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普通教师激励制度的制定研究

2018-05-11蒋凌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制定激励制度高职院校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激励制度的制定普遍存在着“拍脑袋”、“一言堂”的决策方式,导致教师的工作热情不足、激励措施使用不当等问题,结果是教师对学校管理产生不满情绪,甚至对本职工作失去兴趣和信心。如何制定有效的激励制度,使其真正达到激励普通教师的目的,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 普通教师 激励制度 制定

【基金项目】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高职院校普通教师激励机制的研究》,项目编号HNHY2016002。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205-01

1.目前高职院校普通教师激励制度制定存在的问题

1.1 普通教师薪酬激励水平偏低

薪水、福利作为基本生存的必要物质保障来源,如果得不到相应的满足,就会让人心生不满,无法安心工作,甚至造成人员流失。现今的各高职院校,对普通教师的薪酬,大多采用“按资排辈”、“唯功是图”的激励政策,制度的覆盖面较小,导致大多数普通教师背负着结婚、买房、赡养老人、培育下一代的压力,还要个人的学历学位的提升,职称的评定,使得普通教师经济压力较大,经济敏感性高,耐挫能力低下。

1.2對现有激励制度的施行效果缺乏有效评估

各高职院校在目前实施的激励制度中,一定程度上为学校的前期发展做出了贡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的校园规模,学生数量,人员结构,二级机构层次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若还继续采取以前的激励制度,可能效果就堪忧了。而没有相应的机制来评估现有的各种激励制度的激励效果,没有采取相应激励制度的数据支持,没有深入到普通教师中去,制定再多的激励制度、再新颖的激励理念,即使效价再高,产生的激励效果也是非常小的。

1.3精神激励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高职院校在制定激励制度时,更多的是考量普通教师的日常工作,甚至把工作完全数据化,以期用数据来统计出相应教师所做出的工作成绩,以此来激励教师。殊不知,普通教师的很多工作是无法用数据表现的,对学生的热情、对工作的执着付出、对提升自己的渴望,不可能用数据体现。真正的激励制度,应激起普通教师的价值感、尊严感、崇高感,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所产生的高度的责任感,对教育事业的真挚的热爱,以及乐于奉献的进取精神。

2.对于如何制定更适宜的高职院校普通教师激励制度的几点建议

2.1制度的制定要讲究“以人为本”

要贯彻人本管理理念,实行柔性管理,树立“以人为本”、“人高于一切”的价值观。教师是高职院校的第一资源,因此,一切管理工作都应围绕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为中心。挖掘个人能力、激发进取心,创造一个使普通教师热心工作、心情愉快、人际和谐、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在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使个人价值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2.2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应协调一致

很多普通教师由于入职时间不长,生活处于起步阶段,交友、结婚、买房、养子、学历学位和职称提升等方面用钱的地方非常多,经济压力大,因此物质需求旺盛,学院应加大物质激励的力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也不能忘记进行精神激励,应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要协调使用,统一于使个人目标导向组织目标,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服务。

2.3行政要服务教学

近年来教育行政化的倾向非常严重,一些不能教学、教不好学、专业不对口的老师进入教学管理部门,无视教学规律,对教师指手画脚,令教师非常反感,应该树立一切以教学为中心、行政为教学服务的思想。给学术相应的权力,相应的地位,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要“深入群众”,倾听教师的心声,学生的声音。

3.结语

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加,高职教育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显著。如何跟随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脚步,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只有立足基本国情,立足各个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实际,立足于各个院校的管理体制、人员结构,共同努力,真抓实干,才可能把对高职院校普通教师的激励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等编.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涂香琴.激励——以人的需要为主[J].现代企业文化,2008.n.

[3]温立军.高职教师激励机制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作者简介:

蒋凌(1983.03-),男,汉族,湖南株洲人,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干事,中级职称,本科学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心理健康,心理咨询。

猜你喜欢

制定激励制度高职院校
浅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定
浅谈国有企业如何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留住人才
浅谈激励制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关于徐州路兴内部业绩评价的研究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