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光影在高温颜色釉绘画中运用的作用与表现

2018-05-13陈菊荣

陶瓷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物象光影高温

陈菊荣

(景德镇陈泓霖陶艺工作室,江西 景德镇 333000)

光影在传统绘画体系中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油画中的光影表现才为我国陶瓷绘画界所熟知,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不过,与我国油画界已经形成成熟而完整的光影表现理论所不同的是,我国陶瓷绘画界以光影为主线的理论研究还非常薄弱。高温颜色釉绘画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新型陶瓷绘画类别,与油画质感的相类同使之成为非常适合表现光影的陶瓷绘画品种;高温颜色釉材料的特殊性也使得高温颜色釉绘画中的光影表现与其他陶瓷绘画以及油画中的光影表现截然不同,而这正是高温颜色釉绘画最突出的艺术特色之一,在高温颜色釉绘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光影与高温颜色釉绘画

光影常被运用于高温颜色釉绘画当中,用于表现思想感情,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与意义。高温颜色釉绘画艺术家基于审美观念的不同,对光影的认知并不一致,这种差异性通过对高温颜色釉工艺技法与材质肌理有意识的控制与调节,使光影在作品中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

高温颜色釉五彩缤纷的光泽和复杂的肌理变化,使之具有非常丰富多样的光影变化,光影由此成为高温颜色釉绘画中最重要的视觉语言;与其他绘画形式中的光影显著不同,高温颜色釉绘画中的光影依托独有的材质,从而具有独特的优势:从光的角度来看,高温颜色釉光域非常广,许多品种能够达到其他绘画以及陶瓷绘画材料望尘莫及的、如玻璃般的光亮度,而有的品种又能产生亚光和无光的效果;从影的角度来看,高温颜色釉能够在表面形成凹凸起伏的立体效果,产生复杂的阴影变化。高温颜色釉材质方面的独特优势,使得高温颜色釉绘画创作者在表现光影时能够游刃有余。

尽管高温颜色釉材料自带光影效果,但在之前数千年的发展中并没有被真正运用到陶瓷绘画当中。从商周时期至建国初期,人们欣赏的是高温颜色釉单纯的光影之美,而没有主动地利用其光影特质,将其作为陶瓷绘画材料加以运用,从而未能真正发挥其光影表现优势。直至上世纪60、70年代,一些陶瓷艺术家才开始认识到高温颜色釉的独特的光影表现力,潘文复等人率先创造了高温颜色釉绘画,并在作品中巧妙而充分地利用光影效果,创作了一系列富有光影变化的作品,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直至上世纪90年代,在李菊生等艺术家的努力下,高温颜色釉绘画得以复兴,并在近年来风行于陶瓷绘画界,而其之所以能够成为新时期陶瓷绘画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与其丰富的、适合于各种题材与风格的光影表现力不无关系。近几年来,高温颜色釉绘画在实践和理论方面均已经趋向于成熟,并正在形成独立的审美体系,在光影运用方面也更加多样而丰富。

光影作为高温颜色釉绘画的画面构成元素之一,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而是与高温颜色釉绘画中的其他画面元素,包括笔法、线条、块面、色彩、空间构图等,构成不可分割的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高温颜色釉绘画中,由于大多数高温颜色釉具有烧成后熔融扩散的特点,因而在运用光影时具有极大的不确定因素,形成随机而光怪陆离的光影效果,而这恰恰是高温颜色釉绘画最具魅力的特色。

二、光影在高温颜色釉绘画中的运用

光影在高温颜色釉中的运用能够增进与呈现物象的质感与结构,获取浮雕般的视觉效果,能够以简洁的光影方式摆脱繁文缛节,使画面具有更强烈而鲜明的视觉震撼力,还能够通过合理的布光达到突出主题和烘托、营造气氛的目的,并能够通过生动而微妙的光影变化来传达创作者的情感、思想与意图。因此,与其他陶瓷绘画类型相比,光影在高温颜色釉绘画中的运用具有更为突出而积极的作用。具体地来说,光影在高温颜色釉绘画中的运用有以下几点重要作用。

首先,凸显物象形体结构和质感。由于高温颜色釉材质特点,创作者既可以在运用光影时采取不同光泽度和色彩的高温颜色釉,从而在对比中使物象形体产生明暗结构关系,还可以通过厚薄不同的高温颜色釉堆填使物象形体产生如浮雕般的立体结构。创作者运用光影的目的并不在于呈现出写实性的形体结构,而在于呈现出富有立体感和光影感的奇妙物象。在运用光影呈现物象形体质感方面,高温颜色釉的材质优势更为突出,其材料肌理的丰富性使之能够产生与各种真实物象相近的质感。

其次,组织构图形式与空间层次。在高温颜色釉绘画中,构图形式已不再按照巨细无遗的轮廓线和物象的实际位置来布局,而是更多地依托于光影的变化来布局,光影作为画面元素被完全地解放出来成为构图主导,而这也使得高温颜色釉绘画的构图趋向于清晰而简洁,摆脱了精细准确的传统程式化构图方式。光影在高温颜色釉绘画中形成构图主导的同时,也使画面产生了丰富的空间层次变化,这种空间感不是透视法运用的结果,而是依托于高温颜色釉材质亮度差异性而形成的多层次光影空间。

第三,突出主题与营造气氛。由于高温颜色釉材质色彩的丰富性,使之在陶瓷绘画表现时易产生散乱感,因而突出与强调主题就显得格外重要,而运用光影即能有效地达到突出主题的作用。创作者通过调整高温颜色釉明暗关系的差异,采用高光的方式即能突出主体、消融次要部分。而在营造、渲染高温颜色釉画面气氛方面,光影运用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创作者通过控制不同高温颜色釉的质感和亮度来营造各种不同的画面气氛,或奔放热烈、或庄严静谧,以此来打动观众。

最后,表达作者情感与思想。高温颜色釉绘画创作者在借助光影达到对画面的组织与呈现外,还将自身的情感与思想充分地加以表达。在以光影表现对象时,高温颜色釉绘画创作者将主观的内心感受与情绪也融入其中,从而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个性化作品。而除了即时的情感释放,高温颜色釉绘画创作者气质、修养、学识、趣味等相对稳定的精神因素也一并融入其中。

三、高温颜色釉绘画中的现代光影表现

相对于各种釉上彩、釉下彩以及青花陶瓷绘画而言,高温颜色釉可以说是一种新型的陶瓷绘画材料。这种于近年来广泛兴起的高温颜色釉绘画,源于陶瓷艺术家不满足于原有陶瓷绘画材料的固有表现力,而渴望以新的材料寻求突破。高温颜色釉绘画的突破鲜明地体现在光影运用上,与其他陶瓷绘画的光影表现发生了极大变化。总体来说,其他陶瓷绘画直至现在依然没有脱离写实油画式的光影表述,还属于传统光影表达范畴,而高温颜色釉绘画则正在摆脱传统意义上的光影表现,而逐步进入到具有高度本体语言的现代光影表现范畴。

首先,主观化和随机性的光影表现。创作者往往根据画面需要进行高度主观化的处理。一方面,许多创作者在高温颜色釉绘画中,将需要突出表达的物象进行高亮度处理,而将次要部分进行灰暗化处理。另一方面,不少高温颜色釉绘画作品中的阴影表现已不再局限于光的对立面,而更多地被运用于分离重叠模糊物象,与光亮材料形成对比。如图1的高温颜色釉绘画作品中,对白鹭与芦花的光度进行了主观设定与强调,芦苇叶则以阴影加以表现,以分离和突出光亮的白鹭与芦花。光与影在高温颜色釉绘画中运用的主观性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高温颜色釉材料烧成中的不确定性,偶然产生的光影表现具有显著的随机性特点。

其次,抽象性和装饰性的光影表现。不少高温颜色釉绘画创作者在创作中只关注于光影的变化,而物象的结构、形态以及画面的空间层次都退居幕后成为次要元素,从而使光影表现转变为一种高度抽象化的块面构成,其更多地不是用来描绘物象,而是强调装饰性效果。于是,我们看到许多高温颜色釉绘画作品中只有丰富而复杂的高温颜色釉材料块面,通过流光溢彩、眼花缭乱的光影表现来完成抽象主题的表达,产生强烈的装饰性视觉感受,光影与抽象性和装饰性完美地融合为一体。如图2的高温颜色釉绘画作品中,作者以各种丰富而复杂的高温颜色釉形成如百花齐放的意象效果,在五光十色中极富装饰性。

最后,自然性与环境性的光影表现。高温颜色釉绘画作品中,光影的运用大都是随意自由的,创作者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特性,往往任由高温颜色釉材料自由流淌,再加上高温烧成后发生的变化,自然天成而非刻意雕琢,其光影的表现具有极大的自然性特点。如图3的高温颜色釉绘画作品中,高温颜色釉在人物背景中所形成的光影舞动形成如星河般的奇异画面,这正是高温颜色釉材料自然呈现的效果,高温颜色釉材料对外界环境的感光度远远超过其他陶瓷绘画材料,这就决定了高温颜色釉绘画作品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中和光照条件下会折射出不同的光线,有的高温颜色釉材料甚至会发生很大变化,受环境的影响非常大,这就使得同一件作品在不同的环境中具有显著不同的光影表现,而这也使其光影表现变得更加灵活而潜力无限。

综言之,光影在高温颜色釉绘画中的运用,突破了传统陶瓷绘画形式和传统创作思维的限制,而且随着陶瓷绘画观念的进一步解放还正在不断地发生着变革与创新,给陶瓷绘画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虽然许多高温颜色釉绘画创作者在运用光影时正变得越来越成熟,而另一些创作者则变得越来越无视规则,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态度,需要关注、警醒和反思。

图1 高温颜色釉绘画Fig.1 High temperature color glaze painting

图2 高温颜色釉绘画Fig.2 High temperature color glaze painting

图3 高温颜色釉绘画Fig.3 High temperature color glaze painting

参考文献:

[1]胡浩然.高温颜色釉绘画创作意境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5.

[2]何芹.论高温颜色釉陶瓷绘画自然天成美学风格形成的内在规律性[J].中国陶瓷, 2016, 52(12): 107-109.

[3]龚保家, 刘为宇.当代景德镇高温颜色釉绘画浅析[J].美术观察, 2017(12): 125-126.

[4]于成志.当代景德镇高温色釉瓷画意蕴美的艺术特征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0.

猜你喜欢

物象光影高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高温季蔬菜要如此培“根”固本
全球高温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如何与物象相处
光影
光影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