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践志,不枉此生
2018-05-11张美
张美
【摘要】对学生们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应该是教师教学中一大重要目标。但价值观的引导更应融入教材,贴合现实社会,让学生们接受起来感同身受,从而产生一种自我价值的期许。通过学科知识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是我们的重中之重。由文本的理解和对司马迁价值观的分析自然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问题。一个人于家于国的价值大小关键由你来决定。
【关键词】心理阶段特征 价值观 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041-01
作者以苏教版必修五语文教材中的《报任安书》一文的个人教学实例为例,来说明自己如何在教学中对孩子们进行价值观引导的看法。
一、从课本编撰者的角度考虑教学目标的设定
《报任安书》这篇课文是苏教版语文课本必修五直面人生专题的第一篇文章。直面人生专题又分了两个板块即生存的选择和真的猛士,前者选入的文章有两篇分别是《渔父》和《报任安书》,后者选入的是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本专题的专题目标便是让学生知人论世,跨越时间的隧道,基本了解作品中的生命意识和哲学意味,对重大人生问题有所思考和追求,养成对人生负责任的态度。而《报任安书》这篇文章我把它的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目标定为体味司马迁“隐忍苟活”是为了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情感,从而增强自己的价值观意识,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设定学生价值观教学目标
高中阶段是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其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过渡性。智力水平接近成人高峰状态情绪体验较初中阶段强烈,憧憬未来,常对活动充满热情,也会感情用事。对社会各方面的关心程度增强,有一定的评价能力并逐渐转化为决定自己的行为的动机,有了各自的价值取向。但价值取向不够完善,针对高二学生的这种阶段性心理特点,老师应当做出相应的引导。
三、结合教学内容,因势利导,适时进行价值观引导
当然,对孩子的人格引导应该是融入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通过学科知识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是以讲读为主。当文章讲到“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以旧闻,考之行事”一段时,开始由文本的理解和对司马迁价值观的分析自然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问题。环节设计便是让学生交流“司马迁遭受宫刑后,生不如死,为何不选择死”的理由,之后写一篇如何看待生死的小短文。当学生展示完自己的想法后,我也有感而发,给学生们说了一番肺腑之言如下:
司马迁身为太史令,早年便有“网罗天下放以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的宏愿。人常说“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是一面镜子,可知得失兴替。而负责编纂历史的人则更应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从而还原历史真象,“不虚美,不隐恶”。如果做到如此境地,也算得上是一种伟大。因为他的志向不在当下,而在千秋万代。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一个人立身于世总应该做点什么,这样也不枉我们在这世上走了一遭,否则当你暮年之时回首一生一片空白的话,你会为自己的虚度而感到后悔不已。一个人于家于国的价值大小关键由你来决定。抛开历史不说,但就我们现在的生活而言,我们的价值又如何体现呢?
在我们所在的这座古老的小城里,有一个平凡但很执着于自己的信念的退休公安干警,他叫张金良。自从退休后他几十年如一日,每天穿好自己钟爱的军装,拿着个简易大喇叭,出没在大街小巷或者车站医院等人流密集的地方,提示行人们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安全。每年高考,他也会出现在考场周围,扯着嗓子提醒考生考前注意事项,维持着行人的秩序。当被问起为什么这么做时,他说:“当年我脱掉警服退休时,消沉失落了好一阵子,我爱我的职业,我想为社会为国家做点什么。”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老人尚且知道自己活着应当于家于国于人民有一定的作用,他用他力所能及的方式来实践着自己的信念,来实现着自己的价值。这种朴素的信念便是很值得我们肃然起敬的价值观。
一个人的价值有大有小,但你只要执着于自己的价值追求,那你的价值便是最大的,当然前提是你应当有正确的价值观。由司马迁的隐忍苟活、以生践志引发了我们对于个人价值的思考,希望同学们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开启一段此生无憾的旅程。
总之,中学时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重要阶段,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时刻要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觀。