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具学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8-05-12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第二实验小学黄明珠

学苑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学具教具长方体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第二实验小学 黄明珠

多媒体富有情趣,可以较好地集中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调动孩子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而教具和学具与多媒体一样,联合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助推作用。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合理利用多媒体与教具学具,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谈一些拙见,与同仁共勉。

一、合理利用多媒体和教具学具具有的功能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证明,根据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和教具学具辅助教学,可以较好地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尤其是对于图形教学更是具有立竿见影的实效。

1.多媒体和教具学具联合使用,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多媒体可以运用动画的形式表现数学知识解答过程,对于几何图形的构成或分解特别形象,再配以声音,学生可以把学习当作看动画片来对待,兴趣极高,特别喜欢观看,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而教具和学具,对于图形教学的辅助作用更是明显。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老师运用教具进行示范,他们动手操作学具,较好地锻炼了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多媒体动画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三角形的性质及在生活中的运用。学生兴趣浓厚地观看“三角形动画”表演,顺利高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而教师运用教具给学生示范三角形的基本特点,再引导学生运用学具进行模仿,其教学效果同样较好。教具和学具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摆放3根不相等的小木棒组成三角形时,他们会更加直观地认识到:“三角形是由3个角、3条边、3个顶点构成的。”而在学生动手来回拉动三角形学具时,教师引导学生凭着三角形给自己手的感觉,让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其特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多媒体与教具学具联合使用,可以使得抽象难于理解的数学图形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极大地提高了教学实效。

2.多媒体和教具学具联合使用,可以较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学除了教给学生系统的数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其从数学的角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教学“认识长方体”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多媒体演示的各种长方体,通过声情并茂的多媒体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长方体基本特点和用途。教师趁热打铁,随后给学生发放长方体模型,引导学生亲手摸一摸长方体的具体形状,结合多媒体视频所学,回答如下几个问题:(1)长方体是由几个面组成的?面与面之间具有什么关系?(2)长方体是由几条棱组成的?哪些棱的长度相同?(3)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顶点和棱有什么关系?学生拿着手中的模型,一边观察,一边思考,结合之前的多媒体教学,很快回答出相关问题,较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观察能力。

3.多媒体和教具学具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已被提升到了国家的战略高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点点实施。多媒体可以给学生演示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进行知识创新,进而内化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具和学具,可以给学生提供创新的载体,学生通过手中的学具,进行自我发挥,进而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教师课前准备多种面值的人民币样币,上课时首先播放多媒体视频,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面值、用途,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人民币是公民的义务。然后,把准备好的人民币样币发给学生,引导学生结合多媒体教学内容,认识1角、1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等纸币,以及1角、1元等硬币,待学生充分认识了人民币的面值之后,在课堂上创设“超市购物”情境,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学具———“人民币”进行自由购物。这样不仅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使学生亲身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有效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和教具学具,促进教学有效性提高的策略

1.教学难点和重点处运用多媒体和教具学具。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般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此时运用多媒体和教具学具辅助教学,可以较好地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有效性。例如,教学“认识时、分、秒”一课时,学生感觉时间的单位摸不到、看不着,十分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按照60换算不易理解。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事先做好的关于时间的多媒体课件。课件清楚地表示着时、分、秒的关系,学生看到秒针走得飞快,而分针却走得很慢,时针给人的感觉一点也没有动,秒针走了一大圈,分针走了1小格。而时针走了1个格,分针竟走了60个小格。学生随着教师用手拨动教具钟面,熟悉时、分、秒的关系,脑海中逐步建立起了时间的概念。通过有趣的多媒体与直观的教具和学具的联合运用,使时间的“时、分、秒”这一难用语言表达,又抽象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学生在课堂内即掌握了教学目标,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有效性。

2.教学疑点和烦琐点处运用多媒体和教具学具。对于一个知识点要由几个部分组成时,学生既感觉疑点重重,又感觉烦琐难于理解和掌握。这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会较好地化解学生的疑云,促进教学更有效。例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一课时,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和掌握公式S=πr2或 S=π(d/2)2,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公式推导时,又涉及了三角形和扇形,这时学生疑点重重,又感到知识很繁杂。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演示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再演示圆的面积分解成若干三角形或扇形或近似长方形,再返向演示回去。通过多媒体逼真的演示,学生很快理解和掌握了圆的面积计算。

三、多媒体、教具学具运用要紧贴教学目的

1.根据教学主题,选择运用多媒体或教具学具。声情并茂的多媒体可以让抽象的数学重点和难点知识变得妙趣横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但是实践教学中,教师不能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滥用多媒体,甚至组织的课件素材与教学的主题不能相互照应,学生光看热闹,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实效却是微乎其微。例如,教学《认识角》一课时,有的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锐角、直角、钝角,而且配了音乐。表面看似恰当地运用了多媒体,其实根本没有必要。若给学生发放学具,让他们用手亲自摸一摸,亲身感知一下各种角,再加之教师运用教具引导,其教学效果将会更好。

2.根据教学目标,选择运用多媒体或教具学具。多媒体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角,只是起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作用。教学的主角应该是学生,只有学生获得了最大收益,才算成功的教学。而教具和学具可以较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样也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运用教具学具辅助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用教具和学具。尤其是几何图形教学,应尽量运用教具学具辅助教学,让师生在共同运用教具学具,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学“平移和旋转”一课时,若用多媒体一味地给学生演示什么是平移的现象和旋转的现象,学生只能是表象地对平移和旋转有个认识,而让学生通过学具具体操作,其教学效果将是深刻的,学生才会真正地理解平移、旋转的本质。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尤其是几何图形教学借助多媒体和教具学具,对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有效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滥用多媒体和教具学具,而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有计划地适时适度的合理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为教学有效性大幅提高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陈素琴.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有效使用教具与学具 [J].教研新干线,2010(9).

[2]杜光元.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问题[J].新课程学习(中),2013(07).

猜你喜欢

学具教具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抓不变量巧解题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