻砂相关的西学著作遂成为当务之急,而《冶金录》作为一本铸造技术使用手册,可以说是当时的首选,于是傅兰雅与赵元益合作翻译了此书。
2.1 目录中英文之差别
通过比较《冶金录》的中英文底本发现,译者依照忠实于原文的原则,在内容上并没有对其进行改编增删,只是在目录设置上中英文(图1,图2)有以下几点不同。
卷上之目录既与英文原目录不同,又与其子目录不同。为此笔者仔细对比书中内容发现,中文目录“生砂模”一节原本对应的是英文的第三节“Moulding in Green-Sand”,却把其后的三节“Moulding in Open sand”“Mixied Moulding”“Dry-Sand Moulding”的内容都包括了。中文第四节“作细巧花纹之模”是从英文中第六节“Dry-Sand Moulding”中的“small ornamental castings”这一小节开始。最后一节“作泥模余论”则从英文中第八节“Moulding without Thickness”之最后一小节“General Remarks on Cylinder Moulding”开始。对比中英文内容发现,译者并未缩减或更改翻译内容,仅仅是改变了章节划分。
对比卷中和卷下中英文目录可知,这两卷中文目录与英文中的子目录一样,两者之间只有两处不同,第一英文“Characteristics of Foundery Pig”一节对应中文则是“深灰色铁”“黑色铁”“铁有热风冷风之别”这三小节。并且英文中关于黑色铁的内容与深黑色铁内容是一个段落,而中文译本中黑色铁则单独成为一节。第二英文中最后一节“Melting of Bronze Metal; Melting of Lead, Tin, Antimony, and Brass”翻译成“杂论”,没有按照英文原意翻译。卷下对应的是英文中的附录一章,中文按照英文如实翻译,在目录上没有差别[13]。
图1 中文目录
图2 英文目录
2.2 书中化学术语的翻译
《冶金录》中的涉及的化学物质名称不多,其中元素的翻译沿用了傅兰雅在《化学鉴原》中所译名称。一般化合物的翻译也和《化学鉴原》一致,即按照化学式中元素的名称顺序而翻译,如硫酸铜,译成铜养硫养水。仅有个别的化合物与《化学鉴原》的翻译有差别,其中如氯化铜译成铜养绿养,而在《化学鉴原》中译成铜绿等。这是当时的译者没有考虑或区分开酸和酸性氧化物,同时也说明化学术语在翻译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其中主要的术语翻译对比情况见表2。不同的翻译者开始独立翻译时,所遵循的译书原则不同,造成了术语的不统一。随着西学的不断输入与国人科学素养的提高,以及各学科的发展,术语统一是必然要求,最终术语翻译也逐渐成熟一致。《冶金录》中的铸造用工具术语与现代通用的术语也不同,其翻译方式多为意译,如冲天炉译成柱形炉,反射炉译成倒焰炉等。
表2 《冶金录》中主要术语表
3 《冶金录》中的铸铁知识
西方近代科学的发展起来以后,由于物理化学以及晶体学研究上的进步,相关试验设备的先后出现,金属学随之快速发展。在铸铁研究方面,显微镜的使用以及金相学的兴起都促进了铸铁学的发展,使冶金学家可以在实验中得出可靠的数据。《冶金录》虽然是一本工艺手册,相比教科书来说内容较少,并且以技术操作为主,但其中后两卷系统地讲述了西方近代铸铁知识,在晚清来说是相对先进的,如对铸铁种类的介绍,尤其是介绍了西方发明不久的可锻铸铁,以及各铸铁的性能及冶炼和杂质对铸铁的影响。但这其中有些铸铁知识(多为数据)不准确,更没有详述合理的科学原理来解释相关问题。下文笔者将详解《冶金录》中的铸铁知识。
3.1 铸铁种类的介绍
现代铸铁学将铸铁分为灰口铁、白口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灰口铁又分为铁素体灰口铁、铁素体-珠光体灰口铁、珠光体灰口铁。《冶金录》卷中“论熔铸各事”之第一节“铁的性情不同”中介绍了第一号铁亦即灰口铁,第二号铁、第三号铁(白口铁),深灰色铁、能打之生铁(可锻铸铁)等铸铁的性质、生产方法和使用性能。这些铸铁知识是现代铸铁学上最基本的内容,《冶金录》中的介绍已经接近现代科学,并且还有许多定量分析。
《冶金录》中的第一号铁即灰口铁,灰口铁是当今最主要的铸造用材料,其断口颜色呈深灰色。书中对灰铸铁有以下叙述:
质纹如薄片聚成不能见其颗粒也,铁中所含之炭结成极细之颗粒,其形亦难猝见,大约质点聚密未易分别耳。([14],页289)
这里虽未认识到灰铸铁中的碳以石墨的形式存在,但已经指出碳在灰铸铁中结成极细之颗粒并成片状分布。文中还提到第二号铁所含之碳较之第一号铁(灰口铁)略少,内部颗粒更细。如果第二号铁的颜色比第一号铁更深,则不适合于铸小器物,却适合于在干模中铸造大型器物,因为其流动性能好,充型能力好,容易成型,并且浮于表面的杂质也少于第一号铁,不至于烧坏模具。第二号铁的牵力极大,铸后可以用来机加工,耐磨性能比第一号铁更好。这里的第二号铁也是灰口铁,只是第二号铁中的含碳量比第一号铁少。《冶金录》中的第三号铁为白色铸铁(白口铁),并提到:
在第一号铁与第二号铁化熔之时,令其多遇空气则变为第三号铁,若断之则其断面颇明,颗粒能辨,此种铁不合于铸物之用也。([14],页289)
这正是白口铁的制造方法,而未能言明通入空气的目的是使灰铸铁中的石墨分解,从而促使铸铁白口化。文中提到有一种颜色更深的深灰色铁:
深灰色之铸铁如见其中有笔铅者,用以铸大器物则不能坚固只可铸各种小件与空心之器,但铸极细之物断不可用粗而有颗粒之猪铁,因有粗颗粒则不能流入模之细微处,已成之后必不清楚也。铸铁若含磷少许则其色略为白色,其颗粒必不粗亦可以铸物。灰色铸铁铸成锅类之器而铁中所含之炭或笔铅太多则经火热而黑质化出烹煮之物必受其黑色而不可食矣,若用含磷之铁断无此弊。([14],页290)
从引文可以得知当时西方铸铁学上已经认识到磷具有细化晶粒的作用,因此含磷铸铁才有较好的流动性与充型能力,同时还指出了铸铁中的石墨在高温下容易析出,而含磷的铸铁不容易析出石墨,未能言明其中根本原因,即磷有促进铸铁石墨化的作用。
在下卷末尾有一节名为“能打之生铁”(可锻铸铁),其内容为:
第二号木炭烧之铸铁或铸厂中有零碎好铁块更可用,如将第二号铁与第三号铁调和亦可用之……置于铁箱退火,加新而细致河砂或极细之铁矿粉或黑锰养粉或用以上三物调和亦可。铁通盛满材料,以物件插入其中,将铁桶加热十二时至十八时,如铁质本身是极硬亦能少受锤打也。([14],页308)
可锻铸铁通常分为黑心和白心可锻铸铁,黑心可锻铸铁是美国人塞斯博登(Seth Boyden)于1826年发明的,此处引文叙述了黑心可锻铸铁的生产方法:首先将白口铁置于箱中围以中性介质(高炉炉渣、细砂),密封后放在炉内加热退火,退火可使铸件中的渗碳体分解,形成团絮状石墨。这是晚清译著首次介绍可锻铸铁的生产方法。1902年有一本专门的铸造学教科书《铸金论略》,辟出一章详细论述了可锻铸铁的制备方法,并且还有一段简明扼要的科学解释:
生铁照上法改变其性,必因放出炭质若干分。有玛利得驳之云,将脆性生铁或在铁矿粉,或在白石粉或在砂内退火,其变化非化学之变化,乃质点排列之变化。[15]
这两句话综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原因,正是由于石墨的析出,晶体内部的质点排列也随之改变。黑心可锻铸铁虽然发明于1826年,但《冶金录》英文原书中却没有给出相应的科学解释,仅仅介绍了生产方法;而出版于1878年的《铸金论略》英文原书中已经详细的介绍了生产可锻铸铁的科学原理。
中国大概在公元前5世纪就已经发明了韧性铸铁,可以用于制造韧性工具,这比西方的可锻铸铁发明要早的多。与西方可锻铸铁用高硅低碳铁水浇铸而成不同的是,中国古代使用的是高碳低硅的白口铁。中国与欧洲冶铸技术历程的发展不同,欧洲先发明了白口铁,后有灰口铁,然后才发明可锻铸铁,而中国古代发明白口铁之后,就发明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这就使可锻铸铁的生产发明在灰口铁之前[16]。中国的铸铁从块炼铁开始,最早利用的是陨铁,然后发明了坩埚炼铁,之后发明了高炉炼铁法,在此基础上又先后发明铸铁脱碳、铸铁柔化、生铁炼钢等技术。中西方的铸铁知识有比较大的差别,西方注重实验研究,《冶金录》中记载的铸铁知识有很多都是实验数据,而中国古代以技术见长特别是铸铁热处理,在古代文献鲜有相关数据的记载。
3.2 调和各铁试验法
《冶金录》的作者指出可以根据所铸器物的不同美观,以及使用性能的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铸铁,将前述几种铸铁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熔铸就可以得到所需的铸铁。例如:
铸铁之色为极深之灰色或其质太松,可以少加第三号之铁或旧生铁之碎块,若其色为黑灰色则每百分中加第三号铁三十分或加碎块铁三十分亦可。若铁中所含之炭太少,可以加第二号铁之合用为度。……总之将一类铁之第一号与别类铁之第二第三号或零碎块调和必出好铁。([14],页291)
以上所列根据颜色的变化,调整不同的铸铁比例使之混合可得到所需的新铸铁。
凡调和各种铁以所铸之器为主,如铸铁梁并铸铁轧轴所合用之铁不能用以铸空而有花纹之物,又如铸细小之器能得其最清之花纹则不可以铸重大之件,若用第二号之硬煤铁或第一号之硬煤铁与第三号之木炭铁调和镕铸大件最为合宜,但所用之硬煤铁必择其佳者,因其质颇有高下也。([14],页291)
这些内容都是正确的,文章虽指出了因所铸器物的不同,以及不同的使用性能,需要配比出符合要求的铸铁,但没有说明其中的根本原因。之所以铸小器物要用含磷的铸铁,是因为磷提高了铸铁的流动性,而含磷太多使铸铁有冷脆性,所以不能铸重大器物。
这些内容也和中国古代的生铁炼钢、熟铁方法有共同点,将不同含碳量的铸铁混合加热保温处理后,使其能够交换其中的碳,最后达到碳平衡,这和中国古代的生铁炼钢、熟铁的方法是一致的。
3.3 铸铁中非金属元素及其影响
铸铁中的铁是主量元素并占绝大多数,《冶金录》中认为:“生铁所含之炭为百分之二或至百分之六。” ([14],页301)这个数据很接近现代铸铁含炭量2.11—6.69%。铸铁中杂质主要有硫、磷、硅以及一些微量元素等,《冶金录》记述了这几种杂质对铸铁性能的影响。
含磷量的不同使铸铁的性能也随之改变,《冶金录》卷中有一段的内容详述了磷对铸铁性能的影响:
有一种易镕而速凝之灰色铁可以铸小而有花纹之器,但其颜色值过深者铸成之物不能清楚,铁内含磷少许者铸此种物最为合宜,若铸极小之物尚不可用,必取水铁矿炼出之铁用之,取其含磷多也。栏杆等有花纹之物不可用含磷之铁,必择其最细质纹之净铁而铸之,欲其能任猝加至重力也,轧轴与车轮铸成之时,欲其冷而凝结者,必用最坚固之第二号铁,若用第二号铁再加第一号铁或第三号之木炭铁或零碎铁块,与之调和为最宜。铸极硬之轧轴铁内含磷少许亦无大害,若铸车轮切不可用水铁矿炼出之铁。([14],页292)
以上引文中,对铸铁中含磷之多少与使用性能的介绍都是正确的,但是却没有说出其中的根本原因即磷在铸铁中的作用:第一,磷增强了铸铁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因此含磷铸铁可以铸造带有花纹的小型装饰器物。第二,磷显著提高了铸铁的耐磨性,所以铸造硬度高的轧轴,含磷少许不会影响其性能。磷含量的不同使铸铁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质,在《冶金录》下卷中给出了具体的数值:
铁含磷冷时性脆,若铁不和别质而含磷其色光而白且甚硬也,但也易生铁锈耳,凡铁二百分之内含磷一分,则铁之性情之大改变矣。([14],页301)
这句话非常正确,并且当今耐压铸铁的含磷量一般控制在0.4—0.7%。
《冶金录》下卷分别讲述了以下6种杂质对铸铁的影响:
硫,铁中含硫则易镕,较之净铁更易生锈,铁含硫少许亦无妨,但每铁百分含硫多于一分则冷时,铁性甚脆,即热时亦能脆也。矽(硅),矽为生铁常含者,热风铁含矽多于冷风铁,镕铁所烧之煤火铁矿内有硫或磷则热风铁内含此二物,较之冷风铁稍多。凡铁含矽则硬而脆,其性情与含磷者同。铁含砷其色白而质亦脆。铁含铬则其质硬几似金刚石,但令铁与铬相合非易事也。锡与铁相合,其质硬而最佳;如锡与铁相合各半,其色最白坚光如钢。([14],页301)
这些以上内容和现代铸铁学是一致的,硫与铁可以形成低熔点(1190℃)硫化铁,液态硫化铁与铁水能够无限互溶,易于与铁再更低温度下形成共晶,其共晶温度只有988℃,因此铁中含硫易熔[17]。同时硫增加了铸铁的热脆性,使之容易生锈。硅是铁中常见的杂质,能够使铁有冷脆性,并且和磷一样都能提高铸铁的硬度;铬可以提高铸铁的硬度,是铬系耐磨铸铁中主要合金元素;锡能提高铸铁强度。
比之晚出的《炼钢要言》中也有一段相似内容:
含矽则性硬而脆,每百分中含硅〇.八分尚无妨,但必另含锰三分,否则于质有影响。钢铁含硫性热脆。钢铁每百分中含磷有五分至八分,性均冷脆;钢如每百分含磷二分尚无妨,于打轧钢条每百分如含磷多于〇.八分则坚固必大减。铁每百分含锰五分性冷脆性,铁若变钢则含锰有大益。钢含砷性热脆,如用速冷之法(淬火)时含砷有益,钢内含砷硬性加而韧性减且红脆。钢含钨性硬而韧;铁含钒易于抽丝;铁每百分含炭〇.二五分为熟铁,含炭〇.五分为钢,含炭一.七五分为钢尚能粘接之界,含炭二分为初入生铁之界。[18]
这上边说含碳量大于2%为生铁,与《冶金录》介绍的一样,并与现代金属学基本一致,熟铁、生铁、钢的含碳量几个数据与现代数据有一定的差距。锰、钨与钒对铸铁的性能的影响是正确的,但这几个数据不准确,这些内容在《冶金录》中没有介绍。
4 《冶金录》的传播及其影响
《冶金录》作为江南制造局的教科书,在江南制造局附设的工艺学堂中,是基本的金工教科书。江南制造局翻译出版的科技译著,每本书刻本数量多在千本以上,除满足工艺学堂的教学外,同时制造局也在社会上出售所译西书,一时开明人士与学子购买者颇多。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许多企业的员工也都在学习西方科技,他们也购买江南制造局或其它译书机构出版发行的西学译著。在盘塘煤局初创时期,盛宣怀就曾为煤局工作人员代购了许多江南制造局刊刻的西书译著,如《地学浅释》8本、《金石识别》6本、《冶金录》2本等[19]。张之洞也曾经向江南制造局订购西书十五种,其中就包括《冶金录》。这些主张实业救国的洋务派爱国人士显然把《冶金录》看作是引进西方先进铸铁知识的起点。
在西学影响下,还有一些传统的中国书院也要求学生读西书,如豫南书院要求学生阅读的西书书目就有几十种,涉及政法、军事、医学、数学、科技等许多方面,其中含有赵元益笔述的《冶金录》《西药大成》《井矿工程》等[20]。维新运动时期,作为岳麓书院最后一任山长的王先谦,在主持书院时曾改革教学内容,设立经、史、掌故、算、译五门。这一举措在社会上广受好评,为此蒋德钧、刘麟祥、熊希龄等人为岳麓书院捐助了大量西学新书,其中就包括2本《冶金录》,这些书籍给岳麓书院输送了新鲜的血液,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科技知识。之后湖南很多书院纷纷效仿岳麓书院,或改名为学堂,或改变课程设置,学习西方科技知识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内容[21]。光绪二十五年(1899)七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上奏《尊议出洋学生肄业实学章程》[22]一折,认为全国各翻译机构翻译西书中的有用者虽不下数百种,并罗列一些书目,其中也包括《冶金录》,但是为继续扩充中国的西学人才,还必须选译更多的农工商矿各书,删繁举要,使人人易于通晓。
炼铁及铁制品加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铁制品生产工艺的提高和社会进步密不可分,并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冶金录》虽然作为冶金类专业书籍,但在当时也被一般知识分子所了解。当时的学人研究著作或小说中就有相关记载,如梁启超的《西学书目表》就有《冶金录》[23],叶瀚在《初学读书要略》中记载:
讲金石学者,有《金石识别》一书。此书以上,尚有矿脉分别之书,尚无译本。以下即矿冶之书,如制造局所译《宝藏兴焉》是也。余又有《冶金录》《练石编》,亦是矿冶家言也。[24]
刘师培也曾研读过此书,并写有简介导读文字[25]。
清末小说《海上花魅影》第三十回中讲到:水如去他岳母家借钱到上海办了一个出米的机器,又买了几本介绍开矿的书,如《宝藏兴焉》《开煤要法》《冶金录》等。小说很多情况下是现实的真实写照,一个人为了开作坊,买书主动学习,说明这些书在当时是很流行的。在甲午战争之后很多读书人开始重视“经世之学”,重视西学,他们开始阅读西学著作,清末民初广东有一个叫罗师扬的读书人为了解西学,曾叫其弟子访购了一本《冶金录》[26]。可见此书在社会上的流传相当广泛,阅读《冶金录》的人群不局限于洋务人士,也不局限于洋务学堂,在传统学院以及普通读书人中也有诸多人阅读过此书,当然最主要的阅读者是各类学堂的学员,毕竟这是一本在工艺学堂中的教科书。
5 结语
西方近代铸造技术在我国的传播始于明末清初。当时有两本重要的著作,一本是孙元化撰写的《火攻契要》,另一本为汤若望口授、焦勖笔述的《西法神机》,两书的主要内容以火器的铸造技术为主。清中叶后期龚振麟的《铸炮铁模图说》一书,是世界上第一本关于铁模铸造的书籍,详细地介绍了铁模铸炮的工艺,其目的是希望提高中国的军事实力。从上可以看出,不管是最早引进还是中国人自己撰写的铸造技术著作,其主旨皆是为军事武器的生产服务。而《冶金录》作为晚清一本重要的科技译著,其主要内容为铸造技术(各种造模法),其中没有一个实例是关于军事器械的铸造,书中实例也多为生活生产中常用之物的铸造技术,特别是砂型铸造技术,以及反射炉冲天炉等设备的介绍。这些技术与设备的引进,对于当时的传统翻砂厂来说比较容易接受。《冶金录》引进的很多实用铸造技术,不仅可以铸造当时所需的许多工具零件,对于仿制西方大型机器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冶金录》带来了工业生产中的最基础的铸造技术,对近代中国引进西法有一定的意义。
1 张晓. 近代汉译西学书目提要(明末至1919)[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589.
2 潘吉星. 明清时期(1640—1910)化学译作书目考[J]. 中国科技史料, 1984, (1): 23—38.
3 王红霞. 傅兰雅的西书中译事业[D]. 上海: 复旦大学, 2006. 194—195.
4 方一兵. 中日近代钢铁技术史比较研究[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3. 38.
5 冯志杰. 中国近代科技出版史研究[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06. 70.
6 王扬宗. 江南制造局翻译书目新考[J]. 中国科技史料, 1995,16(2): 3—18.
7 黎难秋. 科学翻译与西方工艺技术在我国的传播[J]. 中国科技翻译, 1992,5(3): 34—41.
8 房正. 西工东渐: 近代西方工程学知识与技术在中国的传播[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14, (6): 61—66.
9 熊宗武. 傅兰雅: 近代中国矿学知识的积极传播者[J]. 煤炭高等教育, 2012,30(4): 51—55.
10 施春煜. 江南制造局技术引进及其工业技术体系的建构[D]. 苏州: 苏州大学, 2006. 42—44.
11 吴洪成, 赵颖霞. 晚清实业教育思潮述论[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41(3): 30—42.
12 上海图书馆.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1. 23.
13 Over. Fred.TheMouder’sandFounder’sPocketGuide[M]. Philadelphia, 1874.
14 (美)阿发满. 冶金录[M]. 傅兰雅口译, 赵元益笔述. 台湾: 新文丰出版公司, 1986.
15 司布勒村. 铸金论略第五册[M]. 上海: 江南制造局, 1902. 6.
16 杨宽. 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304.
17 郝石坚. 现代铸铁学[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4. 147.
18 徐家宝. 炼钢要言[M]. 上海: 江南制造局, 1893. 9.
19 张后铨. 招商局与汉冶萍[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10.
20 苗春德, 赵国祥, 高培华. 中原文化大典[M]. 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8. 153.
21 曹运耕. 维新运动与两湖教育[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 210—213.
22 陈学恂, 田正平.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留学教育[M]. 上海: 上海世纪出版社, 2007. 10.
23 梁启超. 西学书目表四卷附西学读书法一卷[M]. 时务报馆本, 1897(光绪二十三年). 34.
24 王扬宗. 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下)[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9. 661.
25 陈奇. 刘师培年谱长编[M].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7. 289.
26 梁敏玲. 清季民初一个粤东地方读书人的历程[J]. 历史人类学学刊, 2007, (2):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