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

2018-05-12王丽进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3期
关键词:鼻窦炎影响因素效果

王丽进

【摘要】 目的 研究鼻内窥镜手术用于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观察比较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症状评分和Lund-kennedy评分, 并分析患者治疗效果以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60例患者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Lund-kennedy评分分别为(6.24±2.37)分和(4.51±2.90)分, 均明显低于术前的(12.90±1.54)分, 且术后1年的Lund-kennedy评分低于术后6个月,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鼻后鼻漏、鼻塞、头痛、嗅觉障碍等症状评分均低于术前, 且术后1年的鼻后鼻漏、鼻塞、头痛、嗅觉障碍等症状评分均低于术后6个月,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中, 31例患者治愈, 22例患者有效, 9例患者无效, 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5.48%。20例不伴有鼻息肉患者的治疗中, 15例患者治愈, 3例患者有效, 2例患者无效, 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00%。42例伴有鼻息肉患者的治疗中, 16例患者治愈, 19例患者有效, 7例患者无效, 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3.33%。患者术前是否伴有鼻息肉、前期是否存有鼻窦手术史、患者应用鼻减充血剂时间长短、患者是否伴有变应性鼻炎病史、在术后患者是否坚持综合治疗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B=1.08、1.67、1.12、1.32、1.86, P<0.05)。结论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接受鼻内窥镜手术治疗, 可有效的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 但需通过针对性分析相关的因素以改善患者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鼻内窥镜手术;影响因素;慢性鼻-鼻窦炎;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3.047

慢性鼻-鼻窦炎在鼻科之中属于常见多发疾病, 患者会出现头痛、鼻阻、嗅觉减退以及流涕等症状, 这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1, 2]。故本文就收治的62例鼻内窥镜手术患者进行观察, 研究鼻内窥镜手术患者术后影响因素,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3日~2016年11月5日62例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男女比例为37∶25, 平均年龄(42.76±3.08)岁。其中42例患者伴有鼻息肉, 20例患者不伴有鼻息肉。10例患者有慢性鼻窦炎手术史、6例患者长时间内使用鼻减充血剂、10例患者有变应性鼻炎病史。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头痛、鼻塞以及流涕等症状。

1. 2 手术方法 62例患者在术前进行鼻内镜检查、CT扫描, 术前患者接受持续200 μg/d的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喷雾治疗以及3 d的抗炎治疗。术式和Messerlinger术式相一致, 其中57例患者进行全身麻醉, 5例患者进行局部麻醉, 若患者合并有鼻息肉, 则需要将鼻息肉進行摘除, 之后将钩突切除, 暴露开放筛泡, 从前至后以不同的病变开放不同的前后筛窦, 扩大上颌窦自然口, 将额窦和蝶窦开放;中鼻甲保留与否需按照病变情况展开分析, 若中鼻甲的息肉出现样变, 则需要将中鼻甲息肉切除, 并保留其基板。将窦内中的脓性物和黏膜组织清除, 在手术的过程之中需要尽最大努力保护正常的窦腔黏膜。同期23例患者接受鼻中隔矫正手术, 其他9例患者因为鼻中隔轻度偏曲, 并未进行处理。在术后第1个月, 患者每周进行1次复查。在术后第2个月, 患者每隔2周进行1次复查, 在复查的时候需将鼻腔内的分泌物清除, 并且以鼻腔情况决定需要清理的次数。术后, 53例患者定期进行鼻腔的清洗以及复查, 48例患者连续3个月应用糖皮质激素气雾剂, 40例患者持续应用抗菌药物12周。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症状评分和Lund-kennedy评分。症状评分中包括鼻后鼻漏、鼻塞、头痛、嗅觉障碍等症状, 分数越高则患者的不适感越强, 症状评分>5分时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Lund-kennedy评分标准:0分为无息肉, 1分为息肉位于中鼻道, 2分为息肉超过中鼻道。观察分析患者治疗效果, 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治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 窦口经内镜检查通畅, 黏膜上皮化, 未出现脓性分泌物, 嗅觉恢复至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出现明显改善, 窦口黏膜出现小粒肉芽组织, 黏膜上皮化较完全, 可见少量的脓性分泌物;无效:如上述症状均未达到, 或者症状加重。临床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并对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线性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症状评分和Lund-kennedy评分 62例患者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Lund-kennedy评分分别为(6.24±2.37)分和(4.51±2.90)分, 均明显低于术前的(12.90±1.54)分, 且术后1年的Lund-kennedy评分均低于术后6个月,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鼻后鼻漏、鼻塞、头痛、嗅觉障碍等症状评分均低于术前, 且术后1年的鼻后鼻漏、鼻塞、头痛、嗅觉障碍等症状评分均低于术后6个月,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临床治疗效果 在随访之中, 31例患者治愈, 22例患者有效, 9例患者无效, 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5.48%。20例不伴有鼻息肉患者的治疗之中, 15例患者治愈, 3例患者有效, 2例患者无效, 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00%。42例伴有鼻息肉患者的治疗之中, 16例患者治愈, 19例患者有效, 7例患者无效, 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3.33%。

2. 3 影响因素分析 患者术前是否伴有鼻息肉、前期是否存有鼻窦手术史、患者应用鼻减充血剂时间长短、患者是否伴有变应性鼻炎病史、在术后患者是否坚持综合治疗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B=1.08、1.67、1.12、1.32、1.86, P<0.05)。

3 讨论

在临床之中, 目前鼻内窥镜手术已经成为鼻科疾病治疗之中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3]。但鼻内窥镜手术视野小, 局部解剖较为复杂, 解剖变异和标志形态差别大, 因此患者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較多。数据显示, 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5.48%(53/62), 术后的症状评分和Lund-kennedy评分出现明显下降。多项临床研究表面, 鼻息肉和慢性鼻-鼻窦炎的病因、临床症状、病理、预后存有显著差异, 伴有鼻息肉的患者其基地会出现水肿或基底膜增厚的现象, 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因此黏膜的病变变得越加严重[4-7]。手术可将鼻腔内病变组织彻底清除, 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通气状况, 有效的促进黏膜形态、功能的恢复, 但是定期换药是手术的延续, 需要定时、定期展开, 这样有助于清理新生病变组织, 为转归创造条件。

总之,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接受鼻内窥镜手术治疗, 可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 但是在术后影响患者治疗的相关因素十分多样, 通过相关的因素分析以改善其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余津颖.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32):109-110.

[2] 周培朗. 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分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26):95-96.

[3] 魏燕高. 药物联合经鼻内镜手术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中的应用价值.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17):59-60.

[4] 李峰.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观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8):62-63.

[5] 陈宗燕, 黄礼辉, 胡韬. 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观察. 贵州医药, 2017, 41(10):1066-1067.

[6] 王顺盛, 孙丽. 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在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17(74):173.

[7] 石亚芳.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医药论坛杂志, 2017, 38(7):117-118.

[收稿日期:2017-12-26]

猜你喜欢

鼻窦炎影响因素效果
抗生素(阿奇霉素)与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
秋天警惕鼻窦炎急性发作
鼻窦炎护理不可不知的小知识
灵动耳环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伪装效果
鼻炎通治疗慢性副鼻窦炎1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